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在尿检中的应用对比论文_刘宏豹

(永嘉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永嘉325113)

【摘要】目的:分析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的应用,并就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5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尿液样本进行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检验,就两种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检测的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临床诊断中都有一定价值,但尿干化学法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误差,所以在实验室检查中要适时的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从而提高尿液检测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结果的敏感度及准确性。

【关键词】尿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尿白细胞;尿红细胞

尿液检查在临床诊断中极为常见,能够有效的为多种疾病的诊断起到导向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切实的依据[1],而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是目前尿常规较为常用的方式,尿干化学法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一定程度减轻实验室医师的工作量,但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误诊和漏诊,尿沉渣镜检的操作较为繁琐但其准确率较高。现选取我院患者的尿液样本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尿白细胞及尿红细胞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522例患者的新鲜尿液为样本进行实验的结果数据,其中有男性样本2877例及女性样本4284例,患者年龄在15-79岁之间,进行回顾性研究。

1.2、方法:选用一次性接尿杯收集患者新鲜尿为研究样本,由检验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检验,对所有样本进行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检测,具体方法如下述。

1.2.1、尿干化学法:在检测前对实验仪器进行空白矫正。吸取10ml尿液样本置入刻度离心管,将试纸有化学试剂的一端浸没在样本中1-2s,沿离心管边缘取出试纸,以便多余尿液滤出,将试纸置入分析仪中进行检测,并记录统计好检测结果。

1.2.2、尿沉渣镜检法:将尿干化学法检测中刻度离心管中的尿液进行恒温高速离心,1500r/min离心5min后,去上清液留沉淀,混合均匀后吸取一滴于新的载玻片上,推片,在低倍镜下寻找视野后于高倍镜下观察,对10个视野内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进行记录[2],并做好计算统计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7522例患者的新鲜晨尿采取尿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检测,对两种方式统计的红细胞、白细胞的含量进行对比,尿干化学法中白细胞或红细胞数量>15个/微升即为阳性,尿沉渣镜检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3]中的判断标准,10个视野的平均值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即为阳性,并对阳性率、阴性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结果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尿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的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的阳性率为39.40%,白细胞的阳性率为1929%,而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33.36%,白细胞阳性率为34.91%,尿沉渣镜检法的准确率高于尿干化学法,具体见下表1。

3 讨论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尿常规是较为常用的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判断泌尿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疾病。在实验室检查中,较为常用的方式是尿沉渣镜检及尿干化学法,两种检测方式的作用机制不同且检测特点也不同,因此同一份尿液样本的结果产生差异较为正常[4]。尿沉渣镜检法是较为传统的检测方式,通过显微镜人工观察来获取数据,操作较为繁琐,但尿沉渣镜检是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测的金指标,而干化学法属现代自动化检测方式,操作简单快速,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实验室医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结果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如检测试纸不同批次、敏感度、温度、尿液PH值等因素,直接对临床诊疗工作产生影响。同时实验室检查中要对新鲜尿液进行检测,一般须在采集后2h内完成检测,尿液长时间放置后其中的过氧化酶具有热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5]。

尿干化学法中的试纸含有特定的检测试剂,与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反应后会出现特定的颜色变化,该方式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尿常规检查的效率,从而提高了临床诊疗工作的效率。目前较为常用,其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利用中性粒细胞中的酯酶将吡咯酚酯水解产生游离酚,与苯基重氮盐耦联产生紫色,颜色浓度与粒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从而进行诊断。尿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的原理是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在氧化茴香苏、过氧化氢烯枯的作用下[6],能够使试纸氧化变色,同样颜色深浅与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尿沉渣镜检是利用显微镜使尿液中的细胞被识别,准确率高,意义重大。若尿液中有肌红蛋白会致使结果出现假阳性,而尿液未摇匀、蛋白尿、含有胆红素、PH值<5、红细胞脆性增加等因素会使结果出现假阴性[7]。

就大量文献[8-9]及实验室检查经验来看,尿干化学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但其结果不能完全采纳,而尿沉渣镜检操作较繁琐,需要离心、镜检等过程,但其能够对尿液中的细胞进行直观观察,准确率较高,所以一般以镜检的结果为准。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检测的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验室检查中,利用尿干化学法能够对检验样本进行筛查,尿沉渣镜检法能够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观察,从而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为切实可靠的依据。

4 参考文献

[1]赵敏,李新玲.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79-80.

[2]杨妍,杨玮蔚.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0,16(36):57-58.

[3]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4]任军伟,陈建魁,丛玉隆,等.Cobised 尿沉渣分析仪与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人工显微镜复查筛选规则的建立[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2):39-47.

[5]孟静,周觅,王慧,等.尿沉渣UF-100检查中鉴别女性尿路感染与尿液污染指标参数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31-133.

[6]叶琛.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和白细胞差异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4):131-132.

[7]王卫,贾氢,梁兰青,等.尿液干化学法与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结果的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3):214-214.

[8]李高洪,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比较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8(32):442.443.

[9]孙会军,尿沉渣镜检法与尿干化学法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2):4580-4581.

论文作者:刘宏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法在尿检中的应用对比论文_刘宏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