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王 玲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 要: 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以文字为载体,以人物描述和事件叙述向读者表达核心思想。通常,在国学经典作品中所塑造的文化背景和人物经典,能够以作者自身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史实的评判,传奇的故事和经历,向后世读者展现伟人应有的气节、历史波涛的曲折、社会环境的变迁,从中体现核心思想,代表多数人的客观视角。本文将浅析在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对后世读者及当今国学课程的意义及其作用。
关键词: 国学经典;教育;意义分析
一、教育诵读国学经典作品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类精神文明的车轮同样在滚滚前进。国学经典作品正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化传承,其艺术表达方式和其内容特质也向现代人展示着古往今来人、事、物的发展历程和智慧结晶,蕴含着历史人物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兴趣性格的基础教学方向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去观察和分析,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拥有重大学习价值。具备真实、生动、哲理、揭露等特点,从而为大众所推崇,并奉为经典。在思想文明层面来分析,国学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放大了细微但典型的事理,引人反思真理、道德、人性、原则的本质,引导人们不要全身心向往对物质的追求,不要迷失于冷漠的人情社会,如何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身的道德和情操。这些国学经典作品能够有力推动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对于唤醒人内心中的美好和善良,保障人类对崇高的思想心怀敬畏,用民族的精神支柱作为抵御精神污染的武器。古今的国学名士正是在国学经典作品的影响下洗涤自己的心灵,将高尚的品格当做一生的目标,宁愿牺牲财富、权力、健康甚至是生命,也不愿屈服于私欲。国学经典文学伟大的精神力量可见一斑。
(一)国学传承英雄气概,鼓舞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我国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礼记》为例,书中所写“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旨在强调人不可无信无义,为后世塑造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缩影和沉淀,尤其强调民族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精神。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秦末国力衰弱,民不聊生之际,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天下百姓欲言而不敢言的呼声喊了出来,体现了中华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大无畏英雄气概。不论其结果如何,终究人民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高歌谱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后人拜读之后,由衷产生敬佩心理,并非常羡慕陈胜的英雄壮举能够青史留名,由潜意识引领自己寻找成为英雄的机会,潜移默化地鼓舞自身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学习,以英雄为榜样,以国学经典为指引,确立人生目标,锻炼自身的行为举止,不断朝着更好的一面去完善自己。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对于英雄气概的歌颂,能够鼓舞和弘扬人们对积极而向上、勇者大无畏精神的钦佩,对家国安危的正面心态。在追随英雄气概的高尚伟人中,司马迁本人亦是如此,在拜读了经典之后,司马迁对于历史有了真实的了解,树立了自己的原则,独自面对强权毫不退缩,身残志坚地书写了广为流传的《史记》,让中华英雄的血脉在不断涌现的国学经典作品中代代相传,以此弘扬民族英雄气概是广大人民坚定不移的决心,值得当今学子向之往之。
(二)国学强调能力培养,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孔孟之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三省吾身”,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让读者形成了想要成功必须磨练自己的正面认知,鼓励更多有志之士互相扶持,做自己生命中的英雄,激发大众心中的希望之光。例如宋代诗人胡铨在《吊岳飞》中描述的:“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赞美了民族英雄岳飞一生为国为民,勤修苦练自身本领,最终以过人的能力挫败了入侵者,以此告诉人们,看似强大的邪恶势力,是永远无法战胜正义力量的,只要锻炼好本领,总有一天能够发光发热,如今的各大电影及小说等作品仍在继续弘扬这一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水调歌头》中也积极体现和印证了这一思想——“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样看来,伟大的毛主席何尝不是自强精神的传递者和实践者呢?中华人民深受国学精粹的侵染,这是也民族强大的根源,作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接班人,应当接过传承的火把,继承先辈的智慧精魄,从经典国学作品中培养民族自豪感,自强不息。
(三)国学教导上善若水,体现正确的人生理念
不少国学经典中都对修身养性拥有独到的见解,教导人应当与人为善,不争朝夕。例如《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含义是人追求的至高品性应当向水学习,在无声无息之中滋润万物,却视名利如无物。不与人钩心斗角、也不与人争强好胜,能做到至柔至善,却心胸宽广,容纳天地。它能使万物分享它所带来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这就是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气节所教导我们去追求的境界,诵读国学经典,就能从古人的智慧和信仰中获得对自身的反思,对人生的感悟,从而主动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
梨友一来,情势就变了。原本胡人把桂州城四面围住,梨友一来,把北边的军队撤了回来,意思是我给你们一条生路,你们要逃就逃吧。
根据灌溉模式、种植作物及净需水定额,项目区农业灌溉净用水量449.36万m3。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9,推算到项目区在西干渠直开口的取水量为504.9万m3。项目区灌溉用水取水量见表4。
二、总结
总之,纵观古今国学经典作品,其中的人、事、物、理都能影射出当时人们的希望和追求,是时代精神和社会状态的自然产物。这些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对维系人们的愿景和精神世界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为国民思想稳定提供了超然于现实的保障作用,作为当代国人,诵读国学经典,并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是民族兴旺强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吴晓群.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6,(5):13.
[2]吴湘江.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品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46.
[3]钱静.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素养[J].考试周刊,2015,(99):23.
作者简介: 王玲(1980-),女,回族,青海西宁人,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学位,讲师,2003年6月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4年7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专业,2018年参与完成省级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并于同期获得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
标签:国学经典论文; 教育论文; 意义分析论文;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