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当今城市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城市交通服务能力的提升,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工作则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运营管理工作规范,才能保证城市轨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营,因此,本文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化管理对策,希望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问题;对策
0 引言
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建设了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是地铁、轻轨、磁悬浮等一系列轨道交通设备的统称[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陆续建设和投入运营有效减轻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后,其运营管理工作也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运营管理工作规范,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才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如何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应当关注的热点。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
1.1 管理模式不够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于政府规划性建设项目,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中,无论是在项目建设阶段的项目融资和建设规划,还是在项目投入运营后的运营管理,均呈现出强烈的地方差异性,有些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各个环节实行分散管理,而有的城市则将其进行统一管理,在项目的运营管理中,有的城市采用比较成熟化的企业运营管理方式,有的城市则采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方式。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普遍存在规范化意识薄弱的问题,对规范化运营管理体系建设重视不足,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将地方标准拿来使用,导致了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模式差异很大,运营管理的质量也良莠不齐。
1.2 管理标准不够规范
我国不同城市的经济状况不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设时,融资渠道和规划方案等都不同,不同城市在轨道线路设计、网络化建设、设备选择等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导致了不同城市的管理标准存在明显差异[2]。虽然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时参考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但是受到城市自身经济水平、城市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体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当前不同城市各成一派的局面,加之,有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在工作中经常对管理标准进行随意修改,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法形成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体系。
1.3 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制度基本属于宏观性和框架性的,这些管理制度在使用过程中隐藏着各种问题,当问题和矛盾发生后,都会临时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这种临时性和应急性的管理制度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补救效果,但是其主要是针对特定问题和矛盾而建立起的应急措施,往往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适用于运营管理工作的整体要求,也无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中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这种应急性、临时性、非标准、零散性的管理制度普遍存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也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运营管理资源不足
运营管理资源不足主要指人才和投入,其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涉及到众多技术领域,存在多种技术学科相互交叉的现象,因此,对复合型技术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对规范化和标准化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较高。其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化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健全需要经历一个相对复杂和较长的过程,必须有充足的经费和人力保障,若是企业对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足,只是依靠照搬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就会出现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实际要求的问题。此外,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管理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才能实现不断完善。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2.1 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
城市在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时,应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和需求,积极探索适用于城市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3]:一方面,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中融入创新型管理理念和理论知识,为运营管理工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可以提高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从而有效克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建设规范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可以让运营管理工作更加趋于合理化,可以有效降低对管理效果的影响,利于运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2 制定和实施管理标准
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制定和实施好管理标准,以提升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应用价值。一方面,各个城市应从自身具体情况和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进行考虑,最终制定出适合地方实际发展需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并将其有效落实于实践中,为轨道交通的规范化运营管理奠定理论基础,使得运营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4]。其次,为了提高运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应对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予以充分考虑,适时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优化,不断提高运营管理规范化。
2.3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资源整合
健全运营管理法律法规应从整体原则出发,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进行细化和完善,将定性化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定量化管理方式,使得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逐渐步入法律轨道,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得以实现。其次,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日益复杂的发展要求进行考量,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信息化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对信息管理平台的利用,实现资源的相互整合,从而使得资源可以被更加有效利用,可以解决运营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
3 结语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运营管理也正在向着规范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未来,我国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相关单位必须对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充分重视,重视规范化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保证运营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发展,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金东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探究[J].智能城市,2019(4):66- 67.
[2] 王智超.探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对策[J].企业管理与发展,2019(6):215-216.
[3] 王晓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企业管理,2019(2):102+107.
[4] 陈乔松.探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J].管理纵横,2018(23):8+18.
论文作者:王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城市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运营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项目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标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