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成本的确定与计量_成本计算论文

高等教育成本的确定与计量_成本计算论文

论高等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等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概述

(一)高等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的意义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工作在各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竞争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将不断地通过教育市场与社会、家庭的交换来获取价值补偿,因此,高等学校在主观上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形成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高等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顺应时代需要发展起来,逐步成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各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为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高等教育成本的概念

高等教育过程不同于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过程。高等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不同于流通领域中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而是学生个人或家庭所分担的一定比例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是学生个人或家庭对高等学校提供的成本补偿。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总成本由学生成本、学校成本两部分组成。学生成本包括学生吃、住、行等生活方面的支出以及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支出。学校成本包括由学生交纳学费、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其他收入补偿的各项支出。

本文所讲高等教育成本,是指学校成本。因此,本文将高等教育成本定义为:高等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一定层次、一定数量学生而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

(三)进行高等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可行性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体系,为进行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政策依据。

2.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教育收费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为进行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现实基础。

3.高等学校多年积累的数据、文献资料等工作成果,为进行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历史依据。

4.国内外相关专题的研究和总结,为进行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提供理论依据。

5.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进行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二、高等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对象

(一)高等教育的对象

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其对象是指高等学校开展业务过程中各类教育资源耗费的载体。明确高等教育成本的对象是正确界定教育成本范围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确确认各对象成本的前提。只有对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进行辨别,分析各个对象的性质、特点,才能最终确定教育成本的对象。

(二)高等教育对象的分类

一般说来,高等学校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培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但学校还有其他类别的学生。高校的学生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是否有学历分类。按是否有学历分类,可分为学历教育生和非学历教育生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成人高等教育生、网络教育生和其他学生等。非学历教育生主要包括研究生进修班学生、访问学者、各类辅导班学生等。

2.按学历层次分类。按学历层次分类,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大类。

3.按学习方法分类。按学习方法分类,可分为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两大类。

4.按学习手段分类。按学习手段分类,可分为面授生、函授生、网络生三大类。

5.按学科分类。按学科分类,可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大类学科和更多的明细学科。

(三)高等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对象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尽管多数学校都存在非学历教育,但是,非学历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业务活动,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实行单独收费、单独管理的政策,因此,下文所讨论的高等教育对象中将不包括非学历教育生。

高等教育确认与计量的对象在本文中是指高等学校开展业务活动所培养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为了正确进行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必须分层次、分专业进行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因此高等学校不仅需要按学生的学历层次分别确认教育成本,还要按照不同分类方式进一步细化教育成本。高等学校培养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多元化。

三、高等教育成本的分类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多种多样,为了科学地进行高等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需要对种类繁多的成本进行合理分类。下面将按照成本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高等教育成本进行分类。

(—)按成本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成本的经济内容分类,一般分为四个支出要素。

1.人员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主要是工资性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其他等。

2.公用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指为培养高等教育对象,所发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方面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和其他公用经费。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是指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性支出以及向个人发放的各项补贴,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等。

4.收入再分配支出。收入再分配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发生的属于收入分成性质的支出,如拨出经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结转自筹基建等。这部分支出与高等学校的日常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收入转移支付的性质。

高等教育成本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反映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方面的支出,数额各是多少,用以分析高等学校各个时期各种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以及教育投资的方向,为编制成本支出预算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二)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分类

按教育成本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首先要把高等学校发生的支出划分为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两大类。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包括收入再分配支出以及其他与成本对象无关的支出。

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再按照用途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支出、后勤支出、学生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支出六个成本项目。

1.教学支出。教学支出是指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教师工资、教学业务费等。

2.科研支出。科研支出是指与科研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

3.行政支出。行政支出是指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

4.后勤支出。后勤支出是指学校用来改善教学条件、基础设施改造、房屋设备维修、水电暖费用等支出。

5.学生支出。学生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发放给学生的助学金,支付的医疗费(公费医疗)等。

6.固定资产折旧支出。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或建造时一次性计入有关支出,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其价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不计提折旧,待固定资产报废时同时减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但是,从教育成本的角度看,涉及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资本性支出应反映在相应的受益期间,因此固定资产应以折旧的形式在使用年限内摊销,按一定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现有的会计账簿和固定资产卡片不能完全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已耗损价值,无法提供有用信息,因而有必要将按收付实现制基础计算的固定资产购置费通过一定步骤,转换成按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教育成本(主要的转换过程将在后面详细论述)。

以上按成本项目反映的支出构成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为了使高等教育成本能够反映不同学校投入的经济效益,满足不同学校的成本核算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对以上的成本项目作适当的增减调整。

四、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的期间、记账基础和一般程序

(一)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的期间

教育周期是按照学年(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划分的,其特殊性,决定了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计量可以将学年度作为会计期间。但由于每年毕业生通常都是每年7月初离校,学校的招生工作一般从每年7月底至8月初正式运作,考虑新学年的准备工作从8月份开始,可将成本计量周期确定为当年8月1日至次年7月31日,使周期从招生始至毕业止,更加符合学校特定的运行规律。

(二)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的记账基础

为了科学、合理地反映教育对象的成本耗费,教育成本计量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为此,在教育成本确认与计量过程中,应将高等学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提供的信息转换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以便取得合理、有用的成本数据。

(三)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的一般程序

高等教育成本计量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划分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

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编制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满足教育部、财政部对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要求;同时将全部支出划分为计入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计入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按后列程序转入单独设立的成本计算系统;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单独进行归集,在计算教育成本时不予考虑。

2.划分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和不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支出。

“本期”是指本次成本计算期间,而不是本月。这是因为,在成本计算期结束之前,发生的所有成本均为未完成成本,不需要按月进行划分,所以属于本次期间应负担但不属于本月应负担的支出,不必再进行调整。不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费和其他需要作为待摊或预提处理的支出,这类支出应按一定程序转换为由本期负担的成本。

高等学校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时,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确认支出,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购置费全部作为当期支出反映:但在计算教育成本时,应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这部分支出应按受益期限以折旧费方式分期计入教育成本。为此,固定资产购置费用单独设置会计科目予以反映,以便在计算教育成本时进行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转换,在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类进行核算的基础上也可以再按折旧年限明划分。由于固定资产购置费一般属于间接成本,为了简化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将其并入间接成本进行核算,在间接成本中单独设项予以反映。

其他需要作为待摊处理的支出是指本期发生的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支出,如支付的较长时期的租赁费等。其中,应由本期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计入本期成本的支出处理;应由以后期间负担的支出,需要单独设置会计科目予以反映。

其他需要作为预提处理的支出是指以前期间已经预先计入教育成本但在本期实际发生的支出,如本期支付的应计入以前期间教育成本的利息费用等。在学年结束时,如有应付未付的利息费用等,应在计算教育成本时,采用预提的办法,计入上一成本计算期的成本;在本期支付这些费用时,不应再计入本期教育成本。

3.划分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支出。

将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支出按与对象的关系,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明细账内按照支出的经济内容设置专栏(或三级明细账)。如果高等学校在管理上需要提供各个成本对象的具体支出,则应在成本计算对象下先按类别设置三级明细账,再按照支出的经济内容设置专栏(或四级明细账)。高等学校发生的直接成本,应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各支出项目。间接成本应按照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归集高等学校发生的各项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支出,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4.成本计算期末计算高等教育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过以上步骤的教育成本分配和归集后,各项相关支出均已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相关成本项目,从而得出成本计算期内高等教育的总成本。一般来说,在教育成本对象毕业之前,所有成本均为未完成成本;在教育成本对象毕业时,所有成本均为完成成本。各教育成本对象完成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对象的总人数,即为单位成本。

五、高等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

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成本的计算,既要满足高等学校成本补偿的要求,又要满足高等学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为此,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应在高等学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在账簿、财务报表外设置单独的报表,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连续、系统、完整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计算一般可以采用类别法、专业法和年级法。

(一)类别法

教育成本计算的类别法,是指以学生类别为成本核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不同种类学生从入校开始到毕业离校为止整个过程中的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类别一般指学生的学历层次,因此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大类。

类别法的特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类学生。如果学校只存在一类学生,则全部可计入成本都是直接成本,可直接记入该对象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成本在各成本对象之间分配的问题。但由于高等学校基本上都有一种以上类别的学生,因此间接成本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按照学生的类别计算教育成本,是成本计算的最一般的要求,通过这种方法,经过纵向、横向成本比较,能够分析出高等学校的哪些方面的教育活动消耗不合理,或哪些方面还有成本降低的空间;通过分析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单位成本,得到高等学校收费标准的可靠依据。

(二)专业法

教育成本计算的专业法,是指在学生按类别分类的基础上,以学生专业为成本对象计算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不同专业学生从入校开始到毕业离校为止整个过程中的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专业法的特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类、各专业的学生。如果学校只存在一种类别、一种专业的学生,则全部可计入成本都是直接成本,可直接记入该对象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成本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分配的问题。但由于高等学校均有不同类别及数十种专业,因此间接成本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按照学生的专业计算教育成本,经过纵向、横向成本比较,能够分析出高等学校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资源消耗情况;通过分析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位成本,得到高等学校分专业收费标准的可靠依据。与类别法相比,专业法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成本资料。

(三)年级法

教育成本计算的年级法,是指以学生入学时间,结合学生的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作为成本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不同时间入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入校开始到毕业离校为止整个过程中的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年级法的特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按学生的入学时间划分。每一年度入学的各类、各专业学生作为一个批次,在划分类别和专业的基础上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按照学生的不学年度计算教育成本,是成本计算的目标要求,通过这种方法,经过纵向、横向成本比较,能够分析出高等学校教育活动在各年度消耗情况,剔除特殊项目支出因素,比较正常成本支出的增减,找出成本的变动趋势和成本降低的空间。与类别法、专业法相比,年级法可以提供最为详细的成本资料。

通过高等教育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可以为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和高等学校进行微观管理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需求。

标签:;  ;  ;  ;  ;  ;  ;  

高等教育成本的确定与计量_成本计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