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信息技术——2009年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心态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0.7
CLASS NUMBER G250.7
2009年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的特约稿件,分别描述了国内外在“云计算”、“电子书阅读器”、“(RFID)无线射频标签”,“移动网络”、“数字电视”之类新媒体技术及“微服务”、“混搭拓展”、“关联数据”之类Web2.0新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实际应用存在或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或问题。文章均写得简明扼要,有数据有分析,还有观点,颇见作者功力,读后获益匪浅。
当然,这几篇文章提及的技术并非当前我们面临的新技术应用的全部,其他还有诸如“统一通信”、“虚拟桌面”、“高性能Wi-Fi”、“IPv6”、“低碳阅读”、“绿色网络”等新概念、新技术,正在或即将对图书馆带来影响或形成挑战。
综观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我想大家都会承认这是一个最快也最好的发展时期。而其发展的动力,窃以为来自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我们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而外因则是新的信息技术的驱动。面对以互联网应用为标志的层出不穷的新的信息技术,我们时有目不暇接、乃至眼花缭乱之感,但仍旧全力以赴,努力学习和追踪,积极探索与应用,不敢有丝毫之懈怠。因为我们深知: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影响着用户,产生许多新的用户需求,并改变着用户的使用行为;如果我们不紧紧跟上,及时地满足这些新的用户需求,适应用户使用行为的改变,我们就可能失去读者,从而丧失图书馆的立身之本,而面临生存危机。
也正是由于广大图书馆员的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图书馆日益成为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沿。每年,有关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讲座、培训在不同范围内举办,许许多多的成果在各种期刊杂志上发表,掌握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年青一代馆员在迅速成长。这一切使得中国图书馆界成为新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的市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厂商纷纷来到中国。国际图书馆学信息学界也开始日益关注中国:OCLC在其用户委员会结构改革中,把第一个成立的亚太用户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放在北京召开;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的成员一致同意将秘书处移到在中国的大学图书馆;本领域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选择在中国召开;许多国际重量级人士连续地来中国访问。毫无疑问,中国图书馆的国际化已然起步,进展迅速。
展望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词是需要关注的,这就是:“虚拟”、“移动”、“智能”。回想十多年前(20世纪90年代初),当人们在为数字图书馆是什么而争论不休时,“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是大家对数字图书馆的共同期待。今天,技术的发展正在使当年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三网融合将使网络覆盖所有的城市和乡村,用户只要手持一款带有Wi-Fi或3G功能的智能终端(或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虚拟服务(当然也包括现有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到那时,我们面临的是E的环境和E的需求(E-publishing、E-learning、E-research、E-everything):“书”将不再是书——人们关注的不是形式上具有封面、封底和书脊的一册册“书”,而是数字(网络)出版的或经数字化转换的“声像并茂”的内容(对象);个人可以拥有海量的“馆藏”——高密度存储介质可以让每一个人随身携带数以百万册书的数字内容(其实也不必携带,放在“云”中就好了);图书馆的形态将会改变——至少对读者来说馆舍变得不再重要,将形成许多实体文献的储藏中心、数字资源的数据中心、提供共享空间和特色服务的服务中心以及软件工具的开发中心;同时馆藏也变得不再重要,人们需要的将是一系列的服务——软件工具,用来处理这些“馆藏”,使其中的内容更加有用和更便于利用,而图书馆和馆员的作用将变成创建和分发各种“工具”,使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读者能更好地利用这些“馆藏”。
面对未来这些将要发生的巨大改变,我们似乎别无选择,而只有不断地改变我们自身,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恐龙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灭绝?有一种理论解释说是由于巨大的陨星撞击了地球,导致冰河期,恐龙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各种理论不同,但有一点是无疑的:不是什么东西杀死了恐龙,而是恐龙不能随变化的世界而改变。”(Patrick Sommers:The futur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只有去探索变革,你才能把握变革;不能拒绝和阻止变革,你只能和变革共舞;“预言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Alan Koy)。
在以积极的姿态跟踪、探索与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似乎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发展的阶段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好,新信息技术应用也好,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地、分阶段地发展的。需要做好调研和规划,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注重效益和效果;忌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零零散散,不成体系。
(2)注意发展的差异性。中国这么大,图书馆这么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图书馆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很显然,在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从自身实际出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选择适用的技术,发展适用的项目。切忌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片面追求“先进”“一流”而不顾成本和实际效果。
(3)注意发展的统筹协调。随着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自顶向下的整体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接口的研制、发布、推广,典型示范,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共享,均显得日益迫切。由于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上规划和选择的重要性,就需要注重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学会等在这方面的作用,以避免重复,减少浪费,提高效益,并解决一些全局性的发展问题。
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年”作代际更新面前,我们不可回避,也无从回避,唯有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创新而扎实的举措,不断迎接一个接一个的挑战,实现图书馆事业新的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