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济南遥墙机场航站楼为例,通过介绍空调设计、排风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来对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自然通风;空调风系统;排风设计
1.引言
济南遥墙机场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区,于1992年7月26日建成投运。机场占地约十平方公里,总共拥有T1、T3两座国内航站楼和T2一座国际航站楼,航站楼占地面积约7200亩。据2017年统计,机场旅客吞吐量高达1500万余人次,比上一年增长约21%,货邮吞吐量高达1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约16%。航站楼总共分为到达层和出发层两层,到达层是供乘客送客、提取行李、贵宾休息等,出发层供乘客办理票务、进行安检候机等工作, 部分地下提供停车服务。而在航站楼的南边则设有专门的水泵房、配电房、冷冻房以及锅炉房。
2.空调通风设计
2.1空调设计
济南遥墙机场与普通建筑,没有普通房建所有的吊顶,屋顶为钢架结构,呈波浪形。航站楼北指廊集中空调系统共设有7个空机房,共设有20台空调机组,其中新风机组4台。A段设有2个空调机房,设有7台空调机组,其中组合式新风空调机组1台。A段一层迎客大厅及海关行李提取大厅设有2套空调系统,空调机组编号为K1-1~K1-2;A段二层办票大厅、卫检及海关大厅设4套系统空调机组编号为K2-1~K2-4。B段设有1个空调机房,设有3台空调机组,其中组合式新风空调机组1台。B段一层检验检疫以边防检查大厅设有1套空调系统,空调机组编号为K1-3;B段二层边检大厅、安检大厅设2套系统空调机组编号为K2-5~K2-6。C段设有2个空调机房,设有7台空调机组,其中组合式新风空调机组1台。C段一层远机位候机厅设有2套空调系统,空调机组编号为K1-4~K1-5。C段二层候机厅设有3套空调系统空调机组编号为K2-7~K2-9。D段设有2个空调机房,设有3台空调机组,其中组合式新风空调机组1台。D段二层候机厅设2套空调机组编号为K2-10、K2-11。以上区域均采用全空气系统集中空调,空调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热。集中空调冬夏季新风回风比例为:新风20%,回风80%。空调器的新风管、回风管上均设电动调节阀,过渡季节可以实现全新风运行,节省冷量。
2.2空调负荷
在航站楼的东侧,设有独立的动力机房,包括专供航站楼使用的冷冻机房、锅炉房、水泵房及变配电房。航站楼的能源有多种选择,有热网蒸汽,电和轻油,经多方论证和经济分析,选用了电和轻油作空调的能,夏季用电制冷,冬季用油产热。换热站内空调供暖热水循环泵后管路I环和Ⅱ环宇空调冷水二次泵组后I环和Ⅱ环管路合为一套管路。I环为北指廊N14-N34轴的空调机房及风机盘管提供空调用冷、热水,其中冷水量为592立方每小时,热水量为323立方米每小时。Ⅱ环为主楼N1-N14轴及N34-N44轴的空调机房及风机盘管提供空调用冷、热水,其中冷水量为582立方每小时,热水量为319立方米每小时。且水管路干管分支处设静态平衡阀,连接风机盘管的支路上设压差控制器+静态平衡阀;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处设动态压差平衡性电动调节阀,风机盘管处设电动两通阀。空调水系统一层管路在一层吊顶内敷设,局部在管沟内敷设,其他层管路在同层或下一层吊顶内敷设。经各系统回水管设置平衡阀,以平衡各系统水量。在冷冻机房内设置落地式密闭膨胀罐一套,设定压力为0.6Ma.
2.3排风设计
由于目前没有航站楼的有关设计规范,其消防排烟设计只能参照通用的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和国内外航站楼的常规做法,仅在有关部位设置排烟设施。办票大厅和候机大厅的屋面为波浪形钢结构保温屋面,在每个波峰顶部两端设置电动开启的自动排烟天窗。每对排烟天窗由安装在反射灯架上的红外线对射探测器控制,间距为8 0 m。当火灾发生时,烟气浓度增加,红外对射探测器动作,自动打开排烟天窗,并向消防中心发出信号。排烟天窗的设计面积为地面面积的2 %。一层行李提取大厅属无外窗的内区房间,设机械排烟系统。行李提取大厅设 3 台排烟风机,总排烟量150000m3/h。吊顶上设有烟感报警器,当火灾时,烟感 报警器动作,自动开启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将信号送至消防中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地下汽车库面积为15000 m 2。划分为 4个防火分区。排烟量按6次/时计算,共设有3台排烟风机,总排烟量为512000m3/h,集中排至土建排风道,再由两侧 的6个排风塔排至室外。但由于玻璃 幕墙和波浪形屋顶 都无法安装风机,而且影响建筑美观,因此候机大厅的通风换气通过地面 的百叶风口,排出室内空气。风机吊装于二层楼板下面。在过渡季节,可开启楼板下的送风机,通过地面条缝形风口向候机大厅直接送室外新风。在各卫生 间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10次/ h,吸顶换气扇把卫生间的空气,通过风道以及百叶窗排至室外。所有无外窗的办公室,除送新风外,还设置机械排风系统,以保证足够的新风量送入室内。
3.施工管理
济南遥墙航站楼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工程,通风空调系统分为集中空调系统、新风与风机盘管系统、空调水系统、散热器采暖系统、地板采暖系统、正压送风和防排烟系统,为此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重点围绕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安全管理和造价配合等形成了一系列办法措施如下:
3.1质量管理
首先紧跟项目进展,尽早熟悉图纸和标书,各专业人员对各施工工艺及时进行充分了解,积极配合图纸内审和标书编制,积极从实施落地角度提供意见建议,尽早做好设计交底和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准备;施工组织方案和专项方案先行,必要时辅以样板先行,充分交底到每一个参与人员。充分依托监理单位加强质量管理。每周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对施工周期内的施工内容进行抽查,重要点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凡达不到工序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直到检验合格,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3.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始终,自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根据项目特点,对施工场地及办公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置,这个过程要充分考虑后期物料堆放、成品及半成品堆放、进料出料、施工便道等因素,这些都会是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将安全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之一。
3.3工期管理
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施工力量不足、材料设备进场延后、设计变更缓慢、恶劣天气等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加强过程控制以增加结果的可控性。为此在施工组织方案中选取重要节点进行工期控制,并把总工期处罚措施加以分解利用。
3.4造价管理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定的现场签证。现场签证的涉及面广、人为因素多、管理比较困难,可能引起的争议也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在签证管理工作中,按照规定,组织包括跟踪审计、监理、施工在内的有关单位对“事”和“量”进行签证,采用草签单与正式签证单一致的方式,在翻查设计和合同的基础上进行,尽量防止在正式签证单中出现人为差错。
总结
本工程自1992年底投人使用以来,经过了数个冬季的热工况运行和夏季的冷工况运行。 从整体运行效果看是好的,满足了航站楼对空调的使用要求。特别是高大空间的场所,原担心冬季可能出现上热下冷,但由于采用了性能优良的远程鼓形喷口送风,使人员活动区的冬季温度达到了18℃,避免了高大空间易在冬季出现上热下冷的通病。在候机大厅玻璃幕墙旁设置了地面条缝形风口,既防止夏季热辐射引起的不舒适感,又避免了冬季在玻璃幕墙内表面结露问题。
参考文献:
[1]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M ].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井上宇市.空气调和卫生工学(11卷) [M ].第十版.1981
[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云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空调论文; 机组论文; 新风论文; 大厅论文; 航站楼论文; 排烟论文; 机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