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捆绑”的外观?_计数单位论文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捆绑”的外观?_计数单位论文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捆”的表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象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计数单位“十”是该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作为计数单位“十”的表象性材料——“捆”(10根小棒捆成一捆),既是实物抽象到符号的内联中介,又是多种模式表示数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捆”的教学在计数单位“十”的建立中非常关键.

那么,对于“捆”学生有哪些认知基础和学习困难呢?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捆”的表象呢?这需要从“捆”的内在含义、目标定位、环节实施等视角作出思考.

一、含义感知:“捆”是什么?

对于“捆”这个称谓,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许多一捆或几捆的说法.但日常生活中的捆是没有约定的,可以根据材质大小或个人意愿,若干根都可以称之为一捆,比较随意.而数学上的“捆”是以十为单位进行按群计数的,是一种特殊的约定.为此,“捆”的教学必须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正确、完整的表象,以防止生活概念和数学概念的混淆.

这里所说的“正确”,有两层含义:一是提供给学生实物操作的“捆”应该以10根为单位的;二是提供给学生图像感知的“捆”形状大小要一致.例如,在教学中,有教师为了突出“10根为单位”,把“5根一捆”“8根一捆”和“10根一捆”加以对比;也有教师在课件中演示的“捆”的图像不一致,这些都容易引起学生对“捆”产生歧义,不利于表象的建立.

而“完整”指的是,要让学生对“捆”经历动作表征的操作水平到图像表征的表象水平的转变.“捆”,在词性中有动词和名词之分.前者反映的是将“10根小棒捆起来”的操作,后者是将“捆”作为“十”的标志性图像.在数的组成表述中,许多学生习惯于“10个一和几个一组成十几”,而不习惯“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就是因为对“十”的按群计数感知不充分,把“10个一等同于1个十”.所以,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让学生感受“捆”的优越性,催生“捆”的内需,强化学生“1捆就是10根,每逢10根就要捆成1捆”的图像识别与操作体验.

二、目标定位:是创造还是仿造?

在“捆”概念揭示中,有教师将其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自主创造计数单位‘十’——把10根放一堆,再借机揭示‘捆’的概念”.相应的教学流程如下.

教师出示一堆小棒,组织学生估计根数,并组织一根一根数加以验证.当数出12根小棒后,教师抛出“怎样摆小棒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12根”的问题,要求学生摆小棒操作.在操作反馈中,对各类摆法加以优化,突出“10根一堆,外加2根”的摆法,引导学生照着样子摆,然后指导学生捆成一捆,随机介绍“捆”.实际教学显示,学生自主呈现“10根一堆”的几率很低,大多数是在教师“还有其他不同摆法吗”的不断催问下的个别学生之作.整个教学流程费时较多,学生对“捆”的表象也不深刻.

尽管学生有关于“10”的认识基础,为什么自主创造“十”还如此困难呢?因为之前对“10”的认识只停留在数的组成上,不曾作为计数单位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对“按10根计数”的优越性缺乏经验激发和操作感知.可见,让学生自主创造“十”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恰当的,即使个别学生呈现“10根一堆,外加2根”的摆法,也是无意识的.此时教师的引导,只是一种外在强制的手段,学生缺乏内悟,收效不佳.

作为一种定论性知识(数学约定以“十”为计数单位),不宜开展探究发现,理应采用接受学习的方式加以开展.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学生经验激发、仿造内化的基础上,以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三、环节实施:如何激发经验和内联强化?

由于小棒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制材料,在生活中并不常用,因此“10根小棒为一捆”缺乏经验积淀.但相应的以“十”为单位来计数,学生还是有生活经验基础的.例如,10个皮球装一盒、10支铅笔装一盒、10颗珠子串为一串等.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调用这些原有的生活经验,并从实物初步抽象过渡到小棒,组织学生操作感知“捆”,并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开展适当的活动加以强化.具体的教学环节可以实施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创设购物情境,激发生活中以“十”为单位按群计数的经验.出示盒装的铅笔(10支为一盒)和散装的铅笔,组织学生开展拿铅笔比赛活动.活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看谁拿10支铅笔又快又对,引导学生发现以“盒”为单位比较快捷;第二次看谁拿12支铅笔又快又对,即时巩固以“盒”为群计数的经验.

第二步,小棒替代铅笔,从“盒”过渡到“捆”.出示捆状小棒和散装小棒,组织学生思考:现在铅笔换成了小棒,你能很快拿出12根小棒吗?此时,部分学生已经能从拿铅笔经验中得到启发,自主拿出1捆外加2根.教师借机组织学生对其行为加以解读,并演示介绍“捆”.

第三步,以点扩面,自主生成“捆”的行为与意识.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拿小棒比赛活动,并在比赛前后适时点拨.在比赛前引导思考:你想参加拿小棒的比赛吗?你打算怎样准备?此时,学生纷纷自发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等待比赛.教师指名反馈:你是怎样准备的?你是怎样想的?比赛开始,教师发出拿“13”根小棒的指令,学生双手举出小棒,指名反馈:你是先拿什么再拿什么?结合学生1捆外加3根的操作表述,教师贴出“1捆外加3个一根”的图片,并揭示引导学生用“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进行描述.

上述三个环节较好地引导学生对“捆”经历了经验激发、抽象过渡、内联强化的过程.在拿铅笔活动中,主要激发学生以“盒”为单位按群计数的生活经验;接着用小棒替代铅笔,引发学生从以“盒”为单位按群计数过渡到以“捆”为单位按群计数.而此时的“捆”是由教师提供的,如何让学生自发生成“捆”的行为和意识呢?教师巧妙地继续组织拿小棒比赛,并加以“你打算怎样准备”“你是怎样准备的”系列问题的提示、追问,学生自主产生了“10根小棒捆为一捆”并以此为数群计数单位的想法和行为.在拿“13”根小棒中,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从“捆”“根”计数单位作出“1捆外加3根”的表述,并及时贴图,然后引导学生用计数单位“十”“一”加以对应描述.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主要体现为两处:一为“实物—图示—语言符号”的对应内联过程流畅自然;二为学生在拿小棒比赛游戏中激发内需自主捆小棒流畅自然.

实际教学效果表明,只有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合理定位、巧妙安排,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捆”的表象,使计数单位“十”发挥应有的教学效用.

标签:;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捆绑”的外观?_计数单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