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2013级;上海200082)
普通外科俗称外科之“母”,传统普通外科的今天,由于浩若繁星、如雨后春笋般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问鼎人间,而变得既古老又年轻,既成熟又未知, 充满挑战与机遇。本文对现代临床医学普通外科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一、腹腔镜及微创外科综述
微创技术现已在基本外科的各个专业广泛开展,如胆囊切除、胃切除、胰腺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甲状腺切除、结肠切除、结肠肿瘤根治性切除、左右半肝切除、肥胖症治疗、大隐静脉交通支结扎等。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是目前该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迄今,腹腔镜肿瘤手术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诸多学者围绕肿瘤根治与长期生存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1).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较广泛开展,是腹腔镜消化系肿瘤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2)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操作复杂,无论是游离胃体、切除标本或消化道重建,还是清扫各组淋巴结,操作步骤及操作平面都较多,且整个手术操作没有单一的间隙,需要多层面跳跃进行,使手术难度增加。目前有关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多属小样本、非随机的短期试验,有待开展大宗病例的随机临床试验。(3)腹腔镜肝脏肿瘤手术.由于肝脏本身解剖及生理等的特殊性发展较迟缓,近来随着超声刀、内镜式胃肠离断钉合器等器械的应用以及国内蔡秀军等采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的刮吸法断肝技术,基本解决了腹腔镜肝脏手术出血问题。而腹腔镜下超声显像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准确判断肿瘤位置、足够的游离切缘,而且还能识别CO2气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二、胰腺外科综述
目前大家公认的胰腺癌高危人群如下:(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3)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8)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如B超、CT、MR1、MRCP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等。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利用ERCP检查收集纯胰液,刷取脱落细胞行细胞学检查、癌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是近年来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进展,能显著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
三、肝脏外科综述
近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肝门阻断时间在15-20 min之间是安全的,多次的20 min阻断,间隔5-10 min,亦证明是有效的,但在每次恢复血流时仍不免增加失血量。究竟人体肝脏能耐受多长的持续缺血时间呢?是分次阻断还是一次阻断的效果好?这个问题当前尚在谋求答案。Heaney首先提出全肝血管隔离下施行肝切除术的概念。Huguet曾使用此方法,但手术病死率达28%(发生在肝硬化患者)。Bismuth将此方法用于51例患者,总手术病死率下降至2%,平均肝血流阻断时间不超过50 min,,并认为不需要阻断腹主动脉,但不要用于肝硬化的患者,肝脏的低温灌注也是不需要的。Huguet总结了53例肝切除术的经验,其中持续阻断时间超过1h者15例,未见长时间阻断对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改变有何明显影响。Hannoun对34例广泛肝切除术患者手术中一次持续阻断肝血流60 min以上,阻断时间最长的一例达127min,全组无一例手术后30天内死亡。因而Hannoun得出的结论是在无肝硬化的患者,一次持续阻断时间可以到90 min。国内亦有相同的经验。近期,Yamamoto通过分离左、右肝交界的前径路法切除尾状叶肝肿瘤。国内彭淑牖用前径路切除6例尾状叶肿瘤。olona用左侧途径切除2例肝转移瘤和一例结节样增生。黄志强采用左—右—左联合径路切除3例原发尾状叶肿瘤。事实已经证明单独的尾状叶切除已不再是肝脏外科的“禁区”。
四、胆道外科综述
胆囊癌积极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积极进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骨骼化清扫;(2)受累胆管的切除具有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3)积极开展肝部分及胰头十二指肠切除(HPD)术:胆囊癌不仅容易直接浸润肝脏,而且常有胃十二指肠侵犯及胰头后淋巴结转移。为对这些局部进展期者行治愈性切除,需要做HPD。另外,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当前对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已能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和结石在肝脏中的定位,对肝脏的伴发改变也能达到清楚的认识。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病模式的趋向是症状趋于轻型化,范围趋于局限化,病程趋于早期化。因此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上,亦从以往的对症治疗到当前和今后的彻底性治疗,治愈肝内胆管结石和预防结石再发已成为治疗的重点。说早期的肝内胆管结石只是局部的肝内胆管病变,因而外科治疗应是彻底治疗病灶,以求达到治愈的目的,并恢复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除上述各大专业外,内分泌乳腺外科、移植外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疝和腹壁外科、脾与门脉高压外科、血管外科、外科营养、外科感染等领域也均有较好的发展,相信我国的普通外科各个专业会在未来的岁月中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小冬,褚朝顺等.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30例[J]. 中华消化医学杂志. 2013,(08).
[2]周正武,丁文涛等.损伤控制术在腹部损伤为主严重胸腹联合伤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4,(06).
[3]沈雄飞,程文勇.快速康复外科和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05).
[4]詹文华,韩圣瑾.胃肠间质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实体瘤的先驱[J].临床检验杂志. 2015,(03).
论文作者:文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外科论文; 肿瘤论文; 肝脏论文; 胆管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结石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