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冯晓荣

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冯晓荣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进行探究,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收治患者400例,通过对其病情术后严密,以及采取各种方法进行预防及护理,予以饮食康复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00例术后患者仅有4例发生静脉血栓。结论:神经外科存在有多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通过及时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护理

1、前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神经外科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发现,未作好预防、护理和治疗工作,常可导致患者患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而致残,甚至因血栓脱落造成肺、脑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本组术后患者400例,其中术后7天能自行下床活动者310例,年龄30~75岁,平均45±1岁;术后昏迷患者90例,年龄25~75岁,平均62±1岁。

2.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再配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2.2.1严密观察、早期发现

对于昏迷、术后、瘫痪患者应抬高下肢,给予肢体被动按摩,特别是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按摩,防止血液滞留,尽量避免膝下垫软枕,过度屈髋,影响下肢回流。对于使用脱水剂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弹性,及时补液,改善血液的黏滞性,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如抽血时注意有无血液过快凝集现象等,对可疑患者及时报告医生。对于输注刺激性强的液体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外渗等情况,如延穿刺处静脉发生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情况,应抬高患肢,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敷。如发现在无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肢体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临床上单侧下肢水肿,因两侧肢体周径差异大,容易做出判断,而由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双下肢水肿常常是对称的,易被忽略而误诊或延迟。在临床护理中由于及时发现、处理及时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肿胀肢体得到缓解。

2.2.2患肢护理

患者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应抬高下肢,避免按摩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时应缓慢,动作轻柔,以防止栓子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皮温等情况。长期卧床的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卧床期间要定时更换体位,每1至2小时翻身1次。

2.2.3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锻炼:患肢肿胀减轻、疼痛消失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循序渐进,并做好手术前后的指导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富含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忌穿紧身衣服以免造成腹内压力和静脉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2.4合并肺栓塞的护理

肺栓塞通常是下肢或骨盆处静脉的血栓所脱落的栓子所引起,51%一71%下肢深静血栓形成患者可发生肺栓塞。25%一50%肺栓塞患者同时伴有右心衰竭。本组1例脑干胶质瘤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时间长达8h,术后给予大量脱水、止血药物的应用,术后第10d患者突感胸部疼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伴有呼吸困难;X光胸片示:左肺呈实性变,动脉血气分析示有低氧血症,心电图有肺型P波电轴。确诊为肺栓塞。立即给予吸氧、吸痰,并遵医嘱给予尿激酶25万U快速静滴(20min内)继以每2h连续滴注12—24h,待病情稳定后以50万U/d维持5—7d,腹部皮下注射抗凝针,经过抢救与护理,20d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出院。

3、结果

364例恢复良好,只有4例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为左腿深静脉血栓,3例为右侧深静脉血栓,经过给予药物、穿弹力袜等,恢复良好。

4、讨论

4.1形成原因:

(1)血流缓慢,由于神经外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高颅压,昏迷造成肢体自主运动障碍,颅内占位或脑组织损伤致肢体瘫痪,因此,患者的患肢缺乏主动或被动运动造成血流速度缓慢。

(2)手术制动时间长,也是神经外科的又一特点,长时间被动保持同一体位,也是造成血流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

(3)长期卧床,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或特殊体位的要求,减少了翻身及四肢活动程度及次数,术后恢复期长或疾病本身病程较长,均可延长其卧床时间,致血流速度缓慢,促进血栓形成。

(4)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用于降颅内压时脱水剂的应用,造成机体水分大量流失,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的形成,肿瘤或颅脑损伤部位在下丘脑部位,会引起下丘脑功能障碍,出现高热、高血糖、尿崩、应激性溃疡等症状,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止血药物的应用,也可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血栓的形成。

(5)静脉损伤,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也可致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发生药液外渗,造成静脉炎,尤其在下肢输液,输血更易发生静脉血栓或静脉炎。

4.2预防措施

(1)勤巡密查早发现:DVT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要勤查勤问,并做好相关记录,观察及询问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压痛、浅静脉怒张等。定期对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进行测量。对下肢的突发肿胀,疼痛及压痛等应提高警惕。对患者双下肢的皮肤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进行认真观察对比,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2)正确处理防恶化:如发现患者有下肢发生DVT。①适当的卧床休息和恰当的抬高患肢:嘱患者卧床休息1~2周的时间,期间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用力抓捏下肢肌肉,防止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导致肺栓塞。抬高患肢使其离床面20~30cm,但不能在腘窝下垫硬枕和过分屈曲髋关节从而影响静脉回流。耐心对其讲解弹力袜及弹力绷带的使用方法。改用上肢静脉输液。②抗凝血疗法:合理使用一些抗凝剂等进行溶栓治疗。③必要时使用手术方法解除血栓。

(3)谨防发生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应注意观察一些对出血倾向有提示作用的部位,如皮肤黏膜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嘱其卧床休息为主,需待停药后7天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下床活动。每隔10~15分钟巡视患者1次,检查患者的意识情况,呼吸是否平顺,血压是否平稳,瞳孔有无散大及缩小。如发现患者有特殊不适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情况,争取及时处理。

5、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神经外科手术的不断进步,术后缩短了卧床的时间,以及通过护理人员实施科学有效的预防及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大大地减少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士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89-90.

[2] 高化,王宝军,赵亮,李亚东,刘长贵,刘振宇,鲁英. 骨科下肢手术围手术期形成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05)

论文作者:冯晓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冯晓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