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极化思想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我国论文,多极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极化是相对于二战以后形成的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而言的。“极”原本是地理学中的概念,指“地轴两端之一”,具有相互排斥和相互对抗的含义,冷战期间被引申用来描述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多极”作为一个政治术语虽然出现在冷战开始以后,但多极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种力量分布状态,早在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欧洲就已存在过,主要是指多种力量或多个力量中心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
60年代,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和自主性的加强,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渐显现出来,但多极化作为一种思想的存在却远早于此。判断多极化有两条重要标准:一是力量结构的变化和力量对比差距的缩小;二是美苏对国际事务的垄断被打破。多极化思想的两个基础是:意识到其他独立力量的上升和反对美苏对国际事务的垄断。以此来考察,早在40年代,我国便出现了多极化思想的萌芽,那就是毛泽东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以这为起点,我国多极化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多极化思想的孕育与萌芽阶段
1、“中间地带”:游弋于两极之间的第三种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两极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战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国内战爆发后,美苏对中国的态度,使毛泽东深刻地觉察到了这股包括中国在内的正在兴起的“中间力量”的重要作用。1946年8月16日, 在同美国记者斯特朗的谈话中,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中间地带”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中间地带,这里有欧、亚、非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注: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3页。 )这里蕴含着三层内容:第一,在美苏两大力量中间还存在着“第三种力量”;第二,这个“第三种力量”还未被美、苏所控制;第三,这个力量是反对美国控制的。“中间地带”向人们所展示的是一种多极的世界,虽然美国是世界的头号强国,但它是不能为所欲为的。
继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使美国控制世界的努力遭受挫折后,50年代中期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955年4月万隆会议的召开, 民族主义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二是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既是民族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的直接对抗,又是西方阵营内部矛盾的大暴露。毛泽东洞察到这种变化,在1956年10月同巴基斯坦总理苏瓦拉底的会见中,再次强调了要注意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从英国一直到拉丁美洲。(注:刘山等:《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8页。)针对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存在着“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注:转自杨超、华剑横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9页。)显然, “中间地带”和“三种力量”深刻地揭示了5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力量结构和力量对此的变化:民族主义国家作为独立力量的兴起,西方阵营内部力量开始分化,美国的霸权正在遭到抵制,一种多极化的思想正在中国领导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
2、“两个中间地带”:世界由“三种力量”走向多种力量
50年代末期以后,中苏矛盾激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世界内部随着西欧实力的进一步恢复,其独立倾向加强(特别是法国);不结盟运动的形成以及美苏核垄断的被打破,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受到了空前的挑战。1963年9 月毛泽东根据时局的变化将“中间地带”论进一步发展为“两个中间地带”:“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注:《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06—507页。)1964年1 月毛泽东又对“两个中间地带”作了更明确地阐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注:《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08页。 )这里的表述已是再清晰不过了,“两个中间地带”即是两个反对美苏两个霸权的力量。但由于力量对比的差距,需要两个“中间地带”的联合来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1964年1月30 日毛泽东在同法国议员代表团谈话时鲜明地道出了这一点:“中法可以合作反对大国的欺侮”,法国“要把整个欧洲团结起来”,“可以做日本的工作”,建立“从欧洲的伦敦、巴黎到中国、日本”的反对美苏两霸的“第三世界”。(注:《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20—522页。)
不难看出,“两个中间地带”已开始把西欧、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几支独立的力量明确起来,“三种力量”演变为多种力量,多极化思想的轮廓已显现出来。
3、“三个世界”:使世界多极化的面目明确起来
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美国实力的衰退加速,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美、苏大三角关系逐步形成,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朗。毛泽东从反霸的角度出发再次升华了“中间地带”论,最终形成了“三个世界”理论。1974年2月, 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注:《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600—601页。)同年4 月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上全面阐述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并郑重声明“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1970年4月11日。)
“三个世界”的划分虽然受到大国结盟思想以及高估战争威胁等的局限,但反映了国际发展中日益呈现出的多层次、多中心的特征,“彻底改变了战后两极体系的观念,使世界多极化的面貌明确起来。”(注:李向前:《从“中间地带”到“三个世界”》,《世界知识》,1993年第24期,第10页。)
从“中间地带”演化到“三个世界”,这一思想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鲜明特点是:
第一、世界应由多种力量支配的多极化思想首先是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头脑中孕育的,其论述也多见于领导人的谈话之中,对世界力量对比的思考与探讨主要集中在领导层。
第二、加强“中间地带”的联合反对美苏两个霸权是贯穿于这一思想发展阶段的主特征。
第三、中国领导层对世界政治力量的分析和形势的判断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标志着中国最终选择了以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的战略定位。
从“中间地带”论到“三个世界”的划分,虽未使用“多极化”的概念,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是基于力量结构和对比的变化以及反对美苏霸权这一多极化思想的基础,它们对世界是由多个力量中心构成的描述,说明我国多极化思想的基本轮廓已经确立。此时,“多极化”这一判断的最终形成已成为一个时间的问题。
二、多极化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1、“多极化和联合反霸交织”:“多极化”一词明确提出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伊朗爆发革命,苏联入侵阿富汗,波兰发生危机,两伊燃起战火,美、欧出现天然气管道争端。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倾向迅速发展,美苏控制和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大为削弱,世界上出现了某种联合反霸的倾向。我国学者紧随时代的脉搏,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局势的变化。1981年1月2日,张明养(时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在《人民日报》上展望国际形势时指出“目前国际局势发展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就是世界‘多极化’的趋向愈来愈明显,似乎可以说,正在形成着‘多极化’和联合反霸互相交织的新格局。”“这种‘多极化’的倾向自60年代以后,就日益明显”。(注:张明养:《世界多极化和联合反霸》,《人民日报》,1981年1月2日。)这不仅是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准确概括,更具历史意义的是使“多极化”一词见诸于报端。它说明,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世界从“两极走向多极”:“多极化”的提法被普遍接受
80年代前半期,美苏的剧烈对抗和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使得它们与各自盟国的矛盾、与第三世界的矛盾更加突出,沉寂了多年的西欧联盟也随之“复活”,第三世界国家反对美苏控制的斗争也日益激烈。这一形势的发展极大鼓舞了热爱和平的广大中国学者,他们适时地指出。“西欧各国联合自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增强西欧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和集团的出现,必然会使世界从两极化逐渐走向多极化。(注:章华:《世界在走向多极化》,《人民日报》,1984年10月26日。)“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倾向迅速发展,美苏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大大削弱,世界多极化倾向进一步发展,已不完全取决于美苏两霸的意志和愿望,而更多地取决于各个地区和国家内部矛盾和需要。”(注:宗河:《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世界知识》,1983年第11期,第2页。 )“世界多极化倾向的发展,将使世界出现越来越多的力量中心。除美、苏、西欧、日本、中国外,一些地区性强国的影响和作用也将日益显露出来。”(注:宗河:《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世界知识》,1983年第11期,第2页。)1984 年我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宦乡提出:“由于每一极所处的地位不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各异,因此每一极在影响国际局势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很不一样。”“应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因素来考核认识一个国家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世界应该作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而中国是属于第三世界的。”(注:黄书海:《宦乡同志畅谈我国外交成就和国际重大问题》,《世界知识》,1984年第19期,第2页。)这表明, 这一时期“多极化”的提法不仅得到了我国众多学者的认同,而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涉及未来多极世界的力量构成以及如何看待每一“极”的作用的问题,并开始对中国在这个多极世界中应处于何种位置作出判断,标志着“多极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开始趋于形成。
3、 “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多极化思想体系初步形成
8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的衰落明显加快,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行,美苏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缓和,西西矛盾、南北矛盾充分暴露,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显出生机和活力,国际关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内学者关于多极化问题的研究开始深入到多极化格局的力量构成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更高层次。特别是宦乡“政经多极”的概括提出后,一时间关于多极化格局的见解可谓异彩分呈:以杜小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在政治上美、苏、第三世界的三极地位已经确立;经济上也形成了美、苏、日、欧、中等五个重要极点;军事上也出现了“多极化与两极化并存,以多极为主的局面。”因此,世界格局已经是“多极化”。(注:杜小强:《是两极还是多极》,《世界知识》,1987年第14期,第14页。)而以周纪荣等为代表的认为就“极”的标准而言,用“两极多元”来描述60年代以来的这种世界多极化趋势更为恰当。“多元化趋势对‘两极’体制的冲击将成为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注:周纪荣等:《对国际形势发展中几个问题的看法》,《现代国际关系》,1987年第2期,第3页。)也有学者指出在美苏现有均势大体上不被打破的条件下,世界将是一种“两极——多极格局”。更有人主张以科技发展与经济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的长期发展趋势将是无“极”世界。无论是“多极格局”,还是“两极多元”、“两极——多极”格局,还是“无极”,他们强调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多极化是对美苏争霸的否定,是对两超依靠军事实力决定世界命运方针的否定,是对各国自主和平发展权利的强调;多极化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就是多样化和多元化;多极化就是多中心化。多极化趋势本身反映了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正在迅速增长;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使得两霸日益受到牵制,成为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有利因素;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使得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了两霸的控制,为一些地区性争端、双边冲突或国内动乱得到解决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总的来说,我国多极化思想的发展在整个80年代这一阶段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多极化的思想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这一背景下逐步走向成熟的,中国走向世界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多极化思想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从研究的主体来看,这一时期对多极化问题的研究是自下而上并主要是在学者中展开的,对多极化思想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也是我国的广大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但这一研究也集中反映了中央领导层的认识,因为所有这些研究都是以党和国家的主要报刊为阵地的。
第三、在多极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上已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学者不仅使用了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法,而且还使用了系统论等研究方法。
第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已开始广泛运用多极化思想来分析和探讨一系列的重大国际问题。“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共识,但也有一些学者坚持“三个世界”的划分。(注:陈忠经、谢益显等持此观点,见《当代国际战略态势》,《现代国际关系》1986年第2期;《世界格局与“两极”、“多极”说》, 《世界知识》1987年第19期。)
从“多极化”一词的提出到“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共识,“多极化”已具有了其特定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多极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我国已初步形成。
三、多极化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体制彻底崩溃,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加紧推行其全球战略,试图建立一个美国领导的以西方大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国际风云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面临战略选择。
1、“所谓多极, 中国算一极”:邓小平为中国在多极世界中定位
1988年10月,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世界由两个大国主宰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世界,这里包括中国、日本、西欧和其他好多国家集团。(注:王顺海等:《邓小平关于多极化世界的思想——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趋势》,《国际观察》,1998年第5期,第1页。)1990年3月,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 邓小平再次指出:“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注: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53页。)这是因为, 中国是一支正在迅速上升的力量,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如巨龙腾飞;“中国在亚洲大陆东部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中国的核大国地位,以及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都使中国有充分的理由在当今世界的大国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注:俞正梁等著:《大国战略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由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积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要求,主张在国际社会中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扩张主义、强权政治和大国主义,因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较高声望。“中国是多极世界中当然的一极”。(注: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国际观察》,1998年第4期,第12—16页。)
2、“多极化有利于中国, 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对外战略理论基础确立
随着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在多极世界中的定位和美国对多极化挑战的不断升级,我国学术界展开了对多极化问题探讨的第二次高潮,全视角和多层次是这次研讨的最明显特点,它使多极化的积极意义完全凸显出来:
首先,多极化有利于使世界大国力量的对比趋于相对平衡,防止可能出现的某个霸权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各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有利于世界的多样化。“强调世界多极化已越来越成为抗衡美国主宰全球的有利斗争武器”(注:俞遂:《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2期,第38—41页。)。 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其次,在一个由多个力量中心形成的世界体系中,存在多个对世界事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极和地区极,有利于使各个大国共同承担对世界和平的责任,发挥各主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应有作用;有利于各国合作解决无法独自胜任的全球性问题。(注: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国际观察》,1998年第4期,第 12—16页。)多极化对各国都有利。
第三,多极化有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可以使大小力量中心都发挥作用,更能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多极化“不但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注:何方:《是多极化还是“一超多强”》,《世界知识》,1998年第17期,第17页。)
第四,多极化趋势促使各大国继续沿着既竞争、制约,又彼此合作、协调的轨迹调整相互关系,大国之间正在竞争和协调中形成一种各方受益、互不敌对、彼此借重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注:俞遂:《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2期,第38—41页。)
最后,“在多极格局中成为独立的、与西方国家平等的一极,既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又能够与西方国家在一个体系中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这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注: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国际观察》,1998年第4期,第 12—16页。)
正是在这对多极化积极意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又开始着重探讨多极化战略问题。他们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纪,中国要成为新格局中有影响的一“极”,制定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多极化战略已是势在必行。“多极化格局是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大国自己的。”勿容质疑,“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为此,中国要把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作为自己的跨世纪的外交战略。”(注: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国际观察》,1998年第4期,第12—16页。 )中国建立多极化的短期目标,就是要防止一个国家(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说了算,避免由此对我国形成的各种重大压力;中期目标,“应当是在主要国家力量相对均衡的基础上,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新世纪人类和世界各国追求的稳定主题”;长远目标,“则是在建立起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基础上,争取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以改造,促进国际社会在更高程度上的进步”。(注:王逸舟:《环球视点》,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年版, 第101—102页。)对此,中国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是:加强和巩固中国与俄罗斯和法国等主要大国在建立多极化格局方面的共识,在多极化格局中形成配合,同时要处理好多极化过程中的中美关系和大国双边关系,特别是处理好推动多极化和反美的关系;在地缘上要以东亚为重点,把东亚作为中国成为世界一极的大国出发点和基础,并在亚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逐步增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和在亚洲以外地区的影响,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注: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国际观察》,1998年第4期,第12— 16页。)
目标已明确,策略已具备,多极化对外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已完全确立,多极化对外战略呼之欲出。
3、“多极化趋势, 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多极化对外战略的初步确立
冷战结束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世界格局观”。面对美国推行单极世界的企图,江泽民冷静地面对国际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而又有远见地指出:“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1994年底,江泽民根据多极化进程的发展,深入剖析了世界上几大战略力量的消长,再次指出,“这种多极力量竞争共处已成为新的国际格局的基础和雏形。”(注:丁诗传:《江泽民对邓小平“世界格局观”的继承和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1期,第5页。)1996年12月2日,江泽民在访问巴基斯坦时,发表演讲指出:“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为重要特征的多极化趋势,犹如滚滚的洪流势不可挡。”(注:江泽民:《世代睦邻友好,共创美好未来》,《人民日报》,1996年12月3日。 )深刻地揭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997年4月,江泽民在访问俄罗斯时又一次强调: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注:江泽民:《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 )接着,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俄将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新秩序的建立。同年5月,中、 法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世界正处于从两极向多极过渡之中,中国和一体化的欧洲将在新的多极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至此我国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国际战略初步确立。
1997年9月,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国际性的国际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求是》,1997年第18期,第2页。 )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和繁荣的国际环境,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这意味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的一个长期的坚定不移的对外战略,多极化思想从此发展成为一种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