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道德。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可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刻不容缓,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巧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求知和探索知识,并在求知、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美好的体验。可见,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兴趣在教学中作用的根本原因。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熟练的记忆某些理论知识及其相关内容。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按以前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就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甚至于对学科内容产生厌倦情绪。为更好地教导学生学习,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理念,借助现代化的教学道具,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加准确把握知识。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建设法治中国》时,由于法治建设历史悠久、法治知识内容全面,学生不容易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点。因此,教师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画优势,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中国悠久的法治建设过程,也可以讲述名人为建设中国法治社会做出的斗争与牺牲,然后逐步引申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法治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法治建设知识点,还能使之与先进人物精神产生思想共鸣,最终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想认识的综合性提升。
二、使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样要求讲究方法和效率。在此,我们应谨记,效率的提高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教师劳动强度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唯有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方能在教学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奋战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在认真反思自身教学经历的过程中寻找更加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时,教师可以选择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红色电影《长征》带领学生回到那艰苦的岁月,使之感受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信念。这便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之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三、列举生活实例,加强学生德育意识
塞内加曾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榜样的作用。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的意味》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深刻理解爱的平凡与伟大。如朱晓辉为照顾患病瘫痪的父亲,毅然辞掉高薪工作,回家亲自照顾父亲,十三年来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他以平凡的举动为我们阐述孝道。年轻民兵王继才接受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小岛、大陆虽盈盈一水之间,但生活上许多艰辛却难以想象。他们就这样坚守32年并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守护天下更多的“父母”。这不是绝情,而是极致的深情,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讲述了“无国何以立家”的家国情怀。通过为学生播放先进人物事迹,教师不仅能使学生灵活地解析知识,还能加深学生的感情认识,对其后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有益。
生活之中处处皆学问,课本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中深化德育教育,就必须要充分认识生活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列举生活实例,教师不仅能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还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和觉悟,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从古到今,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不变的主题。康有为曾经说过:“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当今教育背景下,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发展不仅关乎家庭和学校,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作为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初中教师,我们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加强对中学生的关怀力度和重视程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感受德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
[2]柯丹.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主题式教学方法调查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
[3]姚鸿燕.发掘美学因素实施美育渗透——中学思想品德课寓教于美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7)
论文作者:曹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法治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德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