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体育文化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_体育文化论文

用中国体育文化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_体育文化论文

以中国体育文化促进奥运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中国体育论文,奥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2003)01-0006-04

1 构筑体育文化的实践模式

体育文化重在实践、重在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育文化建设的新路子。营造了中国特色体育文化,集中体现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

1.1 体育双文明建设工程

双文明建设工程作为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石,实现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的结合。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把双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着眼点。以运动员文明创建作导向、制度为规范、全体齐参与、上下相结合、整体推进的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文明水平。如今,体育文化遍布大江南北,运动员纪律严明,比赛井然有序。创造了“文明监督”、“文明竞赛”、“文明运动员”、“文明裁判员”、“文明赛场”以及“一把手两手抓”的文明责任制等,不断推动体育文化成长进步。

中国体育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形成的体育浪潮持续不断,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进取的革命精神和为国争光的英雄气概,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信心,赢得了外国朋友的普遍称赞。中国体育文化在为实现祖国统一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在体育文化中一贯加强对运动员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开发智力,促进科技昌盛和社会文明;增进民族和睦、国际团结,开展体育文化外交,促进世界和平友谊;养成人民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1.2 中国特色的体育领导文化

以党建工程为主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强了对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领导。体育总局把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任务,把塑造先进体育文化,推动体育文化健康发展视为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崇高使命之一,以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围绕体育文化建设开展卓有成效的党的体育工作,党委协调、调动行政、工会、团委的力量,坚持抓好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教育和“五爱”教育,引导运动员、教练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体育美德,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落实全心全意依靠体育工作者办体育文化的精神,为中国体育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并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体育文化党的领导和科学管理是中国体育文化的一大特色。

1.3 中国体育团队精神文化

以团队精神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以此整合驱动体育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和体育队伍的优化。中国体育从创业之初就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开展团队建设。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是团队整合、团队成长中最持久而深刻的作用力。50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特别有战斗力的团队。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女排。体育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感召作用,通过团队建设的实践得以彰显。

1.4 体育精神教育文化

把体育精神导入中国体育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竞赛作为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贯通渠道和运行载体,可以实现体育文化建设与精神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导入体育精神教育,塑造富有个性的中国体育文化形象和运动员形象是中国体育文化特色建设的又一重要抉择。21世纪初,中国的各个部门都要用体育精神,醒目、个性、涵义深邃的中国式宣传,让中国体育精神飞跃千山万水,深入千家万户,渗透到千千万万公众的心目中。如运动员在竞赛中总结出来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壮丽青春为祖国”等这些闪耀着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豪言壮语,正作为一种精神财富,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利用。女排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中国奥运的核心理念“办奥运、兴中国”,发展理念“变体育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奥运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将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国应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系统工程创建,增强中国人的品牌意识,树立良好的“北京形象”,“中国体育形象”。为中国体育文化创造巨大的无形资产,增强中国体育文化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足球如果能像韩国足球在世界杯上表现出自己的形象,其足球精神定会在瞬间传遍中国,轰动中国。

1.5 中国奥运社会文化

延伸体育文化建设的触角和社会辐射功能,构筑广泛而稳固的奥运文化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运动者生存之所在和文化养成的根系。脱离中国家庭背景的奥运文化建设,是难以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的,所以奥运文化建设也要以家庭文化建设为背景和依托。中国开展的“奥运社会支持工程”,就是开展以创建文明家庭、体育家庭、全民健身家庭、奥运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家庭体育道德修养,建立高质量体育支持体系,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是中国人建设文明家庭的目标之一。多年来,中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十佳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文明的好妻子、好丈夫、好子女,从而为21世纪初造就优秀的“奥运社会支持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中国体育文化建设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响应,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壮大。

2 塑造中国奥运体育文化的特色风格

21世纪初,中国奥运文化建设的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目标下,细密追踪、捕捉体育文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有益的思想文化要素,总结、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上加以系统概括和阐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回答体育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21世纪初我国开展以奥运为中心的体育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不仅在于实践中的摸索、创新,也在于重视理论思维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的探索和创新。21世纪初,中国应围绕如何塑造奥运体育文化、中国体育精神等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围绕建立奥运体育文化,丰富中国“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内容。

中国奥运文化应立足于本土化。独具特色的中国奥运文化是集主流文化、民族区域文化等方面的再生和创造,应成为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体育文化是涵盖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体育文化和社会主义体育现代文化于一体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要素体系。中国奥运文化根植于辽阔而广袤无垠的中国土壤之上,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凌霜傲雪、坚韧不拔、视野开阔、胸怀博大。中国奥运文化蕴含的深邃品格,是一种扎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顺应时代体育发展潮流、催人奋发向上的先进文化。

中国奥运文化的本质是人本文化。体育文化即人的文化,无人则止。运动员是体育文化中最活跃的第一要素。体育文化是把文化融入活动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管理,达到人与体育文化合一,使体育文化人格化,实现体育文化与运动员同生共长,共同发展。中国奥运会“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人本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体育文化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时,中国奥运文化也是体育道德文化。人无信则不立,体育文化无信则不长。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体育行为必须是公平、公正,遵纪守法、遵循体育发展规律的道德行为。中国奥运文化的发展要以德自律,以德取胜。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不可抛弃,中国信奉和推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和道德观,到2008年并不过时;“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竞争理念,在中国奥运中应大力提倡;实现以德治体,以德兴体,在中国奥运会上达到中国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教育共建的更高结晶。

奥运文化当然也是一种体育产业文化。奥运文化越来越与经济紧密相连,常常是体育参加者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精神面貌、待人处事方式的总和,是体育活动者、经营者、参与者个性的体现和浓缩。是国际奥委会集体智慧的结晶,奥运文化是现代体育产业的灵魂。中国体育经营者应以中国奥运为契机,以奥运会的成长发展为蓝本,以中国奥运会乃至全世界体育盛会为舞台,施展其体育才华,展示中国人高超的体育经营和管理水平以及迷人的人格魅力,直接催生、缔造中国体育产业文化,并决定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品质。

中国奥运精神文化动力是巨大的:申办奥运,世界已看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动力。中国应及早树立奥运精神的动力观,形成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通过奥运活动培育中国运动员奥运奉献精神并与中国体育精神的有机结合,构建奥运精神动力观,发挥着凝聚人心,激励运动员,调动体育工作者积极性,挖掘人的精神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文化力、知识力、精神力,成为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源之一。

江泽民同志说过,我国运动健儿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所表现的争创一流、顽强拼搏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和青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概括和总结中国50年发展、奋斗的体育历程,提炼出“不怕困难、勇于开拓、永不服输、追求每战必胜”的中国体育精神。中国体育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开创体育事业、征服未来的精神动力。如今中国人骄傲地认为,中国体育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体育精神的成功,就在于用中国体育精神(先进文化)的力量去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使运动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奥运文化形象是一个商标,一个品牌。奥运文化的显性要素是体育文化形象的表征,奥运文化的隐性要素则决定着体育文化的发展潜质和品味风格。良好的奥运文化形象,对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对外能获得良好的体育文化信誉,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有助于赢得世界的信任,有助于中国体育文化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从而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竞争力。

中国体育文化的财力、物力能够反映奥运文化的形象,而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则更能够反映奥运文化的形象。我们可以将奥运文化归纳为两个品牌,一个是奥运产品品牌,一个是中国人的品牌。凡是中国运动员,应有人品又有水平,让“中国人”这三个字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奥运品牌、体育品牌。中国通过奥运文化理念的培育、提炼和传播,通过育人工程、双文明创建工程等,激活奥运文化的隐性要素,发挥奥运文化育人精神、统摄灵魂的功能,使中国不断涌现出像邓亚萍那样的优秀运动员,成功塑造和展现良好中国人和中国体育先进文化形象。

奥运精神价值要素是体育文化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经营和创造无形资产。实践证明,无形资产虽然不具备物的形态和资金的形态,但能给体育文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有形资产不断增值。在奥运文化的无形资产中,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精神、信仰、理念等精神价值要素不仅直接创造财富,还经营着体育文化其他有形、无形资产,是奥运文化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中国应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和无形资产的激励作用。首先,从提高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入手,不断提高、提升体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盘活以人为载体的奥运会无形资产。其次,通过奥运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睦、富有人情味的奥运氛围,通过科学有效的奥运建设,营造中国奥运发展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体育工作者的创造能力和潜力。

3 奥运文化管理拓展体育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21世纪初,中国应积极探索奥运体育文化的管理模式。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力是体育文化的根本生存力和核心竞争力。文化管理是体育管理的最高形态,中国奥运会的根本要求是用体育文化去管理,这一话题应引起体育界、文化界和管理界的重视,并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热点话题。随后,体育文化管理要突破传统的管理局限,不能单纯地依靠制度来管理奥运会,要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把管理升华成一种文化——“奥运管理文化”,拔高到一门艺术的层面上去研究、去运用,强调用知识、用文化来管理奥运会,学会把奥运知识融化成智慧,把智慧修炼成奥运文化。

文化管理是一个新概念,目前有着种种不同的诠释。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形态。20世纪管理形态的变革,历尽了“物本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变迁。与传统管理有所不同,文化管理的最为显要特征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得以确立,即管理要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管理必须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管理必须致力于提高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管理必须有助于体育文化成为运动员生命和生活的载体。其核心是以文化统摄体育活动,以统一的体育文化精神和理念统一体育的全部事物管理、精神管理,使体育文化管理变成以文化为底蕴的有机管理。即用体育的核心文化来管理体育。

体育文化管理的基础条件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体育文化综合实力的提高和新经济要素的迅速增长;其二是长期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具备强势体育文化条件,导入文化管理是寻求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国优势在于:①中国体育从创业之初到发展,始终把体育文化融入体育成长历程之中。②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风格的中国体育文化模式,构筑了实施文化管理的基础。③中国人民是文明而自觉的文化塑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执导中国体育文化走在世界体育文化建设的前列。④体育文化以强劲的凝聚力、辐射力、创造力在中国跨越式体育腾飞中发挥了显著绩效,得到了全国上下普遍的认同和响应,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赞誉和褒扬。所以,以中国体育文化管理拓展奥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奥运的一种必然抉择,它必将推动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跃上新台阶,也使体育文化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实力。

目前,中国应着手构筑奥运体育文化管理的主体框架:即在中国体育产业和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在高度凝聚、充满活力的中国体育文化共同体上,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战略管理为前导,创新管理为灵魂,制度管理为保障,相互契合,形成中国奥运体育文化的管理新形态。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3点:其一,在实践层面上,中国50余年如一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体育文化创建活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厚的第一手资料;其二,在理论层面上,从多个视角对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进行过理性阐释和概括,给中国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以重要的启示。其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中国应拓展性地探讨体育文化管理模式,开拓体育文化建设的新境界,标志着我国体育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认真总结、提炼、整合、升华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成果,对探寻中国体育腾飞的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更好地保持旺盛上的发展势头有重要意义。扩而广之,如果将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置于创建奥运体育文化中心环节的宏观背景下做一次实践性范式的选择,将其置于创建新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科学探索中做一个理论上的审视和探索,中国体育文化——这个浓缩和再现中国文化建设特质的论题,无疑具备了有关中国文化的特定话语和典型案例的意义。让我们关注中国奥运文化,关注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成长与发展。

标签:;  ;  ;  ;  ;  

用中国体育文化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_体育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