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国家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矛盾的对策——内江市、广元市、资阳市审计机关实际情况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阳市论文,内江市论文,广元市论文,实际情况论文,繁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计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监督的领域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内涵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审计全覆盖的概念提出后,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但是在政府层面,相对于繁重的任务,审计资源十分有限,国家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与审计任务日趋繁重的矛盾愈加凸现。如何化解审计力量不足、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担负起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各级、各地审计机关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市县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突出 从内江、广元、资阳三个市及其所辖县(区)审计局2012和2013两个年度的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突出。 (一)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不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三个市的审计机关都面临着人员编制数量少;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较单一、年龄偏大;干部政治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既严重影响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更制约着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是审计机关人员编制数量少,一线审计人员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截至2013年底,三个市有市、县(区)两级审计局共19个,在编干部职工共561名,其中,一线审计人员332名,占干部职工总数的59.18%。 二是审计人员整体学历较高,但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很少,难以满足审计的结构性需求。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31人占94.46%,其中,研究生14名占2.3%,大学本科291名占51.87%,大专226名占40.29%,高中文化以下文化30名占5.35%。从职称来看,取得中级以上职称373人占66.49%,取得高级职称28人占4.99%,取得工程预算类中高级职称29人占5.17%;从专业知识结构看,经济类、财会类、工程技术类、计算机类的人才所占比例很低,复合型的审计人员严重短缺。 三是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37.5岁,45-50岁137人占24.42%,50岁及以上111人占19.79%;从职级来看,县级干部(含调研员)75名占13.37%,科级干部(含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数)236人占42.07%。由于审计干部政治待遇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审计工具配备落后,未到达现代审计的要求 没有先进的工具辅助,必将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不仅难以完成审计任务,而且也不能实现审计目标,尤其是现代审计,要求熟练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对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高。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资阳、内江、广元三个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有一定的改善,但远不能满足审计信息化的要求,特别是县(区)审计局受经费、办公条件等制约,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市级审计机关虽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但所配电脑多数为低端产品,电脑的内部配置较低,大多数未达到现代审计的要求,且更新速度缓慢。而县(区)审计机关,电脑配置较少,基本上是3至5人共同使用一台电脑,且电脑配置较低,几乎不能用于审计工作。软件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年龄偏大、专业单一、工学矛盾突出等因素,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的人员较少,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交互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审计技术方法滞后,制约审计作用的发挥 面对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审计提升为宏观服务水平的新目标,必须突破落后的审计方法这个“瓶颈”。从内江、广元、资阳三个市的情况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实际运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和问题: 一是审计理念滞后。没有真正理解审计的内涵,将审计等同于对会计核算工作,审计效益较低,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审计资源,没有突出原来的思维模式,没有跳出“账簿审计”的圈子,不善于从大量的审计数据背后,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发现和揭示存在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 二是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人员不能严格、灵活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往往导致审计重点不突出,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且运行有效的单位投入过多的审计成本,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且运行效果差的单位,该查处的问题查不出,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的程序和标准随意性较大。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方法过程中,审计的程序和标准带有一定随意性,不能实现用正确审计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来达到审计公允性的效果。 四是计算机审计方法运用滞后。计算机审计方法在辅助审计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大多数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 五是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能力较低。由于受审计人员自身素养和时间效能的影响,不注重审计方法运用的科学合理,不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往往导致预期的审计目标和效果无法实现。 二、审计任务呈越来越繁重的发展趋势 对内江、广元、辖县(区)审计机关2012至2013度的审计任务来源和效果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一)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 近年来,全省各市、县(区)审计机关承担的审计任务不断加重,除了完成审计署、厅统一部署的审计任务和自定审计计划任务外,每年还承担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特别是署、厅提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后,面临的审计任务和压力更加巨大。两年来,三地审计机关承办上级下达计划内审计(调查)项目1667个,完成地方党政交办审计事项3580个,超过年度计划任务的214.75%。平均每个审计机关每年承担审计项目138个,每月承担审计项目11.5个。两年来,三地审计机关查处问题资金267.16亿元;决算审计政府投资资金总额291亿元,审减工程造价32亿元,审减造价11%;预算审计资金总额299亿元,审减工程造价3.1亿元,审减造价1.1%;移送案件线索92起,涉案人员64人,刑罚处罚4人,党纪政纪处理39人。 (二)审计质量和效果不如人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党委政府对审计监督越来越重视,对审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实情况是受审计力量的影响,审计质量差强人意,近年来,内江市、资阳市、广元市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审计厅的要求,在提高审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审计质量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仍是当前影响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二是审计准备不够充分,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的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审计重点不突出;三是审计实施不够彻底,真实性审计质量不高,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四是审计定性不够准确,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缺乏严格规范,随意性比较大;五是审计综合分析不够透彻,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六是审计决定落实不够到位,审计工作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审计人员少,年龄、专业、学历等结构不合理,审计工具相对落后,审计方法滞后,与繁重的审计任务形成强烈对比,矛盾突出,导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审计人员超负荷。审计机关每年除要计划内审计项目任务外,还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完成大量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特别是政府投资审计项目,除了要开展工程竣工结算、决算审计以外,审计机关既要参与不少重大项目的预算把关、开展跟踪审计监督,同时还要参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为党政决策当好参谋。审计人员常年赶进度、赶任务,加班成为常态,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大部分审计人员工作压力过大、精神极度紧张,对身心都构成了威胁。二是审计覆盖面偏低。如法定职责难以很好履行。人少事多、任务重,审计监督出现死角、盲区和空白点,审计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将必要的审计程序简化、重要事项的审计延伸放弃、审理复核从简、审计整改放松、审计成果开发省略。长此以往,既不能真正发现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更不利于审计人员的很好履职,导致审计覆盖面偏低。三是审计风险偏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少,专业人员缺乏,审计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审计机关和人员整日忙于完成任务,一些违纪违规问题不能查深查透,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审计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可能引发更多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力量不能适应审计任务需要的原因 通过对内江、广元、资阳三个市及其所辖县(区)审计局调查情况的深入分析,产生国家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审计机关的力量配置、“代谢”和增长严重滞后 由于各方因素的制约,增加编制人员一直是审计机关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审计力量增长严重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目前,全国8万审计人员,占13亿人口的平均数,远低于许多国家。就内江市而言,全市173人的审计人员,占430万人口的万分之零点四。同时审计机关由于专业性较强,人员引进要求高,导致人员的代谢严重滞后。 (二)审计任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审计介入的领域越来越多。从调查情况来看,内江、广元、资阳等地审计机关近年来开展的审计项目,已从监督检查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与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延伸到其他政府管理部门监管的事务之中。比如,政府投资审计,要检查规划、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材料采购等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财政审计项目,要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体制机制制度缺陷;环保审计要查节能减排指标实现、环保部门工作履职情况等等。 四、审计力量不足问题的对策 国家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矛盾是目前的“审计之伤”,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高点位、广角度,放眼全局来统筹解决,既宏观审视,又微观着手。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国家审计力量、审计任务现状,及产生矛盾原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教育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在化解审计任务繁重与力量不足矛盾中,显得特别重要。 强化教育培训。审计机关走人才强审和精兵强审之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更新审计干部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方法,适应信息化环境。一是要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实施分层次、分行业、分专业的梯队培训计划,着力培养审计复合型和理论专家型人才;二是要建立审计干部轮训机制,在一定的周期内,安排审计干部轮流到审计院校或审计署培训中心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更新审计理念,吸纳新的审计知识,掌握新的审计业务技能。同时,加强对审计干部的政治思想和作风效能建设,打造一支审计“铁军”。三是要鼓励审计干部积极考取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培养出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强手、计算机应用的高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证。今年以来,内江、资阳、广元三个市及其所辖县(区)的19个审计机关,已多次自行组织依法审计、计算机审计技术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种业务培训,并向审计署、审计厅、大专院校及地方党校送培36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干部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二)重视交流学习 要积极推广审计人员条线交流、横向合作、内部轮岗、专业交叉等制度,大力加强审计人员的交流学习力度。条线方面,可以采取上、下级审计机关互相选派审计人员挂职交流、锻炼的方式;横向方面,可以采取派出符合条件的优秀审计人才到政府或其他部门任职、锻炼一定时限,再回到审计机关工作的方式;在机关内部,可以采取审计人员一定期限适当轮换科室和工作岗位的方式。要通过多层级、多部门、多岗位锻炼等方式,使审计人员能更快地成长为优秀的审计拔尖人才。近5年来,内江、资阳、广元三个市及其所辖县(区)审计机关已向审计厅推送上挂锻炼审计业务人员7人次,选派审计人员到部门、乡镇挂职锻炼10人次,机关内部轮岗交流177人次,为审计干部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改进考录机制 要严把审计队伍“入口”关,制定科学合理的选任和遴选标准,从学历、专业、年龄、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准入“门槛”,通过新进人员在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势,达到优化审计队伍的良好效果。近5年来,内江、资阳、广元三个市及其所辖县(区)的19个审计机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招考、遴选、选调等方式,新进文化程度高、具有审计机关迫切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156名,优化了审计机关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提升了审计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同时,要重视对新进人员和年轻审计人员的帮带工作,要通过“导师制”、“一帮一”等方法,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新进人员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审计工作,使审计队伍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尽快提升。近年来,以上三个市审计机关对于新进人员均采取了“一帮一”的办法,其中,资阳市审计局深入推进“审计导师制”,制定并不断完善《导师制暂行办法》,建立完善了新进人员和责任导师登记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新进人员进行为期3年的岗位带教,开展业务技能“传、帮、带”。 (四)探索干部分类管理 目前,国家正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建立法官、检察官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以及人民警察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及职业保障制度。审计也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特别强的职业,审计人员与一般公务员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建议有关层面积极研究和探索审计人员职业化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审计干部分类管理和审计职业保障的相应制度,更加有力地激发审计干部勤学习、钻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提升审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增加编制充实审计力量 审计机关要抓住各种契机,经常性向地方政府、人大、政协和党委机关汇报审计工作人少、事多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积极主动地反映增加人员编制、增强审计力量的诉求和吁请,推促有关领导和部门正确认识审计机关增加力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给外界造成即使依靠现存的审计力量,也能完成繁重审计工作任务的错觉和误判,使得增加人员编制的诉求,迟迟不能引起重视和落实。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内江、资阳、广元三个市及其所辖县(区)的19个审计机关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近5年来,他们借政府公共工程需求增加、党政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更为重视、政府债务审计等党政高度关注的大型项目数据量大、需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等契机,适时提出增人、增设机构的请求,新成立投资审计分局、经济责任审计分局、审计信息技术中心和业务股室等内设机构25个,新增人员编制84个,实现了增人扩编的目标。 五、解决审计工具和技术方法滞后的问题的建议 (一)大力推广现代审计技术 要坚持审计工具、审计方法和技术创新,加强计算机配备和审计系统网络建设,引进和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在审计人员中全面普及以计算机审计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审计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审计技术,提高审计科技含量。近年来,内江、广元和资阳三个市的审计机关积极开展“金审工程”,目前市、县(区)审计人员已全面实现台式电脑人手一台,基本实现手提电脑人手一台,县(区)审计人员的手提电脑配置还较低;市、县(区)局审计局的局域网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分别建立了视频会商系统,全面实现了上下级审计机关资料网上发送和共享受,以及网络视频培训。 (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公安、计划、社保、财政、金融等重要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实现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网审计,达到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目前省审计厅已成功搭建财政审计大平台和经责审计大平台,实现了平台内资源共享;内江市审计局也已在住房公积金领域启动联网审计试点工作,并根据财政审计大格局,积极推动在财政、地税、社保资金等领域的联网审计工作,从而对海量数据有了应对之法,审计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三)开发利用好审计成果 开发利用审计成果,要力求审一警十,达到举一反三之效。在审计实践中,有时我们审计某些项目、某类单位所形成的综合调研报告或审计信息被批示后,能引起某个行业的连锁反应,或刮起由多部门参与的联合专项整治风暴,可以导致某个行业中其他没有被审计到的单位存在的同类问题和弊端也得到检查和纠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好审计机关的审计成果,不能闲置浪费我们费了不少人力才取得的审计成果资源。如果我们对于审计成果开发力度和深度不足,囿于报送的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的微观性、滞后性和单一性,我们的审计成果就无法进入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视野,无法起到“审一个促一批帮一片”的效果。审计机关要进一步重视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多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下工夫,切实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决策和宏观管理的“眼睛”、“谋士”和“智囊”。资阳市审计局2014年在开展国家审计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要求设计表格,牵头组织101个市级部门开展预算执行情况自查,重点关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支出,并明确表示将对存在异常和疑点的单位进行抽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和促进了各单位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 (四)优选审计项目 扩大审计的覆盖面,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加监督效果,优选审计项目与之有异曲同工之效。审计机关要摒弃“政府审计包打天下”的观念,破除喜大求全思想,在现有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树立重点突破、查防并举的观念,在选择审计项目前.应进行广泛的需求调查,根据党委、政府、审计对象和社会的意见,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一般单位,可组织进行自查,或减少审计频率;对于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促进宏观政策落实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单位、资金和工程,要作为审计重点,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实现重点突破。要在不降低审计覆盖率和审计效果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减少审计数量,将国家审计机关从赶不完的项目进度中解脱出来,重点加强合法性审计,重点加强审计项目计划制定、推进、管理,重点加强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监管,指导和监督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实施审计监督。近年来,内江、资阳、广元市及其所辖的部分县(区)审计局,就比较注重通过适当减少审计数量来提升审计质量,他们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前,预先考虑上级审计机关已提示年度内可能增加的审计事项,预先估量年度内地方党政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的工作量,有意识地避免把年度审计项目安排得太满太足,提前为这部分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党政临时安排的工作预留一部分审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审计任务超过审计力量能够承受的极限,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疲于应付,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风险加大,审计成果无暇转化和应用的问题。 六、注重解决矛盾的综合治理 在审计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机制,科学组织和合理利用审计力量,是化解审计任务繁重与力量不足的重要途径。 (一)合理搭配内部审计力量 要发挥审计机关整体优势,大审计项目打破体制管辖界限,打破内设机构界限和专业分工,集中调配力量,采取“组合拳出击”、上下左右联动、交叉审计等方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2013年内江市审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上下联动的法院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全市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工作方案,统一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统一审计质量,充分利用、合理配置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二)大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 其思路:一是在实施大型审计项目时,可聘用素质高的内审、社审人员参与审计;二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可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审和社审的审计结果,有重点地开展审计;三是可通过招标等方式,将一般常规性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实施;四是在审计人员严重短缺的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考虑采取政府雇员制度。从目前所调查的内江、广元、资阳三个市的情况来看,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范围还仅限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他们在通过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借人”“借智”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资阳市于2013年将社会审计力量纳入国家审计统一使用,市审计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或审计审核工作的管理办法》《关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或审计审核工作的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规范社会审计力量的使用和管理。在公开招录社会中介机构的过程中,坚持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并建立了“复核从严”等配套制度来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广元市针对灾后重建审计任务特别繁重的情况,通过公开招标、公开遴选、比选、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建立参与审计工作备选库,选派中介组织参与灾后重建资金及工程审计,并在2014年开始探索内部审计人员参与预算执行审计,组织、选派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对房地产企业纳税情况的审计调查;内江市在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审计机关工作的同时,试点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投资数额较大、审计时限要求较急,以及审计机关专业能力比较薄弱的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审计项目。 (三)尝试依靠地方党政力量 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种涉农专项资金逐年增多,广大农村和农户成为了直接受益人。由于国家审计机关人员有限、审计触角难以直接延伸到村一级,致使村一级干部监管缺失、部分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频频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江市威远县审计局和资阳市审计局尝试了依靠地方党政力量共同对村一级干部进行审计监督的办法。2013年,威远县审计局推动县委、县政府出台《威远县村(社区)两委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全县20个镇建立乡镇审计站,负责对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乡镇审计站的人员配备和工作机制上,他们采取了由县审计局负责牵头组织和进行业务监督指导,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审计站站长,从镇财政所、农经站等抽调24~4名人员开展具体工作的办法,借力乡镇党政干部80余人,到目前为止已审计199个村(社区)的负责人,审计金额1.3亿元,查处违规金额99.03万元,通过审计移送案件线索,7名村(社区)党员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审计借力推动审计全覆盖取得显著成效。资阳市审计局研究制订了《资阳市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试行)》,明确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应当成立审计站实施村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站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现有专业人员中调剂配备2~4名兼职审计人员,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党工委)纪委书记兼任审计站站长。该项工作目前正在探索推进中。 (四)强化与有关部门协同作战 审计机关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审计中发现存在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违反廉政规定和涉嫌犯罪的行为,依法、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借助审计机关外部力量把问题进一步查深查透。广元旺苍县审计局就建立了审计约谈机制。对审计中发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会同纪委监察、组织等部门,约谈审计对象,早招呼,早提醒,早预防,使审计查出的问题的整改得到了组织保障,促进了被审计单位严格依法履行经济职责,进一步强化了审计成果的运用。 (五)发挥审计学会和内审协会的积极作用 审计学会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性社会团体组织,国家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审计学会的建设,高度重视审计理论审计实务研究工作,挖掘审计技术、方法,帮助和推动审计学会组织会员切实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审计理念及审计技术方法,促进审计队伍提升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协会是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社会团体组织。国家审计机关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好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的管理、宣传、交流、服务职能,促进内部审计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覆盖面和借力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资阳、内江市审计局及时制定内审工作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置人员,督促各级各部门单位加强内审工作领导,并大力加强内审业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2014年资阳已举办两期内审人员培训班,参加人数创历史之最,最多的一次培训达200多人。同时,资阳市审计局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开展督查工作,并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名义印发了《关于全市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的督查通报》,有力推动内审工作的开展。通过内审工作的新实践,进一步发挥好了内部审计的“一线免疫”作用,有力配合了国家审计工作。标签:国家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软件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资阳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审计局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