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运高速公路服务区辐射采暖新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星[1](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陈勇[2](2019)在《银川地区某商业综合体冷热源方案选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冷热源机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初投资、年运行费用和碳排放量等多方面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冷热源方案选型评价进行研究。本文选取银川地区某商业综合体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DeST-c能耗模拟软件建立建筑模型,模拟计算该商业综合体中超市、百货和大商业三种业态的全年逐时冷热负荷,分析其负荷特征。依据冷热源选型原则,参考寒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冷热源配置方案,对超市和百货业态在原冷热源螺杆机+燃气锅炉的基础上,提出螺杆机+城市热水热网、风冷螺杆式热泵机组和直燃机组三种冷热源方案,对大商业业态在原冷热源离心机+螺杆机+燃气锅炉的基础上,提出离心机+螺杆机+城市热水热网、离心机+城市热水热网和直燃机组三种冷热源方案,并对四种冷热源方案进行分析。同时对风冷螺杆式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负荷频率法计算出超市、百货和大商业三种业态的空调季和采暖季能耗,同时计算四种冷热源方案的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生命周期费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和年折标煤量。对于超市业态,风冷螺杆式热泵在生命周期费用和年折标煤消耗量方面表现最好,直燃机组的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最低;百货业态,风冷螺杆式热泵的生命周期费用最低,直燃机组的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最低,风冷螺杆式热泵年折标煤消耗量最少;大商业业态,离心机+城市热水热网的生命周期费用最低,直燃机组的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最低,离心机+螺杆机+城市热水热网的年折标煤消耗量最少。最后选用模糊综合分析方法,设立经济、环保、能耗和技术方面四种评价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隶属度,确定权重分配,对比计算结果。四种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0.557,0.264,0.122,0.057,超市业态四种冷热源方模糊评价结果为0.635,0.642,0.719,0.30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0.719对应的风冷螺杆式热泵机组为适合超市业态的最优冷热源方案;百货业态四种冷热源方模糊评价结果为0.679,0.690,0.728,0.302,0.728对应的风冷螺杆式热泵机组为适合百货业态的最优冷热源方案;大商业业态四种冷热源方模糊评价结果为0.593,0.570,0.741,0.302,0.741对应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城市热水热网为适合大商业业态的最优冷热源方案。
吕雪松[3](2019)在《城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资源紧张、经济飞速发展、减少碳排放、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起居空间,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建设部提出建筑节能分三步走,每一步在1981年标准基础上节能30%,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以来已经完三成了建筑节能三步走,有的城市已经向节能75%迈进。德国在90年代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被动式建筑,起源德国的被动式建筑由于每年供暖、制冷及家庭使用所有电器产生的能耗很低,每年采暖能耗≤15kWh/(m2·a),节能效率高,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健康。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开始学习德国被动式建筑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技术成果,指导本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依据国家节能总体方针与不同省份的节能规范,本文从外墙的保温隔热、建筑密封性、热桥设计、建筑窗户、新风系统与新能源结合等技术方面,对我国城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我国气候差异大导致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建筑文化、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建筑节能标准也不尽统一。南方地区在考虑夏季隔热的同时考虑冬季保暖;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所以保温是建筑考虑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建成的超低能耗建筑的调研、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分析了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的特点,并将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在北方公路服务区建筑中进行应用。从建筑围护的外墙、门窗到建筑的无热桥设计,从建筑的辅助传热系统到控制方案,形成了一整套技术。希望本文通过调研得出的结论,能够补充我国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理论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以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杨宁[4](2018)在《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园区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是推动企业工业升级上档、加速地域经济发展,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工业园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综合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具有积极作用、对快速发展区域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园区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园区管理急需完善、产业结构需要升级等等。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成立于2007年,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现已形成“六园一区”分布格局。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新能源产业齐同发展的四大产业板块。然而在发展迅猛的同时,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园区整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新的建设项目进度缓慢、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不够等。不能充分发挥园区的优势,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从根本上看是由战略管理缺位导致。因此,对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对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管理及产业集群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夯实基础;其次通过对国内外成功园区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分析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的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及其行业环境,运用SWOT分析等模型,通过分析发展区的机会、威胁、优劣势来作为战略选择的依据;然后遵循战略制定的原则,按照战略目标,对战略进行定位,最终确定出发展区的战略规划;最后提出能够使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得以顺利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出对工业园区展望。本文研究结论是:1、通过对战略的分析、制定、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的研究,构建相对完善的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管理体系;2、通过对峱山经济发展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明确其战略定位和目标,最终确定产业集群、招商引资、人才兴园、环境优化四个战略核心内容;3、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园区招商引资方式、竭力创造外部发展条件、注重产业链延伸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思想认识及行动指南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峱山经济发展区发展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既能增强峱山经济发展区的发展势头,又能为青州其他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桂汪洋[5](2018)在《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作为交通网络上的节点和城市的场所,具有双重属性特征。它对于提升交通效率和场所活力,解决高铁和客站建设资金,协调交通和沿线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站域空间整体性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反映客站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对把握高铁站区及高铁新城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建设积累了较多问题,诸如客站对城市的割裂,站城孤立建设与管理、客站与城市发展关联的内洽性不够等,体现为站域空间形态零碎无活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交通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站域空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触媒作用和催生效应。这是以往囿于客站本体研究难以解决的,亟待从站城协同的整体性视角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补阙。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紧扣当前中国高铁客站建设领域实践与研究动态,以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重点,集聚整体性思维、系统论理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多尺度多视角的联动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架构,对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以期从站城联合的整体性视角促进客站与城市整体协同、健康、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对我国站域空间发展过程中问题总结和原因归纳,明确其根源在于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缺乏有效地整合与协同。进而从客站对城市发展的导向效应出发,基于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耦合关系的解析,对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层级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探析,并对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多视角,从站域的双重属性特征以及交通与土地利用互馈作用两个维度分析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内涵、本质问题,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客站在区域、城市、地区等不同空间尺度对区域和城市的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客站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从城到站,从宏观到微观多尺度地提出整体性发展的途径,以促进客站与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面层面,提出以客站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模式应用于铁路客站站点的规划建设;在线层面,提出站线一体化模式引导城市疏解和沿线站点的共同发展;在点面,提出站域综合开发的模式促进站城融合和活力提升。并明确点线面不可分割,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以客站为核心的集约化发展的城市形态,并引导城市乃至区域的整体性发展。其次,从站域整体性发展涉及的软硬件出发,提出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途径不仅涉及到规划的土地利用方式,还涉及到联合开发、统一管理等具体问题,需要通过规划、开发、设计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整合途径促进站域空间的整体性发展。再者,通过对我国典型线路京沪线上站域空间的数据统计,应用分类比较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站域空间发展的特征进行解析,提出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等要素的优化策略,并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针对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特征进行评价,以期促进站域空间的整体性发展。
丘雨佳[6](2015)在《建筑节能技术在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节能一直是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尽管我国一直在为建筑节能不懈努力,但建筑能耗的总量仍是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国家与地方均制定了建筑节能的规范与标准,对新建和既有建筑的节能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支持作用,但是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这种特殊建筑类型还缺少针对性的节能规范。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人流集中和采暖耗能量较大的特性,使其建筑节能必须受到重视。基于这些背景和原因,笔者结合吉林省交通厅项目《对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论文工作,探究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提出建筑节能65%技术在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四平分局公主岭服务区建筑中的应用策略。首先,本文诠释了交通领域的专有名词季冻地区的概念,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范围,并阐述了公共建筑节能65%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的特点和节能设计内容。其次,通过对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作者分析了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特点,提出了服务区建筑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次,在分析构造理论的基础上探究服务区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对建筑围护结构易产生热桥的重要部位进行了构造设计优化,研究出有利于窗户节能的预制窗台板。提出了可用于季冻地区服务区建筑满足节能65%的成套节能技术。最后,将满足节能65%的节能关键技术用于试点工程项目节能设计中,并通过节能软件进行节能模拟计算和分析,实现季冻地区建筑节能65%的目标。
康珍珍[7](2014)在《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一日千里的城镇化进程,培养和成就了一代建筑人,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群体。他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迎来了不绝于耳的争议,终归瑕不掩瑜,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专属于他们神来之笔。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前沿,着眼于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和创作意识,执手建筑的本体和本原,通过环境、文化和技术三个独特视角,系统把脉新生代建筑师的斐然业绩,辩证剖析其缺陷与不足,在时代的经纬网上对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科学定位。论文以前瞻性的全局视角,预测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实施策略,以资时代转型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借鉴。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生代建筑师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他们在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时,在环境、文化和技术关注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前辈建筑师的创作意识。在环境关注方面追求和谐共生,在文化关注方面追求对话融合,在技术关注方面追求多维共进。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环境关注、文化关注和技术关注三个方面展开对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当代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新生代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策略和创作态度,通过对和谐共生(环境)、对话融合(文化)、多维共进(技术)的分类论述,对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以前瞻性视角,统筹建筑全局,总结了新生代建筑师的成就和不足,继而,把握时代脉搏和未来趋向,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向“形式追随生态”。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生代建筑师在环境、文化和技术三方面需付诸的长足改进: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最后,在完善政策法规、改革建筑教育、建构理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于萌[8](2014)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大连市体育新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连市体育新城是近年来大连市精心打造的一种城市功能发展地区,是在以承办体育赛事、兴建大型体育场馆的契机下发展起来的以体育设施为核心的城市新城区。该区域位于大连市城市区域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城市与乡村各种资源禀赋在此区域梯度变化剧烈,发展环境相当复杂。由于其区位位置和功能定位的特殊性,而且处于发展的探索时期,所以对体育新城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体育新城这一新兴的发展区域来说,将这种管理目标贯穿于它的发展之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能值理论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中心场馆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评价,并在新城区的视角下,对体育新城地区近10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新城所在区域在20032012年间的发展呈明显的阶段性,分别是稳步上升阶段、发展停滞阶段和快速上升阶段。其中从2008年开始的快速上升阶段与体育新城的规划建设是有很大关系的。其中准则层的状态指数在前5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2007年以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体育新城的规划和建设给当地提供了人员、资金和产业的拉动,形成了局部的吸引力。驱动力指数呈明显的波动性,近年来也呈上升态势。响应指标在这10年间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采用体育中心自主运营方案,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至少需要运营54年才能弥补为兴建和维护其运营所消耗的自然资源;采用配套开发土地与自身运营相结合的收益模式,体育中心在全生命周期中呈生态盈余状态,正常运营25年即可弥补自然资源损耗。其中后一种方案是对体育中心项目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3.大连市体育中心现实运营态势良好,在消费者的旅游生态足迹中,交通、餐饮、住宿、游览娱乐的生态足迹分别为:276111.31hm2,25774.76hm2,2150.66hm2,350.28hm2,其中“行”的生态占用量达到了90.71%,而“娱”、“住”、“游”、“购”、“食”的总消费占用还不足10%,这与席建超等人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4.基于SWOT分析法对大连体育新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新城的发展机遇在于发展政策、发展资源优势(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区位优势等),挑战在于自然环境本底较弱,发展基础条件不够好,对体育新城的发展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等。
鲁岩平[9](2014)在《中国房车行业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国际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房车细分市场,虽然在欧美国家逐步趋于成熟发展状态,但对于中国来讲还处在一个萌芽状态,推动房车工业发展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讲是必然之路。因此本论文选择“中国房车工业市场分析及房车设计研究”为研究主题。拟通过对房车市场环境解析、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试图寻找房车工业发展的道路。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括介绍了现代房车的发展历史和现有房车的产品分类。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房车市场环境进行解析,论述中国房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第三部分是对房车工业设计技术的研究分析,主要包括房车配置、空间尺寸、功能设计、材料应用方面。第四部分是根据房车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现状,给出中国房车工业发展、功能空间设计、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房车工业市场分析、产业发展建议、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建议。
曾厚波[10](2013)在《运城地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冬季采暖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查对运城地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冬季采暖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提出了利用地源热泵清洁能源代替燃煤锅炉的对策措施,并从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二、大运高速公路服务区辐射采暖新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运高速公路服务区辐射采暖新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
1.4 研究视角 |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
2.1 导言 |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1 导言 |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3.3.3 小结 |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3.5.2 内在机制 |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1 导言 |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
4.3.3 小结 |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
4.5.2 内在机制 |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
5.1 导言 |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
6.1 导言 |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银川地区某商业综合体冷热源方案选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建筑负荷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寒冷地区气候条件 |
2.1.2 建筑基本资料 |
2.1.3 围护结构参数 |
2.1.4 空调参数 |
2.1.5 原冷热源配置 |
2.2 能耗模拟软件 |
2.2.1 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2.2.2 De ST具体应用 |
2.3 建筑模型建立 |
2.4 冷热负荷计算及特征 |
2.4.1 超市业态负荷特征 |
2.4.2 百货业态负荷特征 |
2.4.3 大商业业态负荷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冷热源方案选型与能耗计算 |
3.1 冷热源基本种类 |
3.2 冷热源方案选型 |
3.2.1 冷热源选型基本原则 |
3.2.2 既有公共建筑冷热源方案分析 |
3.2.3 设计冷热源方案 |
3.3 空调季能耗计算 |
3.3.1 超市业态空调季能耗 |
3.3.2 百货业态空调季能耗 |
3.3.3 大商业业态空调季能耗 |
3.4 采暖季能耗计算 |
3.4.1 超市业态采暖季能耗 |
3.4.2 百货业态采暖季能耗 |
3.4.3 大商业业态采暖季能耗 |
3.5 冷热源能耗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冷热源方案对比 |
4.1 经济性评价 |
4.1.1 初投资费用 |
4.1.2 年运行费用 |
4.1.3 生命周期费用 |
4.2 环保性评价 |
4.3 能耗性评价 |
4.4 技术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 方法简介 |
5.2 建立数学模型 |
5.3 选择隶属函数 |
5.3.1 定量目标隶属度 |
5.3.2 定性目标隶属度 |
5.4 确定权重向量 |
5.5 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
5.5.1 超市业态模糊综合评价 |
5.5.2 百货业态模糊综合评价 |
5.5.3 大商业业态模糊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被动式建筑发展的起源 |
1.1.2 被动式建筑发展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调研与解析 |
2.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基本概念 |
2.1.1 基本定义 |
2.1.2 主要特征 |
2.2 调研内容 |
2.2.1 严寒地区城市的气候特征 |
2.2.2 夏热冬冷城市的气候特征 |
2.2.3 寒冷城市的气候特征 |
2.2.4 实际项目调研 |
2.3 调研工程建筑设计解析 |
2.3.1 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指标 |
2.3.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优化 |
2.3.3 无热桥设计的原则 |
2.3.4 建筑气密性设计 |
2.3.5 建筑体型系数限值 |
2.3.6 建筑遮阳设计 |
2.3.7 新风系统 |
2.4 小结 |
第3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对比研究 |
3.1 建筑标准研究对比 |
3.1.1 国外与国内规范对比 |
3.1.2 严寒寒冷与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标准对比 |
3.2 技术比较 |
3.2.1 外墙保温 |
3.2.2 保温材料 |
3.2.3 窗框类型 |
3.2.4 玻璃的种类 |
3.2.5 地面保温 |
3.2.6 建筑遮阳 |
3.2.7 屋面做法 |
3.2.8 新能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低能耗技术在雁鸣湖服务区综合楼工程中的应用 |
4.1 项目概况 |
4.2 建筑功能优化 |
4.3 项目技术标准 |
4.3.1 技术特点 |
4.3.2 技术原理 |
4.3.3 技术指标 |
4.4 关键技术 |
4.4.1 外墙保温做法 |
4.4.2 窗户保温技术及安装 |
4.4.3 预制外窗台板 |
4.4.4 热桥部位处理 |
4.4.5 内墙材料选取 |
4.5 供热方式 |
4.5.1 供热方案 |
4.5.2 控制方案 |
4.5.3 示范路段及实施情况 |
4.6 目标效益 |
4.6.1 预期达到目标 |
4.6.2 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总结 |
5.2 不足之处 |
5.3 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4)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依据及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战略管理研究内容 |
2.1.2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1.3 工业园区战略管理的特点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国内外工业园区成功案例分析 |
3.1 国外工业园区成功案例分析 |
3.1.1 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案例分析 |
3.1.2 美国硅谷成功案例分析 |
3.1.3 裕廊工业园区成功案例分析 |
3.2 国内工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分析 |
3.2.1 苏州工业园区成功案例分析 |
3.2.2 新竹科学工业园成功案例分析 |
3.2.3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 |
3.3 国内外工业园区成功案例启示 |
3.3.1 国外工业园区成功案例启示 |
3.3.2 国内工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启示 |
第四章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发展现状及其环境分析 |
4.1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发展现状 |
4.1.1 青州市概况 |
4.1.2 峱山经济发展区概况 |
4.2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宏观环境分析 |
4.2.1 政治法律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文化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2.5 对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的影响 |
4.3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行业环境分析 |
4.3.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分析 |
4.3.2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4.3.3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4.3.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
4.3.5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分析 |
4.4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内部环境分析 |
4.4.1 内部环境优势分析 |
4.4.2 内部环境的劣势分析 |
第五章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的战略选择 |
5.1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SWOT分析 |
5.2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制定 |
5.3 战略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
5.3.1 突出园区地位,统筹工业全局 |
5.3.2 建设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 |
5.3.3 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
5.3.4 通过产业集聚以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
5.3.5 以培植特色为原则建设工业园区 |
5.3.6 以园区建设为基础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 |
5.4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定位及目标 |
5.4.1 战略定位 |
5.4.2 战略目标 |
5.5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确定 |
第六章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战略规划保障措施 |
6.1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2 “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 |
6.3 明确产业定位,培育核心产业 |
6.4 改变园区招商引资模式 |
6.5 注重产业链延伸发展 |
6.6 全力打造优良的外部发展条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集约化转变的新诉求 |
0.1.2 我国铁路客站高速发展与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新契机 |
0.1.3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
0.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相关概念界定 |
0.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章节安排 |
0.3.3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0.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意义 |
0.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 |
1.1 与站域空间发展相关的四个城市发展理论基础 |
1.1.1 城市触媒理论(Urban Catalysts) |
1.1.2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
1.1.3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
1.1.4 城市·建筑一体化(Holistic Design on Urban Architecture) |
1.1.5 四个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的综述 |
1.2 站域空间发展的三个空间模型归纳 |
1.2.1 交通枢纽地区的圈层结构模型(“3-Ring”spatial structure Modelling) |
1.2.2“节点—场所”结构模型(Node-Place Modelling) |
1.2.3“点—轴”发展结构模型(“Pole-Axis”Spatial Modelling) |
1.2.4 三个站域空间发展模型的综述 |
1.3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理论概述 |
1.3.1 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理论 |
1.3.2 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理论 |
1.3.3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
1.3.4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 |
1.4 国内外铁路客站及区域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区域层面:高铁及客站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 |
1.4.2 城市层面:高铁及客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1.4.3 站域层面:客站对周边地区空间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 |
1.4.4 国内有关站域空间发展的研究 |
1.4.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5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
1.5.1 站域空间发展所处城市阶段的差异性 |
1.5.2 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下站域区位选择和产业功能的差异 |
1.5.3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特征差异 |
1.5.4 城市发展阶段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
1.5.5 高铁和铁路客站发展速度的差异 |
1.5.6 体制的差异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主导现象与问题 |
2.1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
2.1.1 国外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城市角色变迁 |
2.1.2 我国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城市角色变迁 |
2.1.3 国内外站域空间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特征 |
2.2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问题总结 |
2.2.1 我国站域空间建设现状对比分析 |
2.2.2 制约城市中心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
2.2.3 制约城市边缘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
2.2.4 制约城市远郊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
2.3 限制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原因 |
2.3.1 政府强势主导下的快速郊区化进程 |
2.3.2 出于成本和收益衡量,中小城市话语权的缺乏 |
2.3.3 铁路客站站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的体制的复杂性 |
2.3.4 城市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模式的过渡竞争性 |
2.3.5 影响我国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其它因素 |
2.4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2.4.1 国情决定了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
2.4.2 政府迫切需要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解决资金困境 |
2.4.3 政策激励为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提供了内部机会 |
2.5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适宜性分析 |
2.5.1 城市层面:对于我国城市层面问题的解决对策 |
2.5.2 站域层面:对于我国站域空间效率活力的提升 |
2.5.3 政府层面:获得收益,促进客站建设可持续发展 |
2.5.4 旅客层面:方便旅客的出行,提高生活和交通的效率 |
2.5.5 社会层面:低碳环保,提升站域公共空间活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
3.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形成与边界分析 |
3.1.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形成 |
3.1.2 理论研究与数值模型确定的站域空间边界 |
3.1.3 基于旅客交通活动特征分析的站域空间范围 |
3.1.4 考虑实际边界的站域空间范围 |
3.1.5 多因素综合的站域空间边界分析 |
3.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发展理论及框架 |
3.2.1 整体性的概念 |
3.2.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分析 |
3.2.3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发展的本质问题 |
3.2.4 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框架模型 |
3.2.5 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
3.3 站域空间发展属性特征分析:基于节点与场所模型 |
3.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整合要素分析 |
3.4.1 限定性要素:交通组织 |
3.4.2 互馈性要素:土地利用 |
3.4.3 整合性要素:公共空间 |
3.4.4 激活性要素:物质形态 |
3.5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类型研究 |
3.5.1 类型一:位于建成区中心区域,强化既有城市中心的集中式发展 |
3.5.2 类型二:位于城市边缘,作为城市新区及副中心 |
3.5.3 类型三:位于城市远郊区,作为区域接驳的综合交通枢纽 |
3.5.4 类型四:位于新城、卫星城,作为城市的通勤交通枢纽 |
第四章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发展特征分析 |
4.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4.1.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城市职能 |
4.1.2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利用的廊道效应 |
4.1.3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价值的外部效应 |
4.1.4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利用的集聚效应 |
4.1.5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经济的极化效应 |
4.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 |
4.2.1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
4.2.2 大型铁路客站的规划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
4.2.3 城市土地利用对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的影响 |
4.2.4 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
4.3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4.3.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关联 |
4.3.2 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演化的限制 |
4.3.3 交通运行速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3.4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耦合关系 |
4.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 |
4.4.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 |
4.4.2 城市初建期的空间集聚与客站发展 |
4.4.3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空间扩张与客站发展 |
4.4.4 城市化平稳发展时期的空间刚性[]与客站发展 |
4.4.5 区域一体化时期的空间重构与客站发展 |
4.4.6 城市空间发展阶段的建设时机选择与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 |
5.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性视角:三个尺度七种模式 |
5.1.1 整体性思维对站域空间发展的适用性 |
5.1.2 客站与城市空间整体性发展的三个尺度七种模式 |
5.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操作模式研究 |
5.2.1 面层面:以客站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
5.2.2 线层面:站线一体化发展 |
5.2.3 点层面:以客站为核心的站域空间一体化发展 |
5.2.4 立体网络:站域地上、地面和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
5.3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模式特征分析 |
5.3.1 都市圈区域一体化模式发展特征 |
5.3.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模式发展特征 |
5.3.3 站线一体化发展模式特征 |
5.3.4 客站综合体模式发展特征 |
5.3.5 城市综合体模式发展特征 |
5.3.6 客站社区模式发展特征 |
5.3.7 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发展模式特征 |
5.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实证研究 |
5.4.1 区域一体化——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区域一体化 |
5.4.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客站对东京都多中心体系的引导和优化 |
5.4.3 站线一体化开发——多摩田园都市线 |
5.4.4 客站本体的综合发展——新横滨站(Cubic Plaza) |
5.4.5 客站与相邻建筑的一体化发展——KTX龙山站 |
5.4.6 站域的综合开发——日本大阪站城 |
5.4.7 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东京站 |
5.5 我国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行途径研究 |
5.5.1 规划的整合——铁路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
5.5.2 开发的整合——铁道部分与房地产的联合开发 |
5.5.3 设计的整合——客站站域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
5.5.4 管理的整合——对客站、建筑、城市环境的统一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策略研究 |
6.1 启示:国内外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
6.1.1 香港——沿线站点一体化经营+站域的整体规划和开发 |
6.1.2 日本——土地经营和铁道经营同时进行 |
6.1.3 哥本哈根——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
6.1.4 不同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借鉴与启示 |
6.2 面层面:增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
6.2.1 区域一体化的优化策略 |
6.2.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优化策略 |
6.3 线层面:提升站域沿线价值创造的策略 |
6.3.1 土地取得机制的建立是站线一体化开发的重要保障 |
6.3.2 沿线价值创造与高品质社区环境营造 |
6.3.3 站域社区基础设施的系统化整体性开发 |
6.3.4 通过公交整合扩展站点社区开发区域 |
6.3.5 增加逆向需求提升线路逆行效率 |
6.3.6 职住平衡提升站点社区内部就业机会 |
6.4 点层面:激发站域内核活力的策略 |
6.4.1 触媒激发,建构站域空间的紧凑城市结构 |
6.4.2 功能集聚,激发区域空间系统活力 |
6.4.3 步行缝合,加强区域资源网络链接 |
6.5 网层面:推动站域立体网络建立的策略 |
6.5.1 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促进地上地下和地面空间统一规划 |
6.5.2 以客站为基础,进行地下空间网络化开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京沪线站域空间演化特征与价值评价 |
7.1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类型划分 |
7.1.1 城市能级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制约 |
7.1.2 区位选择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
7.1.3 站域发展阶段性特征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
7.1.4 京沪线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类型划分 |
7.2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演化特征分析 |
7.2.1 A1C1P2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2 A1C2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3 A1C3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4 A2C3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5 A2C2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3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7.3.1 A1C1P2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北京南站 |
7.3.2 A1C2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济南西站 |
7.3.3 A1C3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无锡东站 |
7.3.4 A2C3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宿州站 |
7.3.5 A2C2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蚌埠南站 |
7.4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问题探讨 |
7.4.1 A1C1P2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2 A1C2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3 A1C3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4 A2C3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5 A2C2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5 典型类型站域空间发展优化策略探讨 |
7.5.1 A1C1P2类:大城市中心区城市更新模式下的站域空间再生 |
7.5.2 A1C2P1类:大城市边缘区增长极模式下的城市核培育 |
7.5.3 A1C3P1类:大城市远郊区交通疏解模式下的站域功能均衡 |
7.5.4 A2C3P1类:中小城市远郊区高铁带动模式下的站域空间发展 |
7.5.5 A2C2P1类:中小城市边缘型亟待发展模式下的站域发展 |
7.6 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的京沪线站域空间价值评价 |
7.6.1 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的站域空间类型 |
7.6.2 节点和场所价值的测算方法 |
7.6.3 京沪线站域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测算 |
7.6.4 京沪线站域的节点—场所价值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译)着[M] |
学位论文[D] |
期刊论文[J] |
电子文献[EB/OL] |
报纸文献[N] |
标准技术[S] |
研究报告[R] |
有ISBN号的论文集[C] |
图表索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在读期间参加工程实践小结 |
致谢 |
(6)建筑节能技术在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1.1.2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项目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节能 65%综述 |
2.1 季冻地区的定义和范围 |
2.2 相关节能设计概念 |
2.2.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定义 |
2.2.2 公共建筑节能 65%的概念 |
2.2.3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
2.2.4 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节能影响因素 |
3.1 对服务区建筑节能影响因素的调研 |
3.1.1 服务区建筑节能整体情况调查 |
3.1.2 对季冻地区服务区建筑节能情况调研 |
3.2 自然环境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
3.2.1 日照影响 |
3.2.2 温度影响 |
3.2.3 风的影响 |
3.2.4 降水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
3.2.5 地理环境限制的影响 |
3.3 服务区间距与规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 |
4.1 服务区规划与布局 |
4.1.1 服务区功能分区和布局 |
4.1.2 服务区建筑布局 |
4.2 围护结构的控制性指标 |
4.2.1 建筑体形系数的确定 |
4.2.2 窗墙面积比的确定 |
4.2.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确定 |
4.3 建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
4.3.1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优选 |
4.3.2 外墙构造优化设计 |
4.3.3 门窗节能优化设计 |
4.3.4 地面节能优化设计 |
4.3.5 屋顶构造优化 |
4.3.6 特殊部位节能优化设计 |
4.4 采暖与节能技术措施优选 |
4.4.1 采暖形式 |
4.4.2 节能技术措施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节能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5.1 工程项目概况介绍 |
5.2 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 |
5.3 试点工程现状的解决方案 |
5.4 试点工程预期成果及节能计算 |
5.4.1 试点工程预期成果 |
5.4.2 建筑节能软件 |
5.4.3 节能软件在试点工程中的应用 |
5.4.4 试点工程保温材料经济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7)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
1.3.2 创新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背景分析及创作意识 |
2.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社会背景 |
2.1.1 时代机遇 |
2.1.2 现实挑战 |
2.2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
2.2.1 一脉相承的本土教育 |
2.2.2 中西融贯的海归教育 |
2.2.3 两大阵营的交汇融合 |
2.3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特征 |
2.3.1 跨界整合的创作特质 |
2.3.2 个性纷呈的建筑表达 |
2.3.3 “实验性”的营造特征 |
2.3.4 回归本原的内在追求 |
2.4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意识 |
2.4.1 和谐共生的环境意识 |
2.4.2 对话融合的文化意识 |
2.4.3 多维共进的技术意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和谐共生 |
3.1 环境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
3.1.1 缺乏与环境协调融合 |
3.1.2 忽视建筑的节能生态 |
3.1.3 绿色技术的生硬添加 |
3.2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场地环境的回应 |
3.2.1 统筹建成环境 |
3.2.2 尊重自然环境 |
3.3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
3.3.1 传统生态智慧的挖掘 |
3.3.2 当代绿色理念的探索 |
3.3.3 旧建筑的生态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对话融合 |
4.1 文化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
4.1.1 缺少文化品位的视觉表演 |
4.1.2 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表达 |
4.1.3 追求符号拼贴的形式表现 |
4.2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当代文化的真实呈现 |
4.2.1 当代生活的关怀 |
4.2.2 顺应时代的更新 |
4.3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在彰显 |
4.3.1 借鉴传统艺术 |
4.3.2 融合“新”“旧”元素 |
4.3.3 延续历史文脉 |
4.4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地域文化的多维表达 |
4.4.1 创新建筑形式 |
4.4.2 继承空间结构 |
4.4.3 革新材料语言 |
4.4.4 关注乡土建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多维共进 |
5.1 技术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
5.1.1 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
5.1.2 节能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
5.1.3 不同层次技术缺乏系统整合 |
5.2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高技策略的得体应用 |
5.2.1 先进技术的未来表达 |
5.2.2 数字技术的深层思考 |
5.2.3 节能技术的生态目标 |
5.3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低技策略的艺术表达 |
5.4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中间技术的权宜整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前瞻性思考的新生代建筑师实践总结及未来展望 |
6.1 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总结 |
6.1.1 取得的成就 |
6.1.2 存在的不足 |
6.2 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形式追随生态 |
6.2.1 第三次工业革命 |
6.2.2 绿色建筑战略 |
6.2.3 形式追随生态 |
6.3 新生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
6.3.1 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 |
6.3.2 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 |
6.3.3 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 |
6.4 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
6.4.1 完善政策法规 |
6.4.2 改革建筑教育 |
6.4.3 建构理论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1 |
致谢 |
(8)基于生态足迹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大连市体育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新城区与城乡统筹理论 |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3 对体育场馆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主要创新 |
1.4.1 视角创新 |
1.4.2 内容创新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大连市体育新城的区域概况 |
2.1.1 大连市体育新城及其所在的甘井子区的区域概况 |
2.1.2 大连市体育新城的构成及各功能区概况 |
2.2 大连市体育新城核心区——大连市体育中心的区域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与建设项目概况 |
2.2.2 大连市体育中心工程设计与设计方案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处理说明 |
3 基于十年基础数据的体育新城可持续发展建模分析 |
3.1 指标体系研究 |
3.1.1 指标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框架 |
3.1.3 权重的确定 |
3.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 数据来源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 基于生态足迹的大连市体育新城核心区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 |
4.1 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应用和改进 |
4.1.1 生态足迹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及其优缺点 |
4.2 大连市体育中心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性评价 |
4.2.1 体育场馆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理论 |
4.2.2 大连市体育中心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 |
4.3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游客生态足迹分析 |
4.3.1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生态足迹计算基础 |
4.3.2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生态足迹计算 |
4.3.3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生态足迹汇总 |
5 基于 SWOT 分析的体育新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5.1 大连市体育新城发展的 SWOT 分析 |
5.1.1 优势——Strength |
5.1.2 劣势——Weakness |
5.1.3 机会——Opportunity |
5.1.4 威胁——Threat |
5.2 大连市体育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5.2.1 新城建设要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理念,降低本地生态压力 |
5.2.2 体育新城运营规划合理,节能减排 |
5.2.3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体育新城名片 |
5.2.4 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5.2.5 构建成长型人地系统 |
6 结论与讨论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体育新城的开发建设对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6.1.2 配套开发土地与自身运营收益模式是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 |
6.1.3 体育中心的现实运营趋于可持续发展 |
6.1.4 体育新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2.1 以新城区建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
6.2.2 对体育新城这一新城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区域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1 部分数据在时效性方面仍需完善 |
6.3.2 对文中涉及到的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应做更深层次的梳理 |
6.3.3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仍不完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房车行业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房车发展历史及分类 |
1.2.1 房车发展史 |
1.2.2 房车的分类 |
1.2.3 房车辅助技术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6 小结 |
第2章 中国房车市场环境解析 |
2.1 中国房车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
2.1.1 房车标准、政策、法规 |
2.1.2 相关产业政策、法规及影响分析 |
2.1.3 中国房车市场技术环境分析 |
2.1.4 中国已成国际最大的汽车市场 |
2.2 中国旅游业发展总况 |
2.2.1 国内旅游资源 |
2.2.2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
2.2.3 中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2.3 自驾车旅游 |
2.3.1 自驾车旅游概述 |
2.3.2 自驾车旅游特点 |
2.3.3 国内自驾车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4 房车工业发展特点 |
2.4.1 市场份额特点 |
2.4.2 市场走势特点 |
2.4.3 房车分类销售特点 |
2.4.4 房车及营地等保有量 |
2.5 我国房车工业发展状况 |
2.6 政策支持及全国氛围的转变 |
2.7 小结 |
第3章 房车技术分析 |
3.1 房车的配置分析 |
3.1.1 房车的基本设备 |
3.1.2 房车的附加配件 |
3.2 房车空间尺寸研究分析 |
3.2.1 人体尺寸 |
3.2.2 心理尺度 |
3.2.3 家具尺寸 |
3.2.4 房车的尺寸 |
3.3 房车空间功能设计分析 |
3.3.1 卧室 |
3.3.2 起居室 |
3.3.3 餐厅 |
3.3.4 厨房 |
3.3.5 卫生间 |
3.3.6 储物空间 |
3.4 房车设计材料分析 |
3.4.1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 |
3.4.2 聚氨酯(PUR)发泡材料 |
3.4.3 聚苯乙烯泡沫板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房车工业技术发展及对策 |
4.1 国内房车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
4.2 促进国内房车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3 房车空间功能设计建议 |
4.4 新材料的应用 |
4.5 新技术的应用 |
4.6 我国房车工业未来发展展望及预测 |
4.7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运城地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冬季采暖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城地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冬季采暖环境问题调查与分析 |
2 冬季采暖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
3 地源热泵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1 技术可行性 |
3.2 经济合理性 |
3.3 环境效益分析 |
4 结语 |
四、大运高速公路服务区辐射采暖新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2]银川地区某商业综合体冷热源方案选型评价研究[D]. 陈勇. 西华大学, 2019(02)
- [3]城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研究[D]. 吕雪松. 长春工程学院, 2019(04)
- [4]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发展战略研究[D]. 杨宁.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5]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D]. 桂汪洋. 东南大学, 2018(05)
- [6]建筑节能技术在季冻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D]. 丘雨佳. 长春工程学院, 2015(06)
- [7]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D]. 康珍珍. 天津大学, 2014(11)
- [8]基于生态足迹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大连市体育新城为例[D]. 于萌. 辽宁师范大学, 2014(12)
- [9]中国房车行业分析及对策研究[D]. 鲁岩平. 湖南大学, 2014(04)
- [10]运城地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冬季采暖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J]. 曾厚波. 山西交通科技,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