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工具论文_汪宏春,张永青,刘秀敏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客户服务模式。国网公司总部、各网省相关单位在生产、营销、物资、财务、人资等业务领域开展了移动应用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公司移动互联总体建设,通过信息系统移动化来提高电网工程实施的安全管控力度以及完善现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为了提升安徽省电力公司电网施工安全管控水平和运行稳定性,满足不同单位层级岗位角色业务需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建设相关规范和要求,开展基于国网移动互联支撑平台的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工作。

关键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检查

1 引言

为解决掌控现场安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施工安全管理减负增效和提高现场安全管控力度,公司提出研发电网工程现场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工具研发基于第三代移动信息化系统,融合了4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 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地理信息系统、Webservice以及商业智能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移动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的现代化移动业务处理机制。

2 工具架构及功能

2.1 工具架构

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运行于互联网环境中,通过外网安全交互平台接入到国网公司的信息外网,穿过平台移动接入网关的审核后,与部署于信息外网的APP后台服务进行交互,后台服务通过安全隔离装置与部署于国网公司内网的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交互,主要进行数据访问过程。

图2系统架构

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工具逻辑上可以分成终端/展现层、后台应用服务层、后台基础服务层、数据存储层。

1)终端层/展现层视图层主要完成用户交互功能。功能菜单通过HTML页面进入,用CSS来规范页面样式。

2)后台应用服务层提供身份认证、消息推送、日志服务、业务服务接口、任务调度等服务,平台内部服务调用支持Webservice技术规格,平台为系统间集成提供Web Service支持。

3)后台基础服务层为业务服务后端逻辑处理提供了各种服务化组件,主要为后台基础框架,依赖注入容器组件,持久化组件,异常处理组件,安全控制组件以及集成包等组件,能够满足上层移动业务开发所需的各项功能,提高开发效率。

4)数据层提供数据持久化、数据访问能力。

2.2工具技术路线如下:

1)系统布局及基础设施设计

系统布局及基础设施专题设计涵盖系统平台架构设计、运营管理平台高可用及负载均衡方案设计及验证、存储及网络规划、备份管理、系统版本及补丁管理、扩容迁移方案,设计成果将为信息系统移动化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依据和指导。

2)系统集成

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集成设计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架构设计方法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给出业务与系统集成的架构蓝图,并在国网公司总体信息架构及技术路线的框架下,对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集成相关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定义,明确工作组织架构及开展方式,为后续系统集成实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依据。

3)权限与安全

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权限与安全专题设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要求,在结合公司项目管理移动业务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权限框架、体系及方案,并制定权限相关规范、编码及流程,为后续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部署权限及安全的集成、实施、运维及管控提供充分的依据,并指导整体工作的开展。

4)数据迁移

数据作为系统业务流转、查询分析的基础,需制定切实可行的数据处理策略与方案。数据专项负责的数据包括主数据即静态数据和业务数据即动态数据。数据专项的建设目标就是就不同类型的数据,给出具体的迁移策略、迁移工具、迁移技术路线。

5)系统开发

以保障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稳定运行及开发质量为目标,建立贯穿公司组织级项目管理平台建设全周期、支撑公司组织级项目管理平台实施的系统开发管理体系。

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应用开发工作采用系统开发的管理模式。系统开发管控模式既有利于保障需求的快速响应及需求满足能力,也能通过公司公司系统管控方式,降低风险及问题发生几率。公司质量管控组统一制定系统开发体系框架设计、开发管理制度、开发规范,各开发小组遵循以上原则进行统一开发。

具体开发技术路线采用成熟可靠、经过实践验证的相关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开发,降低系统建设风险,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具体如下:

2.3工具实现

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内容分为两部分,主要是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移动端、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Web管理端两部分。移动端提供用户登录、通知待办查看、任务分派、安全风险预警、安全检查反馈、制度规章查看等功能。用户通过授权账号登录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用户验证。登录后,根据用户身份展示个人待办通知信息。Web管理端提供风险库管理、工程信息管理、综合信息管理。

项目具体功能如下:

3 结语

通过该工具运用,进一步提升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的响应速度、实时推送通知消息,使得电网安全管理更趋标准化、精细化、流程化、数字化,保证公司资源和经营行为的可控性和能控性,极大地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效益。积累移动互联项目建设经验,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公司运营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敬彬,面向智能电网强化信息安全防护有效措施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2]高志远,曹阳,严春华,姚建国,杨胜春,智能电网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探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

[3] 余勇,林为民.移动互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及基于等级保护的安全防护研究[D].信息网络安全,2012

作者简介:

汪宏春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1977年3月。

张永青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主任 工程师,1976年12月

刘秀敏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专责,工程师,1978年11月。

论文作者:汪宏春,张永青,刘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工具论文_汪宏春,张永青,刘秀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