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随机收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基本护理服务,优质组150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的手术部位(创口浅部、创口深部以及腔隙/器官)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基本护理服务;手术部位感染;护理满意度
手术部位感染属于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外科手术多为侵入性手术,势必会在患者的身体上造成一定的创口,若未及时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或者护理不当,有一定几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1]。患者的感染可发现在创口浅部、创口深部或是器官、腔隙,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有研究[2]指出,手术部位感染在所有医源性感染中占14%--16%。有研究[3]指出,在手术期间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本研究探讨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随机收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每组150例手术患者。对照组男性有88例,女性有62例;患者的年龄在19-75岁,平均(47.13±6.25)岁;手术类型如下,1类手术、2类手术、3类手术、4类手术患者分别有21例、36例、40例、53例。优质组男性有82例,女性有68例;患者的年龄在19-76岁,平均(47.58±6.18)岁;手术类型如下,1类手术、2类手术、3类手术、4类手术患者分别有20例、35例、42例、55例。两组基本数据对比,不存在差异,但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150例给予基本护理服务,优质组150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1) 术前护理:在患者确诊、入院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对疾病知识、手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好术前宣教。在术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预防患者产生心理应激。(2)术中护理:手术室护士需做好术中护理,及时对手术室进行清洗消毒,及时准备手术中需要准备的各项医疗器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照手术流程,配合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术中做好患者的隐私护理、体位护理以及保温护理,减少手术室内人流量。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及时清理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患者送回病房。(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注意患者的手术部位敷料颜色、性质变化,按照医嘱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更换敷料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预防患者感染。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创口浅部、创口深部以及腔隙/器官)感染发生率;(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获取患者的满意度,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将患者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标准中。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对比
优质组的手术部位(创口浅部、创口深部以及腔隙/器官)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导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较多,比如患者患有糖尿病,术后感染率则比未患糖尿病患者更高。比如患者年龄较大,免疫力较差,手术部位也容易发生感染。再者,患者的手术部位、住院天数以及引流情况均是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有研究[5]指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优质护理模式一种新型护理方案,该护理方案重视患者的术前访视、术前心理干预,要求护士能够在术前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排除部位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 该方案也重视患者的术中护理与术后护理,做好术中护理,可进一步消除手术室危险因素,可加强对患者各项体征的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强术后护理,可指导患者合理体位、合理膳食、及时活动,可及时发现患者手术部位的异常,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由上可知,优质护理模式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金兰.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1):3042-3043.
[2]李珂,王吉平.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8):104-105.
[3]高蕾,梅月英,贾梅, 等.以风险因素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预防开放性骨折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1):149-150,165.
[4]王新刚,张晶,林玉萍.实施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作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9,40(2):144-146,170.
[5]邹素姣,李信安,高艳, 等.感染预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9):1309-1311.
论文作者:李润 朱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部位论文; 创口论文; 手术室论文; 术后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