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是城市网络安全的需要,在配电系统的各个部件和性能中,合理地应用和分析了不同技术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分析不同的配合能带来的不同的总体效果,期望找到一个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我国实际用电网络中较为贴切和合适的手段。保证我国电网安全运行需要。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各种高科技设备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已成为提高电能质量,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潮流与趋势。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不但能够让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而且还能在低耗的同时达到高效的效果。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各种设备与配置,对各种功能的实际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力争探寻出一条科学有效的配电管理模式,从而提高配电的工作效率,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电能。
1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包含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其中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测量和运行控制。馈电线自动化主要是用来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配电管理系统(DMS)是一种综合自动化系统,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进行全过程的监测、控制、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控制集成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例如配电网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地理图形等等,实现配电网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保证了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的问题分析
2.1设备运行规程无法满足快速发展要求
第一,从已经颁布的《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中能够得知,对于市区的配电线路要保证每月进行1次巡查。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现在越来越多采用高质量以及绝缘性能的电缆,具有免维护方面的性能,这就延长了巡视的周期。但是对于处在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区域的电网就需要增加巡视的频率,对于某些比较严重的区域还要委派专门人员进行全天候的监控。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是存在着固执死板的问题,对于该增加巡视的没有提升巡视频率,不该巡视的过于频繁,这样不但会浪费资源,也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预防性的规程无法有效指导配电专业生产。从目前情况来看,在配电网络中大量的采用了SF6气体绝缘设备(主要包括环网柜、SF6负荷开关、电缆分接箱等)、配电变压器以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等,如果单纯采用预防性的试验周期完成相应的验证,那么就非常容易造成停电,从而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
2.2配电系统的实用性与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强化
我国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用性也相对较低,从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总体上来看,我国配电网系统自动化覆盖面是有限的,据统计,我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在10%左右,然而目前有些国家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则达到了70%左右,差距性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强化我国配电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尤为必要。我国配电自动化实用水平较低,出现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还没有进入成熟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机制漏洞
在当前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工作中,不难发现存在着很多不足和漏洞,如果失去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营进行协调,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也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即使我国相关部门很早之前就已经颁布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行业规范,但是在实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仍然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3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3.1科学进行配电网架规划以及建设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配电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配电网架结构主要包括如下种类:环网状、放射状、树状以及网状等。最为常用的配网结构为环网状,此种网架结构能够对10kV馈线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能够采用更为科学的方式处理不同线路的使用需要。在出现故障问题时,环网状网架结构可以对绝大多数的负荷实施转移,能够对主干线进行有效保护。在进行配电网架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配电运输方式的影响,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配电方式(主要包括光纤、有线两种),要按照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实施配电网架的规划,确保配电运输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3.2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要对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力量,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进行调度、配电以及通信等环节的管理。通常来说,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规模都比较大,覆盖面积广泛,需要用到的设备设施数量较多,产生的相应的数据信息量也比较庞大,在运营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如果不做好运营管理工作,那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因此,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做好运营管理,努力提升管理维护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在实际管控过程中,一是在人员的选择上,要尽量的选择一些经验丰富、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比较熟悉的技术员,让他们进行难度比较高的工作,如硬件改造、开发等;二是要建立健全现行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让配电网自动化的管控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让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3加强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技术水平
随着配电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其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水平也应不断增加,以此来满足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速度。通过加强谐波治理、无功补偿,合配置电压检测点,及时、真实、准确统计数据,提高电能质量,充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居民用电质量。不断加强城市中压配电线路计划停电管理,减少配电线路重复停运,减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大力推行状态检修、带电作业、联合检修、零点检修等作业方式,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当大的电网覆盖在各个城区时,电力企业应取保有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够使配电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否则,就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电力系统应构建一个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使得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并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同状况做好分析预算,以此来提升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管理功能强之特点,它能有效的提高配电的工作效率、改变传统耗电方式以及降低运行的成本。同时,通过配电管理和配电网自动化的系统在实施中较为关键性的问题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化,进而确保我国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这样才能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岩,马腾.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1(30):2325.
[2]夏书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14):1113.
[3]周明亮,戚树江,万海峰.试论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学导报,2014,23(15):1214.
论文作者:高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网架论文; 我国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