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论文_马敏丹

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论文_马敏丹

广州南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行业要想发展好,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工程预结算工作,工程结算的水平影响着建筑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到计划、统计、财务、物质供应等多部门的业务,工程预结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和经济指标的依据,编制好工程预结算,搞好审计工作,是节约建设资金,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同时,正确把握好工程预结算,也是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发生的有力保障。

1.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虚假报价

这是目前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主要部分,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其中,材料成本占造价总成本的70%。施工单位为在短期内攫取最大利益,中高层领导往往授意结算人员,虚高报价,有意提高施工成本,提升工程预结算金额。加之我国建筑材料市场也完全放开,存在着有些建材价格剧烈波动、大起大落的现象。这就给施工单位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以真真假假的理由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要求建筑单位调整价格,达到最大化利益。在实际的结算工作中,施工单位往往又想方设法地办理假合同、假发票、假进货单等佐证,或者拖延时间,延迟结算。如果一个大项目有几家施工单位同时进场,那这几家施工单位往往会慢慢来,等着瞧,互相观望,等同行先预结算之后再决定自己的报价策略,多捞一点是一点。这就极大影响了预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1.2建设单位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投标前,建设单位需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并以此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依据进行招投标工作。目前我国多数建设单位内缺乏具有专业的造价部门和相关造价人员,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多数是根据其他工程项目进行改编或直接套用,从而导致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不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内所列的项目往往不完整,经常出现漏项的情况,从而导致所编制的工程预算文件低于实际施工所产生的费用,使得结算费用远大于预算费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对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均认可,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该文件对双方均存在法律约束力,因此工程量清单是建筑工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依据的准绳,因此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编制,并经过相关施工单位的认可,否则极易引起法律纠纷,从而影响双方经济效益。

1.3变更说明不明确,造成工程量重复计算

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不可避免,但工程变更在叙述时不严谨,被预算员抓住把柄,工程结算时引起争议。如工程变更厨卫间取消面层的通知,建设单位只是泛泛说明,没有深入理会定额中贴瓷砖一项所包涵的内容,定额明确说明贴瓷砖不但包含粘贴面层,仍包含面层下的抹底灰。施工单位认为取消面层,说明整项均取消,而我们是抹了底灰的,这部分费用是应该给的,造成这部分费用是重复计算的。

1.4工程材料的价格问题

工程材料的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一定要预算好材料的成本,这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造价。我国建材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在不同的阶段工程所需材料的价格也是不同的,所以,工程的建材价格总是在不断变动的,这一现象会影响到施工的进程和成本,也会导致合作双方产生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发生,例如,某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已经达成的共识,订购某家建材公司的材料,但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发现材料的价格上涨了,施工方不愿承担较重的经济压力,要求建筑单位降低价格,如果不同意他们的要求,就不会完成任务,这样一来,会激化双方的矛盾,影响工程的进程和价格预算。

2.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完善预结算监督体系

审计机关和相关工程管理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应介入预结算体系中,对施工企业编写的预结算文件进行有效监督,并提供相应的技术信息为施工企业提供有效模板及数据。因此审计机关和相关工程管理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机制中明确规定各参与单位的相关职责,确保工程预结算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内部还应制定相应的审核制度,避免编制的预结算文件出现疏漏或偏差。负责审核预结算文件的部门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实时追踪,确保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间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并进行相应备案签字,确保预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编制科学、量化的工程量清单

在工程招标之前,建设单位就应当全面深入地了解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缜密计算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管理费、风险费、临时设施费、短期工期措施费、脚手架搭拆费、机场安拆费、运输费、预留金、总承包服务费等等细节,再将具体内容的每个环节细化、量化,出具数据完整准确、内容滴水不漏的工程量清单。建设单位还要聘请专业工程管理公司对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的变更进行经验性计算,避免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

2.3制定完整的合同

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有正确的理念,了解合同的重要性。在施工之前,要严谨的、细致的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维护双方利益的合同,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对建筑工程的合同要进行审核,保证建筑的进程与合同的内容相符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合同办事,相关部门要做好审核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对于索赔的工作要极度重视,保证员工的利益,这样可以避免混乱现象的发生,使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稳定。

2.4虚增工程量问题

招标时,对清单出具要谨慎,同时建设单位应对清单丢项错项严重的情况要追究审计公司的责任,审计公司也要对当事人有所惩罚,责、权、利明确了,就不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了。

工程量重复计算的问题,首先建设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应了解定额,懂预结算的知识,每次变更不是单纯的说事,应考虑到每次变更最终还要归结到结算,结算就要涉及到项目、材料价格等问题,所以,变更时应一一明确。

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每次签证时,要弄清明白事情的缘由,清楚施工单位要求签证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哪一方造成的,若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应由施工单位承担,不必签证。再就是签证要及时、准确,为以后工程结算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结论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计划、财务收入与支出、财务统计等。但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从而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预结算工作不能达到预定目标。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施工企业的报价存在问题,此类问题国内外施工企业均存在,且目前没有较好的办法解决;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存在问题或在施工现场的甲方代表配合不到位;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共同造成的变更工程量不明确或部分工程量的重复计算等;市场环境影响而导致的建筑材料或人工劳务费的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孙泽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策略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9):79-80.

[2]聂江辉.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J].山西建筑,2016,42(09):242-243.

[3]周承英.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22):248-249.

[4]谢全惠.浅析建筑工程预结算审计存在问题及措施[J].四川建材,2015,41(01):240-241.

论文作者:马敏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论文_马敏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