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_农民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_农民论文

我国改革以来的农村居民收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居民收入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及其阶段性

1987年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革前1952——1987年的26年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累计只增加了76.57元, 年均增长3.3%,其中1965——1978年13年间,年均增长仅为1.7%,农民收入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57元增加到1994年的1220.8 元, 1995年达到1578元,年均增长15.6%。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增长5.7%。纵观改革17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 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一)1978——1984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这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上升到355.33元,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年均增长15%,这是由于刚刚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超常规增长,农业年平均增长7.6%, 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增长6.8%;国家几次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农民从产量剧增和提价两个方面增加了收入。这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构成的基本特征是,因生产增长的收入占56%(其中因农业生产增长的收入占40%,因非农产业增长的收入占16%),因收购价格提高而增加的收入占23.1%,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占13.3%,减免税赋而增加的收入占7.6%。

(二)1985——1988年,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阶段。 农民纯收入从1984年的355.33元增加到1988年的544.94元,年均增长11.28%, 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4年实际年均仅增长1.9%。这一时期,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工业品市场价格调节部分增大;又由于农业连年减速,增长速度回落到4.1%,而农作物种植业年均增长率不到1%(0.96%)。尽管如此,农民收入虽然增长缓慢,但毕竟是增加了。这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兴起,4年间大约有4340万农民在乡镇企业中得到了工作。

(三)1989——1991年,农民增产不增收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44.94元增加到708.55元,3年平均增长9.1%,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0.7%,其中1989年实际收入还下降了7.5%。这一阶段农民收入的增长态势与农业生产的增长态势极不协调。农业生产走出了徘徊局面,增长势头较好,农业增速年均4.8%,其中种植业年均增长3.7%。这种增产不增收,甚至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不仅为改革以来所少见,也是建国以来所少有的。

(四)1992——1995年,农民收入恢复增长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的增长加快,1992年——1994年3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6%。农民收入在经历了多年的缓慢增长后,开始出现了转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708.55元增加到1994年的1221元,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增长5.5%。

二、农民收入结构与增量结构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按性质可分为生产性纯收入和非生产性纯收入两部分,生产性纯收入是农民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也是农户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非生产性纯收入是指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后者占纯收入的比重绝大多数年份在10%以下,生产性纯收入又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主要指农业生产收入,第二、三产业收入指非农产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增长,农民生产性纯收入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日益增大(见表1)。

表11978年以来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构成的变化

年份生产性纯收入生产性纯收入构成

绝对额 增长率

其中:非农产业

农业收入比重

非农产业收

(元) (%) 收入增长(%)(%) 入比重(%)

1978 124.05 91.47 8.35

1980 168.93 16.71① 35.1① 88.57 11.43

1985 367.69 16.83② 29.15② 81.12 18.88

1990 657.35 12.93③ 16.12③ 77.72 22.28

1991 675.51

2.768.27

76.52 23.48

1992 745.95 10.43

27.49

72.89 27.11

1993 872.99 17.03

40.16

67.53 32.47

1994 1144.83 31.14

28.468.19 31.81

注①1978—1980年均增长速度;②1980—1985年均增长速度;③1985—1990年均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5年。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攀升。16年来,按现价计算的人均生产性纯收入年均增长14.9%,而其中非农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4.75%, 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从1987年的8.53%上升到1994年的31.81%, 可见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见表2)。 前面我们曾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不可否认,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多种,但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是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的重要因素。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出现增长高峰, 1978 ——1980年两年间,以平均35.1%的速度增长;1980——1985年,平均增长速度也接近30%,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已很可观,1980——1985年直线上升,从16.3%增加到63.1%,即是说,1985年农民生产性纯收入增长额中,有63.1%是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

表2 1978年以来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增量构成的变化

生产性纯 对生产性纯收入 生产性纯收入增量

年份 收入增长

增长的贡献(%) 的构成(%)

率(%)

(现价) 农业非农产业 农业非农产业

1980 35.029.3 5.783.7 16.3

1981 17.513.3 4.276.0 24.0

1983 40.026.2 13.865.5 34.5

1984 15.410.6 4.868.8 31.2

1985 11.1 4.1 7.036.9 63.1

1986

7.1 4.3 2.860.6 39.4

1987 11.5 5.6 5.948.7 51.3

1988 18.210.8 7.459.3 40.7

1989

9.3 5.3 4.057.0 43.0

1990 15.415.7 -0.3

1991

2.7 0.9 1.833.3 66.7

1992 10.4 4.0 6.438.5 61.5

1993 17.0 6.1 10.935.9 64.1

1994 31.121.9 9.270.4 29.6

注:表中数字引自1980——1990《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版;《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4年。

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非农产业增长缓慢,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随之减弱,在生产性纯收入增量中,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从1985年63.1%下降到1988年的40.7%,直至出现1990年的负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1988年下半年开始的为期3年的经济紧缩有关。 在紧缩期间,乡镇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与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下降有关。1978年至1991年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几乎直线下降,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润从1978年的31.8元下降到1991年的5.8元, 下降了4倍多,年均下降12.9%,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再加上这一时期农业收入的增长也是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导致1989年生产性纯收入增长率从上年的18.2%降至9.3%,1991年降至改革以来的最低点2.7%。这一年农民收入虽然增长甚微,但增量中的66.7%还是来自非农产业(即增长的2.7中,有1.8%来自非农产业,0.9%来自农业)。

1992年后,形势有了变化。特别是1993年,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幅比较大,比上年增长40.16%,但1994年又有所回落。1994 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收入增加,农业收入增加额占农民生产性纯收入增加额的70.4%。农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因农产品价格提高人均多收入239元。在农民收入的增量中,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构成1992、1993、1994年分别为,1:1.6、1:1.8、1:0.42(以农业收入为1)。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表明:第一,虽然农民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大,但到目前为止,农民收入的68.19 %仍然来自农业,即农业生产收入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以农业的稳定增长为基础。第二,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快,哪个地区的农民收入就增长得快,因此,农民收入要想得较快增长,必须尽快发展非农产业。

三、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

(一)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变化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把基尼系数划分为4 个区间作为评判收入差异程度的依据: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差距偏大)。1978年以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分配高度平均化,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0.2以下。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迅速提高,收入分配差异不断扩大(见表3), 但直到1987年以前仍处于“相对平均”阶段。1988年以后基尼系数超过0.3,虽然逐年上升,但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比较合理”阶段。

表3

1978——1994 年主要年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7 1988

基尼系数 0.21240.23660.26350.29160.3014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基尼系数 0.30990.30720.31350.33000.3200

资料来源(1978——1993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1994年)《中国农村经济》1995.9

(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1、省际间的差距。根据全国30 个省区(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1980年,全国农村有13个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统在0.2以下,即高度平均化;12个省区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0.2…0.25之间;4个省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0.25…0.3 之间。随着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与1980年相比,1993年已有11个省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超过0.3, 其它省区则全部位于0.2…0.3之间(见表4)。2、地域间的差距。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980——1993年,不仅东、西、中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明显扩大,同一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见表5)。

表4分省区(市)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

年份 基尼系数区间

0.2以下 0.2—0.25 0.25—0.3 0.3—0.35

1980年 13

12

4

1993年6 13 11

资料来源:《管理世界》1995年第2期。

表5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地域间及地域内部的基尼系数

年份 1980

1988 1990 1993

全国 0.24

0.30 0.31 0.33

东部地区 0.28

0.31 0.32 0.33

中部地区 0.25

0.25 0.27 0.26

西部地区 0.24

0.27 0.28 0.29

资料来源:同上

资料表明,各地域间农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不同程度地扩大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内部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比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差异程度要大得多。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过程。 1979 ——1984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73:1缩小到1.56:1 (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呈扩大之势。1992年差距为2.33:1,基本恢复到1978年的水平。随后,继续扩大,截止到1994 年发展到2.6:1,其差异程度超过了改革初期1978年的水平,成为改革以来差距最大的年份。如果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加上各种补贴和劳保福利,农民纯收入中扣除各种不合理摊派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费用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

199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消除价格因素后,只接近于1980年的425.5元,还不及城镇居民1980年439元的人均生活费收入, 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15年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悬殊。

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及收入差距的描述,可以看出,与改革前比较,农民收入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增长并不稳定且增长速度过于缓慢。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严重挫伤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也严重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究其原因,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受制于这样几个因素影响:

(一)农业增长率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农村居民收入中的近70%还是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因此,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水平及增长。 1978 ——1984年,是建国以来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6 %,是改革前的3.04倍。粮食产量增长1亿吨,年均增长5%,畜牧业和水产业也都取得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农业的高速发展,使农民收入迅速提高,这一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5%。

进入1985年后,主要农产品产量开始出现大幅度减产或徘徊现象,即使到了1988年某些产品产量也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受主要农产品减产和徘徊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业发展速度由改革初期的7.6%跌到4.1%,农民收入也从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中急剧下降,收入增量中来自农业的比重从1984年的69%骤降到1985年的37.1%。农产品减产和农业增长速度下降与当时社会资源特别是投资在工农产业间配置重新发生倾斜有关。大量资金缺乏,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农业发展速度降低。

1988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国民经济新一轮的调整,对推动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增长速度逐渐加快,1988——1991年间年均增长速度由前4年的4.1%上升到4.8%。 但这一时期由于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并没有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只增长0.7%。

1992年以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农民收入也随之增长, 特别是1994、1995年实际增长率均在5%以上。 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增加,1994年农业收入增加额占农民生产性纯收入增加额的70.4%。而农民农业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因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人均多增加收入239元。但也应看到,进入1992 年以后我国工业又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工农业增长再度失衡,工业发展过速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已日渐突出,农产品供给一直偏紧,粮食生产已出现两个减产年,农民收入虽有增加,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60%以上的情况下,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农民收入的增长直接取决于农产品供给的增长,即增加农产品的供给也就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在有些情况下,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却不一定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1、农业产出品价格和投入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从1979年开始,国家大幅度提高了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79——1984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53.7%,年均递增7.4%,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年均递增2.7%)。据测算,6年间农副产品提价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增加额的23.1%。1985年至1988年,农业生产出现徘徊,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了25.7%(年均递增12.3%),据测算,这一时期中,由于农副产品提价所增加的农民收入部分占收入增量的84%。1989年以后,农业生产虽然走出了徘徊局面,许多主要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业年均增长速度由前4年的4.1%上升到4.8%。 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下降,年均增长率仅3.2%,其中1990、1991 连续两年下跌,使农民收入受到双重挤压,增长甚微以至出现负增长。1993、1994年农民收入了新转机,同样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有直接关系(两年提高的幅度分别为13.4%和39.9%)。

2、工农产品比价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农村工业品价格上涨,使农民必须支出更多的费用以购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概括地说,1979——1988年农民是价格变动的受益阶段(见表6)。 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增长快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的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从1978年的1:2.37缩小到1988年1:2.01。1988年以后直到1994年,尽管农产品收购价格名义上也提高了不少,但扣除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影响之后,实际还有所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继续缩小反而比改革前的差距还要大,1994年达到1:2.6。

表6 分阶段价格指数 (%)

时期 农产品收购农业生产资料 农村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1979——1984 7.42.8 2.4

1985——198812.37.1 8.8

1979——1988 9.44.5 4.9

1989——1994 9.5

10.410.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

要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首先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看,主要是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即规定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和最高出售价格,当价格跌至最低收购价格时,政府有关机构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当价格涨至最高出售价时即行抛出,以达到稳定价格,既保护生产者又保护消费者的目的。同时,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价格进行补贴。我国目前全国财政补贴总额中,农民得到的各种补贴仅占4—6%,90%以上的补贴都给了城市的企业和居民。当然,从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和财政实力看,像发达国家那样大量补贴农业是不可能的,但应逐步对主要农产品建立支持价格制度。当务之急,应逐步减少对城镇居民和国有企业的各种补贴,大幅度削减农民的各种负担。在实行保护价格的同时,还应坚持农价改革的市场去向,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没有充分就业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国有9亿农民,其中农村劳动力4.2亿,经测算,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14.5亿亩耕地约需劳动力1.8亿、林牧副渔业需0.5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已按排劳动力1.21亿,三项合计就业劳动力约3.4亿多, 还有0.8亿剩余劳动力,今后每年农村约有新增劳动力800万。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人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乡镇企业上。乡镇企业也确实为开辟农民就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78——1984年,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高达11.7%,而1985——1992年期间则下降到9.7%,其中,1988——1991年期间只有3.2 %。 根据1978 ——1992年的经验,农民人均实际纯收入每增长1%, 大约要求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53%。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结构上和体制上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布局分散,80%分散在各个村落,19%分散在小镇,1 %分布在县城以上。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同步,即城市化后于工业化,这就不可能形成规模经济,以及有效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出现吸纳就业能力减弱的趋向。1992年比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翻了一番,而就业人数只增长了10.9%,就业弹性从0.35下降到0.13。1988年以来,乡村两级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8.4%,而每万元资产吸纳的就业人数从1988年的3.1人降至1991年的1.8人;1984——1988年期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60万人,而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转移260万人,仅相当于过去5年的一个零头。因此,现有的乡镇企业的模式已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切实可行的选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依靠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来改造我国目前农村工业化方式和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方式。这就是说,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必须发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制度,加快市场化进程,以便使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这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准许农民在县和县以下城镇自由落户,发展小城镇,稳定大中城市,这样,既能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又可防止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涌入大中城市,从而最终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五、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品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村市场需求的状况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1978——1984年之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我国消费市场热点主要在农村。农民收入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扩张。这期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所占比重从40.8%上升到53%,在增量中占62%。1985年特别是1989年以后,农民实际收入增长趋缓,使农村市场出现萎缩,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缓慢,以致1990年出现负增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到1994年降至43.9%。农民收入和消费的降低以及农村市场的萎缩,严重影响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1989——1990年,由于农民有效需求不足,两年少购工业品约700—800亿元,使60%以上的新增工业品实现不了价值,这是造成工业品积压、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现在起到2000年,只有5年的时间,要如期实现农村小康, 难度最大的是人均收入水平要达到1200元的水平(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需至少保持年增长6%以上,而实际上,1990——1994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4.3%,照此速度,小康目标是达不到的,因此, 对其应有足够的重视。

标签:;  ;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