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思进要重视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源论文,市场经济论文,重视论文,理论论文,思进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14X(2000)03—0005—04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思源思进。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前进,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的排斥市场经济下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倾向,因而也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经济结构的过于僵化封闭的弊端,推动着从计划经济体制(非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给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重要的活力之源,是从传统社会主义向现代化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标志。致富思源,就要认真总结和高度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现代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前进。富而思进,就要在发展市场经济问题上思进,写好市场经济这篇文章,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解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以大手笔撰写的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篇章。思源思进,就要在总结中国二十年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命运的高度,继续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性的创造。
从宏观上看,依据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和现实要求,需要进一步地思考、探讨和解决关于市场经济的下述重大理论问题:
(一)关于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的关系问题
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的关系,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二者是根本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还是可以并存、兼容、结合的关系?这是困扰世界社会主义者将近一个世纪的难题,可谓“世纪难题”。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模式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二者视为水火不相容的根本对立的关系,所寻找和建立的是一种非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之表现出僵化封闭的特质的根本原因所在。邓小平领导中国兴起的改革开放浪潮,是以重新思考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的关系,否定传统的非市场经济观念,主张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二者的并存、兼容、结合,作为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的。研究邓小平的现代社会主义观,评价邓小平所实现的从传统社会主义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形态的重大转变,必须抓住这一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实质上乃是一个关于市场经济同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二者相结合、相兼容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上的一个大胆的创举,也是一个伟大的试验。我们所选择的是市场经济的道路,但不是资本主义的那种市场经济加私有制的老路;我们所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但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加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产品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自然经济性质的模式)的老路,而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无疑,我们应当从理论上高度评价并说明这一重大的选择和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在经济关系上实行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相结合的历程。实践已经说明,市场经济是能够同公有制结合、并存的。现在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当而且能够同公有制相结合。这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课题,因为我们无法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只能依据社会主义的实践,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交换关系,它同占有关系(所有制是占有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一起,构成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的性质,不仅要求以社会化的占有关系与之适应,而且要求社会化、国际化的商品交换关系(现代市场经济)与之适应,要求社会化、国际化的占有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有机结合。这是一种经济关系方面对现代生产力的双重适应、复合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界限,推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即马克思当年所预见的从“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股份制的普遍化所引起)的转变,其发展趋势则是进一步向真正社会化的占有关系转变。这些,恐怕是研究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结合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变革传统公有制形态,使之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状况的现代公有制形态转变。传统公有制形态,是在非市场经济观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公有制形态,它对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先天的排他性”,不加以变革,是不能实现同市场经济的结合的。目前进行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传统公有制向现代公有制转变的过程。公有制同市场经济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二者的结合是一种“磨合”,而不是天然的结合。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之间又是一种互为规定、双向适应的关系,而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变革传统公有制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这些,都需要在理论上展开论证。
(二)关于市场经济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定位问题
我们已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但市场经济的定位问题,市场经济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角色”的问题,到今天似乎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什么?仅仅是一种经济形式、经济手段、经济运行的机制,资源配置的方式,抑或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的经济关系,现代社会的重要的、基本的经济基础因素?现在看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说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的经济关系,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强大的影响和作用,它决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调节、运行的手段和方式。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观点,生产和交换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是决定国家意志和道德观念的基本的“经济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31页、第741页、第434页。)。商品经济是一种交换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一种社会经济组织”,“一定的经济制度”(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8页。)。传统理解的“生产关系”这一概念中,并不包含交换关系。其实,交换关系同生产关系一样,是重要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占有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三大基本关系的总和,其中占有关系和交换关系二者又共同规定着分配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占有关系、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三者的总和。市场经济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的经济关系(交换关系),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的经济关系(交换关系)。现在,似乎应当作出这样的结论了。我们承认了市场经济的不可或缺、不可超越,还应当进一步承认它是现代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的经济关系。
承认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基本的经济关系,就应当进而承认它是现代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的经济基础要素。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经济基础的传统理解和解释中,把交换关系排除在外,把商品市场经济排除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之外;把经济基础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关系(传统理解的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所有制关系,这就是经济基础的“单一结构论”。其实,社会经济基础是“复合结构”的,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乃是该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占有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三大要素的总和;交换关系(自然经济,抑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重要的经济基础结构要素,离开交换关系去理解的经济基础,是不完全的经济基础,是无法全面地说明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
承认社会经济基础的“复合结构”,进而对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结构作出新的理解和解释,是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一。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是地主贵族土地占有关系和自然经济的交换关系的统一体、结合体(当然也包括一定的分配关系)。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是现代占有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或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现代交换关系(商品市场经济)的统一体、结合体(当然也包括一定的分配关系)。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是居支配地位的占有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占有关系,商品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复合结构”的经济基础。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复合结构”,还指经济基础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统一:商品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共性,经济基础的“一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商品经济社会;现代占有关系则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个性,经济基础的“特殊”,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特定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同商品市场经济相结合,构成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同商品市场经济相结合,构成所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从占有、交换、分配关系“三位一体”的角度,从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角度提出和理解的现代社会经济基础“复合结构”的理论和方法,无疑是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深化所必然涉及的重大理论课题,是为市场经济重新定位的问题,需要依据社会生活的实际认真加以探讨。
(三)关于现代市场经济同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
把市场经济纳入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范畴之中,自然就提出了市场经济同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的合乎逻辑的延伸。民主政治是现代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的、普遍性的内容,是现代社会共同的、一般的政治关系。它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来说,当然归属于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要求。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政治关系的集中的要求是什么?一句话:民主。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要求民主的政治关系与之相适应,要求民主的意识(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与之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自然经济,则要求并且必然产生封建专制的政治关系和等级、人治等观念。市场经济与民主相对应,而与封建专制相抵触。这些,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谈到过的道理。同时,也是我国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过程所一再证明了的道理。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作为“复合结构”的现代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具体要求该怎样去把握,或者说,现代民主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该怎样去把握?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现代所有制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民主政治也是一种复合的结构:现代民主的共性(民主政治的“一般”)与现代民主的个性(作为民主政治“特殊”的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那么,现代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市场经济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一般”,市场经济社会必然是民主社会;所有制关系则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的“特殊”(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要求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资本主义私有制要求的民主是资本主义民主)。承认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就要承认现代民主政治的共性和个性。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民主政治相对立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关系,其经济基础该如何把握?它的经济基础也是“复合结构”:一方面,是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另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民主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革命,是商品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经济革命所决定的客观过程,是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的过程,这是两个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过程;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用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是进一步清除封建专制政治赖于存在的经济基础的革命过程,应当高度评价发展市场经济的反封建的意义与作用。
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创新,包括广泛的内容,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现代市场经济出现的新规律、新特征,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上的不同特点,市场经济的正负双重社会效应(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效应)等。本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是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方面的重大问题。广东应当思市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之源,当然更应当在发展市场经济问题上思进,在推进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上继续“先行一步”,实现理论上的新突破,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