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收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这项内容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可能会降低民众的入住感受,对整个行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民用建筑,亦或者是公共建筑,都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隐患,因此,解决这方面的内容,是建筑从业者当前急需完成的任务。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建筑建筑质量通病的原因
首先,在建筑设计环节,建筑建筑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人员设计的不合理,即其设计方案的制定没有综合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导致其方案的可靠性不强,或者是在一些细节上忽略了整体建筑的结构,导致其细节处理不完善。其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方案不重视,实际的指挥建设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导致很多施工设计就是摆设,建筑建筑的实际的建成结构不能满足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引发质量问题。最后就是在施工的管理方面,建筑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存在缺陷,导致生产建设的工程是豆腐渣,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不能有效的支撑建筑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2在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经常会出现如“堵塞、起壳、泛沙、裂纹、渗透、漏水、起砂、生锈”等等质量方面的问题,此类均为常见问题,就好像生活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因此统称为质量通病。以下为质量通病的介绍:
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有麻面、蜂窝与露筋等,阳台和雨蓬根部有开裂、倾覆与坍塌等;建筑工程寄出下沉不均匀,同时墙身有开裂情况;由于不按要求加水,导致砂浆与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控制有问题,无法保证强度;屋面与厨房有水渗透、漏水和墙面的抹灰起壳、墙面有裂缝、抹灰起麻点与不平整等现象;地面与楼面有起砂壳、面部开裂,门窗变形与缝隙太大,密封不严实等等现象;结构吊装就位的偏差太大;水暖与电工的安装情况不符合使用要求等现象;预制构件有裂缝,预埋件有移位,预应力的张拉力不足,砖墙接槎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金属类的配件、栏杆与管道有锈蚀现象,墙纸粘贴不好、有折皱、空鼓与压平起光等现象;饰面板与砖的拼缝部分不平整,有脱落不直与空鼓,掉粉、脱色、喷浆不均匀等现象。消除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能全面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此类工程有质量通病原因虽多、涉及面虽广。归根结底,还是参与项目施工的指挥者、组织者与操作者们,缺乏最基本的质量安全意识,不负责任。思想上能够重视其质量控制,才能想方设法从各方面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才会严格遵守施工程序和施工操作规程去施工,严格的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在认真负责的总结项目工程中质量通病的经验和教训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与消除质量通病。
3针对建筑质量通病的有效措施
3.1针对地面质量问题的措施
针对空鼓和开裂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要加强对地面材料的质量的管理,对回填材料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选择合适的工具分层碾压,提高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前的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其次,在正式的施工前,就水泥和原料之间的正确比例进行实验,然后根据施工人员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比例配比,然后在上灰前,用水浸湿;再次,对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其平面的整洁、干净,避免期出现凹凸不平现象;最后,控制好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其出现裂纹;针对地面起砂的措施。针对水泥的配比过程,应该加强对水分的合理性控制,然后再对其进行压实,及时的养护,保证水泥的质量。
3.2针对墙工程质量问题的措施
针对墙体质量问题的措施。首先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砖原材吊装前必须充分浇水湿润;隔夜的砂浆不得再用,拌制好的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超过时间的砂浆一律不得使用,如果是在夏季施工,应该注意控制砂浆的使用时间,控制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同时更要注意墙体潮气的排放情况,力求达到标准。其次就是选择防霉变能力强的材料的涂料。最后,在细节作业的时候,应加强对其的细节处的管理,比如采用自创的小阴阳角铁抹进行各个方向边角的压实,加强压实的效果,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轻微的碰损导致其发生质量问题;针对外墙质量问题的措施。首先,应该对外墙的各个开口的部分进行封堵,然后将建筑砌筑中加入一定的防水性材料,尤其240mm厚墙脚手眼的封堵要求工人采两侧半砖法封堵,这样避免了采用整砖的堵不严现象发生。其次,就是抹灰的过程中,应该避免雨水天气,并且还要在雨水天气做好对雨水的遮蔽。抹灰应该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保证其涂抹的均匀,做好对其的压实控制,并且在抹灰结束后,应重视对其的养护管理,防止其在高温天气发生质量问题。最后,根据国家的质量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涂抹,保证墙体的质量;针对内墙质量问题的措施。首先,应该保证内墙的平整和基层的平整,即对人工施工要求进行墙内的砌筑时,严格的控制其操作的规范性,对露出的砂浆进行清理,保证外部的平整。其次,就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细节部分进行加固,提高其整体的抗裂性。最后,在使用的质量标准处对其防水性和强度进行分开涂抹,避免各层之间出现交叉搭接混乱现象。
3 .3针对其他质量问题的措施
针对窗体质量问题的措施。为了提高窗体的保温性能,提高其密封性能,可以采用中空玻璃或者是生态合金材料作为窗户的材料;对施工中的排水的畅通性和对其的各项气流以及平衡导流孔等进行管理,保证施工中内外孔错开,保证窗框四周和预埋件四周的封堵,在完成施工建设后做好返工,对于有渗漏的位置进行修补。设计应明确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1-6层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不低于3级,水密性不低于2级;7层以上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不低于4级,水密性不低于3级。窗加工前,应对其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进行定型检测,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对窗形式进行修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正式加工;针对卫生间质量问题的措施。首先,卫生间的材料应该选择使用性能比较好的膨胀水泥和硅酸水泥,砂石配料要采用含泥量基本为零的干净粒料。其次,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实现监督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中的工作管理,保证其质量合格过关。其三,在管道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其的细节施工,避免在养护管理中不得堆放任何荷载和发生过大的振动荷载;最后,认真的做好的地漏、水下管理的过程中的防水层,在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后,做好对其的渗漏试验,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处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里,对于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是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既要政府进行监管,同时还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施工人员来共同努力,建筑施工的质量,不仅会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可能会对企业的核心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参建人员要对建筑通病进行积极的防治和处理,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黄文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大众科技,2015(02):35~38+48.
[2]王瑞,张传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201.
[3]李仲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5):194.
论文作者:周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对其论文; 建筑论文; 措施论文; 砂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