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之路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依附理论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教育依附理论的兴起,主要是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诸多不足,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为什么在世纪交替的时候,中国教育界开始注意和研究这一理论,提出中国高等教育依附性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兴起,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强势推动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弱势经济与文化权益形成拉锯,依附理论一定程度上批判和解释了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后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现象。
二是中国学者对于中国在全球化中地位角色的关注。随着我国加入WT0,国际间教育和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依附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等、不均衡现象,引起国内学者的强烈共鸣。
三是参照或吸收阿尔特巴赫教授有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观点,国内一些学者开始用依附理论来解读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基于上述原因,出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理论观点。有学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史是依附发展的历史,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成就是通过依附性发展获得的,即使是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对西方高等教育的依附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认为,教育依附理论无论是其前提预设,还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研究或者是其有关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诸多观点,都值得商榷。
依附理论基本概念、立场和研究方法值得商榷
首先,自依附理论提出以来,对于该理论基本概念的质疑和批评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什么是“依附”和“依附性发展”,多大程度上算是“依附”,依附是不是等同于依赖,依附和依存如何区别,怎样区分借鉴、学习与依附的关系?依附论者对此无法给予有效解释。
其次,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看,依附理论倚重拉美,但是对拉美问题实证性较差,没有做到理论框架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同时,过于倚重拉美,忽视了其他不发达地区,在方法论上陷入了偏狭的教条主义和“拉美中心主义”之中。
再次,依附理论有关“中心与边缘”的理论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特征。依附理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是现代文化的代表,同时假定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民族文化,或者说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是前科学、前现代社会的产物;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教育体系和学术领域里的先进状态是无可挑剔的,而且会永远保持下去。因此,依附理论实质上是用西方的话语系统来消解东方独立发展教育的话语权力。
高等教育研究套用依附理论是否合理
在经济学领域,依附理论已经被证明是过时和缺少解释力的理论。将其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合理性更值得商榷。高等教育的文化与学术,同经济领域的资本与技术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技术转移的机制未必适用于高等教育。此外,所谓中心国家的经济强权并不必然导致它对边缘国家的文化和教育控制。依附理论将这一问题做了过于简单的推断。因此,教育的依附理论比经济的依附理论呈现出更加多元且复杂的现象,要得出一般的结论更为困难。就是在依附理论运用最多的比较教育领域,也有学者指出,“试图把中心——边缘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解释框架,这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若作为统整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则明显尚显视野过于狭小。”
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笼统归结为“依附性发展”,是以偏概全
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是一种“晚发外生”型的近代化,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度和理论等方面移植和模仿西方尤其是日本的教育模式,这恐怕是一切落后国家近代化起步时的基本特征。但是,依附并不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全部特征。实际上,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依附性在逐渐减少,民族性和本土性日渐浓厚,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最终摆脱了依附,走向自主独立。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道路,总体上看是一个借鉴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有所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曾经向日本、德国、美国学习(建国以后也曾经向苏联学习),但是,今天却没人能说中国教育是日本模式的教育或者美国模式的教育。为什么?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学习,是为了寻找一种适应自己发展的模式,是一个主体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这种探索,是在不断尝试和积累经验中形成的,最终的结果是形成既不是日本式的,也不是德国式的,或者美国式的“中国教育”,而是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符合中国文化土壤与实际需要的“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与理论。
百年来中国教育并不是完全照搬西方,而是根据各个时期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某些成分。例如,一般认为《壬寅·癸卯学制》是照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但是,该学制最突出的一点是, 《癸卯学制》中规定大学堂分8科,其中经学科最大,有11个学门,这是日本学制中所没有的。如果认为只有照搬而没有改造,没有创新,这种观点与事实不符。
总体来讲,中国百年教育史,应当是以自主性发展同依附性发展抗争的历史。尽管这一过程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毕竟确立了与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制度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教育制度,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顺应了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依附性发展来概括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全部历史,显得有失片面。
二、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道路
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和理论早期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而带有一定的依附性的话,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证明,通过提升文化自觉,立足本国实际,大胆借鉴,不断超越,勇于创新,所走的完全是一条摆脱依附发展的道路。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是在中国本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从它国引进的。
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研究,包括高等学校教育制度,是先后借鉴日本、英美、前苏联;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教育理论,也是从翻译国外教育专著开始。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的主流,则始终带着浓厚的本土气息。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开始时,我们对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状况和研究成果了解不多。后来国际学术交流增多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外尤其是美国某些高等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影响,这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的。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比较高等教育以及某些研究领域,如继续教育、合作教育、教育评估的理论,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之后开始研究的,但大量的研究课题是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了理论探讨的。
第二、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紧密追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近年来,诸如关于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立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产生过程中具有典型本土性特征的问题,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强烈的本土意识和主体性反思。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促进高等教育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在建立新学科、完善学科体系、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中发挥了推动作用;对政府的高等教育决策发挥了咨询作用;在培养教育研究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提升作用;在中外高等教育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交流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重视学科建制,和西方高等教育的“问题研究”取向有明显不同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西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区别。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在初创阶段便是以学科建制为特点的。在西方,高等教育研究历来被看作“问题研究”,至今未形成高等教育学科;前苏联的高等学校教育学,也只限于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则具有学科指向的特点,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和西方的高等教育研究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研究,彼此之间不存在“先进”和“落后”之分。
三、在继承中学习、在借鉴中超越: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新的必然选择
如何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和学科发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在深刻把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同时,必须要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环境有深切的认识。思考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有效应对全球化,走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自主创新之路,避免在全球化中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当代世界格局和国际规则,一开始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制定和主导的。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声音逐渐得到展现。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应当是毫无作为的。当前的不利局面是,发达国家力图利用其先发优势和有利位置,不断巩固其强势地位。他们力图让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文化的附庸,通过文化的依附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间接控制。
以高等教育和研究来说,正如一些学者所讲,当前,存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知识生产和消费的产业链条,形成一个不公平的国际知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处于“中心”与“边缘”的大学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举个例子来说,当前“主要的学术杂志、出版社、文献及图书馆都在欧洲和北美。学术杂志主要面向本国读者而对第三世界的科研进展几乎不予关注。”
在不均衡的国际知识网络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采取柔性的力量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学术向发达国家标准看齐,最典型的,就是强调发展中国家与国际规则(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规则)接轨。对外输出价值标准和学术规则,使发展中国家从拒斥到逐渐认同,最后走向主动接纳,从反对被殖民到不自觉地自我殖民,希冀通过依附的途径获得发展。比较典型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要求接受发达国家的学术认证,以获得进入发达国家学术领域的机会,希望由此而获得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的机会。在与所谓的国际接轨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逐渐丧失文化主体意识和对域外文化的反思批判能力,对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产生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滋生民族自卑情结。
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一国的学术与文化再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上述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而以当前高等教育研究来说,一些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需要引起警觉。
一是自觉不自觉地认可学科的“西方中心主义”。
现在一说到学术研究,都要求“科学”,也就是要符合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术范式。这个标准用于自然科学可能比较合适,但是对于与一国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就不一定符合。现在的倾向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与西方的理论、方法有差异,这些研究就是“非科学的”、“不成熟的”。一味强调向西方靠拢,最后则是越靠越远。
二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一定的主体性的迷失。盲目地追求理论和方法的国际“时尚”和“潮流”,忽略对其理论与研究方法深度反思与改造以切合己用。一言以蔽之,是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丧失和批判能力缺失。现举一例:一向认为我国台湾的研究方法是比较贴近欧美的,是比较讲求“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但是,有台湾学者沉痛地回顾说,“近四十年学术的发展,具有相当浓厚的‘加工性’、‘殖民性’、‘实用性’、‘实证性’,以及受到学术研究‘边陲’性格的影响,因此研究品质并不十分理想。表面上看,学术市场相当热闹,有逻辑实证论、行为科学、现象学、诠释学……可说‘菜单’十全,但若深究其‘营养’,实在贫乏得可怜,就像流行服饰般地‘无根’。”而“造成此一流弊,主要是近百年来,中国学术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逐渐失去信心,反而对外来理论或思想过度依赖,再由于‘急功近利’心态的作祟,因此研究变成了与自己社会文化‘疏离’。其中概念的借用、方法论的混杂、膨胀,导致了‘知’与‘行’的严重差隔,理论无法指导实践,而实践也无法导正理论”。
实际上,就科学研究主体性的迷失而言,香港的情况也和台湾的情形有某种相似性。不少学者担心,这种削足适履、舍本逐末的学术国际化模式日见蔓延,大陆也有可能步香港和台湾的后尘,这是我们不能不警醒的。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走依附发展的道路是不可能真正获得学术与文化独立的。因此,我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必须另寻途径。唯一可行的做法,便是“先借鉴、继超越”的策略。从落后而追赶,从追赶到超越,自有其必经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从检讨到借鉴,从借鉴到取人之长,进而认定方向,凝聚力量,开辟捷径,直达目标”。
在新世纪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如何走好自主创新之路呢?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正确区分依附和借鉴,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实际上,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他国的高等教育模式、理论和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通例。借鉴不仅存在于先行者之间、后来者之间,也存在于先行者与后来者互相之间,借鉴不是只发生于教育现代化的后来者对先行者之间,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依附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将学习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只要是后来者对先行者的学习就是依附,只要是落后国家向先进国家学习就是依附。混淆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本质区别。实际上,依附,讲的是丧失主权,丧失自我意识,被动的学习;而借鉴,则是主动的学习。所以,主动学习是借鉴,被动学习是依附,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
历史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从来没有中断过,之所以这些国家不是依附性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我们知道,“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办学理念更是受到当时许多国家的推崇,以至于‘在英、美大学的血液中,都有德国大学的宝贵传统’,只是各国为适应本国的学术性传统和社会风尚而有所取舍罢了”。同样的,近代日本教育也曾经大规模地学习德国而获得发展。有借鉴,有改造,有创新,最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这种借鉴,能说是依附吗?
在保持外交、国防和文化主权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的需要,选择符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这样的学习,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全球化时代,我们不仅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也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学习,努力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第二、进一步重视本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高等教育研究者如何避免在全球化过程中主体性的迷失,我们认为,还需要重视发挥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凸显文化自觉意识。
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来说,民族传统文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对于培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在不利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由于其“后发性”和“外生性”,面临的是不甚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承受着“早发性”现代化国家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压力。这就要求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更强的民族内聚力和健康的民族心理素质,特别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尽管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和落后的东西,但在总体上它却是这些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一些亚洲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中,人们无一不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倍加珍爱。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是我们的重要课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高等教育研究者以饱满的热情,充分挖掘历史和文化资源,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的措施与对策。
我们相信,超越了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本位主义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将一手携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教育的优秀传统,一手携着当代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道路上阔步前进。
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当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本位主义”两种倾向,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学习、在借鉴中超越,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