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滨江超高层建筑起重设备配置和装拆施工技术论文_倪锋

倪锋

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就同一个工程而言,起重设备的选配方案不是唯一的,它有很多种选择,如何才能确定是相对理想的方案,它的意义是需要通过综合比较到经济效益中去才能反映出来的。建筑工程有很多的共性,但每个建筑又有它各自的特性,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带给同行一点小小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起重设备;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盛世滨江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场地北侧为将与本工程同步施工的另一单体,本工程部分拟建裙房将坐落于该单体已建地下室顶板上;西侧为蒙自路,路下为已建13号线卢浦大桥站;南侧为已投入使用的35层商办楼,与本工程地下室边界最近处约10m。本工程南、北、西三边与现有建筑地下围护共墙,东侧为后期开发场区,基坑10m以外地势低洼(较本工程自然地坪落低约3m),有积水和芦苇。

1.2建筑与结构简况

地上建筑面积80576m2,地下建筑面积28063m2,共计108639m2,为超高层商业办公综合楼,主楼建筑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短的椭圆形,地下3层,地上32层,裙房4层;主楼建筑高度134.55m,裙房建筑高度22.00 m。主楼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外围钢框架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核心筒范围内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核心筒范围外采用钢筋桁架组合楼板;裙房为钢结构框架结构。

1.3钢结构简况

1.3.1钢结构部位

2 影响起重设备配置的几大要素

2.1 本工程地下结构三边与已建结构共用围护隔墙,东侧为待开发区域,南侧、北侧有在用和已建建筑,相互间水平距离近;西侧紧邻地铁站,出入口禁止通行重型车辆;建设方要求主楼区域先出零;地下室顶板、栈桥、场地标高多变不一、落差极大,地块在整个结构施工过程中始终无法形成环通道路和固定堆场,道路与堆场随施工工况的变化不断翻交,施工平面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与起重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息息相关。

2.2 地下结构施工阶段钢结构工程量为28根钢柱,吊装内容以辅助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主;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除核心筒为混凝土结构外,吊装内容以钢结构为主。钢结构竖向构件分段原则,为影响起重设备选型和配置的主要因素之一。

2.3 上部结构混凝土核心筒和主楼外围劲性结构同步施工,或混凝土核心筒先于主楼外围劲性结构施工;主楼与裙房的施工搭接;塔吊位置布置于核心筒外,或布置于主楼外围;都是影响起重设备选用的关键因素。

2.4 此外,主楼标准层的施工周期、当地起重设备资源、起重设备租赁费用、塔吊的安拆等等都是影响起重设备最终配置的重要因素。

3 起重设备的选配

3.1 综上所述,在最终选配起重设备前,可达成的共识:(1)地下室主楼区域结构先出零;(2),根据各类竖向钢构件每米容重,分节长度最多不超过3~4层;(3)在地下室顶板未全封闭前,要确保临时堆场设置在塔吊25m作业半径范围内,摆放当日吊装构件,在施工场地东南角设置约2000m2钢结构堆场,现场使用25t汽车吊和13m板车转运钢构件;(4)钢结构吊装与混凝土核心筒施工的关系必须协调一致,满足工程进度。

3.2 方案的比选

在已有的共识前提下,考虑了两种布置形式:第一种,地下至地上四层阶段,塔吊要尽可能大得覆盖基坑施工区域,并要尽量满足施工材料于栈桥上卸车经塔吊直接吊运至施工作业区,同时还考虑塔吊日后拆除的场地等因素,故选用一台平臂吊(132EC型塔吊,R=60+5m),辅助一台80t履带吊;四层以上北侧一台平臂吊(ST70/30,R=50m),布置于核心筒内,南侧一台动臂吊(STL230,R=45m),附着在主楼外围劲性结构上。第二种,地下至地上四层阶段同第一种形式;四层以上南、北侧各布一台动臂吊(STL230,R=40m),附着在主楼核心筒外围混凝土结构上。

显然,地下至地上四层阶段,二种形式一致,仅需对四层以上的布置形式进行分析比较。

形式一:一台平臂吊,南侧一台动臂吊

优势:节约设备租赁费;

劣势:平臂吊布置于核心筒内,楼板留洞补缺相对于外围钢筋桁架组合楼板麻烦;动臂吊附着在主楼外围劲性结构上,附墙处理较复杂;主楼上部结构核心筒与外围劲性结构必须同步施工,对建设方要求的形象进度有影响。

形式一:二台动臂吊

优势:附着于核心筒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的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小,对保证建设方形象进度有利;附墙节点处理方便、成熟;塔吊所处平面位置为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塔吊拆除后洞口修复方便。

劣势:租赁费较形式一高。

综上比较,形式二较形式一利多于弊,兼顾的综合因素更充分,选用形式二。

3.3 随起重设备的定选,确认上部结构核心筒标准流水段先于外围劲性结构4~6层(2~3个流水段),标准流水段为3~4层高,塔吊爬距12~16m左右(接近3或4个标准层高度);主楼先于裙房施工,裙房钢柱使用南北侧STL230动臂塔吊吊装钢柱和钢梁,塔吊作业半径外的钢柱钢梁使用50t汽车吊辅助吊装。

4 塔吊的安装

4.1 132EC型塔吊在土方开挖前安装完成,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格构柱+承台,在工程桩施工时同步完成。塔吊布置时考虑以下几部分的内容:避开工程桩、结构柱、框架梁、加固体及深坑位置。安装设备采用 50T汽车吊(身长 13.2m,宽 2.82m,支腿全伸工作时,左右两条支腿宽 6.6m,自重 38t,单支腿垂直力为 40t。)

5 塔吊的拆除

5.1 132EC型塔吊拆除机械选用 50T汽车吊。

5.2 STL230塔吊拆除

5.2.1 如采用屋面吊拆除STL230塔吊,在屋面吊回转半径投影下方为裙房,即拆下的塔吊部件无法落地,也无法转运至地面,且屋面吊租赁费用昂贵,既不适用又不经济,所以不考虑采用屋面吊。

5.2.2 所以,核心筒两侧两台STL230在施工全部完成后:

(1)使用核心筒南侧塔吊(2#塔吊)拆除北侧塔吊(1#塔吊),两台塔吊间距39m,南侧塔吊大臂长40m,作业半径正好能够覆盖北侧塔吊。

(2)北侧塔吊拆除完后使用南侧塔吊补缺北侧塔吊位置钢梁。

(3)钢梁安装完成后拆除核心筒南侧塔吊,STL230塔吊使用ST60/15平臂塔吊(3#塔吊)进行拆除。两台塔吊间距20m,ST60/15塔吊作业半径60m,满足拆除。

(4)核心筒南侧塔吊拆除后使用ST60/15塔吊补缺钢梁。

(5)钢梁补缺完后ST60/15塔吊自身拆除下落至地面,使用80t汽车吊拆除并运走。

(6)ST60/15塔吊的基础锚脚事先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

STL230拆除平面布置图

6 结语

超高层建筑中,起重设备的选配对工程是否顺利、科学、合理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建筑布置、结构形式、工期、费用、外部条件(如建设方要求等)、当地资源等等各方面因素。

论文作者:倪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盛世滨江超高层建筑起重设备配置和装拆施工技术论文_倪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