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同管理在房地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华

浅谈合同管理在房地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华

云南岱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2018年下半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大部分城市均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严峻的环境,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自身需要加快管理工作的升级,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文章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同管理;房地产成本管理;应用

引言

合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日常工作,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石。房地产合同种类庞杂,如果管控不到位,积小恙为大病,将会带来整个成本管理的不可控。做好合同管理,需要从合约规划、招标、合同签署、签证变更、款项支付和合同结算等全生命周期的管控着手。

1.合同标准化三步走

房地产项目合同具有周期长、涉及业务部门众多等特点。合同标准化是任何一个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基于合约规划、梳理出需要固化的合同范畴和具体合同模板,可避免合同风险、降低无效成本、提升审批效率。

1.1范围规范

据统计,每个房地产项目合同数量少则近百分,多则近乎500份,而在不同城市、不同项目,合同文本内容都可能发生变化,每份合同在执行中的风险都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合同进行分类,识别每类合同常见管控风险,制定针对性条款或措施进行应对。但是企业资源往往有限,时间也有限,很难对所有的合同文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因此,对合同标准化的范围进行划分是合同标准化的第一步。合同范围的划分应以成本科目分类为依据,即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土地开发成本、前期费、主体建安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期间费用。这样便于合同管理,对后期成本数据归集和统一也有重要意义。

1.2模板编制

根据标杆企业实践,在选择哪些合同进行模板编制时应从以下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合同是金额占比大的合同,这些合同往往又是项目的核心内容,比如总包、重要分包等大额占比开发成本的合同,而且它们的施工周期长,因此必然成为最要的管控对象。当然,在对合同模板进行标准化后,相应的合同审批表单、审批要点、审批部门也需要结构化。例如,在合同审批表单中,可以重点对合同范围、变更控制、付款条件、计价方式、竣工结算等内容进行审批。

1.3应用控制

在实际业务中,模板的应用控制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份常规合同基本几十页、上百页,在合同谈判及流转审批过程中,难以准确清楚合同中哪些条款保持不变、哪些条款已被修改,往往需要审批人员保持高度警惕,也要对报审合同进行全面审阅,以避免漏洞,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通过传统方式控制比较麻烦,而通过信息化工具实施则成为一个简单高效的手段。对于合同文本标准化部分,使用软件进行控制,实现部分文本不可修改。对于允许个性化部分,则由软件开放出来,供合同起草人员进行编辑。完成审批后,合同文件由软件控制平台直接输出。为保证有效应用,可规定:有标准化文件的必须采用标准化文件;如若没有可参照与业务内容最接近的标准化文件进行修订和补充;标准化文件在业务执行过程中,部分条款确实需要进行调整的,可以《补充协议》的形式对相应条款进行针对性修订,禁止在标准化文件的原文中进行修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房地产企业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过去的十年,是楼市发展最辉煌的十年,房价几乎是稳涨不跌,早买房的人早就赚得盆满钵满,这种火热的现象,也让众多买房者心中滋生一种默认的理论:无论楼市是低迷还是火热,早买早受益,越等越买不起。但是2018年,国家对房价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各地纷纷颁布限价、限购、限售等政策,许多城市的房价也着实受到政策的冲击,呈现退潮的现象,大多数购房者也都持观望态度。从政策上看,国家对“不炒房”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在调控之下,楼市很可能会从局部降温达到全面降温,房价也在回归理性。在此情况下,房地产告别暴利时代,企业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得以立足,而且房地产企业项目全过程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签证变更精细化

房地产企业应通过5个维度进行变更管理:明确变更职责、规划变更原因、推行管理原则、梳理管理流程、加强台账管理。

3.1变更职责明确

设计部门应主要负责设计变更的审核管理,与设计院联系变更认证工作,设计变更的提交等。工程部主要负责现场签证,负责把控、跟踪现场签证的办理、挂网、下发的时间,施工单位提交变更、签证回执的审核及确认。成本部负责变更和签证的估价及其对成本的影响,对现场签证的经济合理性做分析、明确现场签证结算方式,所有变更预算编制、结算办理。

3.2变更原因梳理

对常见的设计变更原因进行梳理与分类,便于不断优化和提升管理水平。设计变更原因常见有:设计增补、设计理解确认、优化设计、功能改变、管理粗放等。设计增补,虽然与原施工图相比会出现费用增加,但因发生在施工之前而不存在返工损失,所以仍是正常的工程直接成本。设计理解确认,基于图纸出现不清楚、错漏、平立剖尺寸及工程做法要求不统一而无法施工,这类变更的出现是对图纸的复核确认,可解决施工不明确的问题且为造价提供准确的计算依据。优化设计,相对原施工图纸减少了费用,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功能改变,这类有的在施工前不产生返工费用;有的再施工后会产生返工费用。管理粗放,基于对施工图纸设计漏项的疏忽、对技术方案的确定不规范、对建筑材料和工序质量把关不严格,发生在施工完成后,产生返工费用。提倡推行变更管理三大原则:一单一估、一月一清、时间限制。一单一估,设计变更、技术洽商、现场签证单在流转审批过程中每份均应有预估金额,且预估金额应分别对应相关工程合同(如若相关变更、洽商、签证已包含在施工图预算中,可不再另行编制预估金额,但应在提交审批时注明其相关金额已纳入施工图预算)。一月一清,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应每月进行动态成本回顾,具体针对上月所发出的变更、洽商、签证单之份数核对、金额预估。时间限制,对设计变更、技术洽商及签证(涉及成本增加)实行严格的时间限制,严禁事后补办;截止每月月底乙方及工程部仍未向成本部提交当月发出的设计变更、技术洽商及现场签证者,成本部有权不进行接收、计算、支付费用。

4.结语

房地产企业要想在这个行业长久持续地生存,必须在房地产项目各阶段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严格成本的控制,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为更仔细地做好审价结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引用市场机制,与建设咨询公司签订协议,聘用造价工程师长期驻守,专门协助房地产企业复审复核各竣工房地产项目的决算资料。对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下列事项进行重点核实:①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期限,要求承包人应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发包人按规定时限进行核对并提出审查意见。②工程竣工价款结算,发包人根据确认的竣工结算报告向承包人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保留5%左右的质保金。③索赔价款结算,索赔金额按合同约定支付。④合同以外零星项目工程价款结算。按承、发包人签的补充协议或经发包人签证的金额。

参考文献

[1]马静.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思考与实践[J].上海房地,2018(7).

[2]吕丽平.房地产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初探[J].居业,2016(9).

[3]陈红霞.浅谈房地产成本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5(7).

论文作者:张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浅谈合同管理在房地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