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有效预防麻醉风险就高血压患者而言,尤其是在血压无法有效控制、系统不能控制状况下,手术过程往往会出现血压较大波动,血压升高会直接导致出血量增加,甚至发生脑出血;低血压会造成脑供血严重不足,最终引发术后脑梗。与此同时,心梗和冠心病等均会对心脑造成影响,使其抵抗力持续下降,引发不同程度心脑血管疾病。在影响心血管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肺功能,例如:伴有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后,可能会发生呼吸功能不能恢复的情况,应该通过辅助呼吸方式进行加强,避免患者呼吸功能的逐渐衰竭,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针对以上麻醉风险,如果患者和家属未对其进行正确了解,会呈现两种表现,一方面,过分担心,在害怕麻醉后无法清醒的同时,还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情况,然而,情绪波动属于血压波动主要原因,极易造成麻醉风险。另一方面,毫不重视的态度,对于麻醉医师提出风险采取忽视态度,不配合展开术前相关准备,未对血压、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等,均会增加麻醉风险,直接影响其麻醉效果,需要予以重视。因此,预防手术麻醉风险措施包括:(1)做好术前准备,可以降低风险、减少死亡率。手术麻醉前,应对患者异常状态进行调节,例如:纠正低血压和贫血等,严格按照手术治疗标准,向患者禁食禁水,避免出现误吸的情况。按照患者情况进行术前用药指导。(2)麻醉选择和管理,结合患者病情变化与手术方式等,科学选择其麻醉方法,对于危重患者展开全面讨论,制定有效麻醉方案和预防措施等,麻醉医师需要以无菌状态进行操作,尽可能保证重要器官基本功能,如果出现意外及时纠正。(3)强化设备检测,为保证工作人员与患者生命安全,需要提供相关器械设备,如心电图仪和SpO2监测仪等,全面了解其使用方法,并在使用前展开检查和校准。(4)坚持遵守岗位职责,麻醉医师均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对麻醉知识进行了解的同时,还应提升自身工作素质,丰富临床经验,掌握麻醉风险和意外处理方案。如果麻醉过程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寻找原因,快速进行处理。3 手术麻醉注意事项麻醉前访视:(1)择期手术患者,要求麻醉医师提前进行探视,即自我介绍,明确探视内容和目的,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遗漏病史,如手术麻醉和用药史等。(2)麻醉医师进行访视时,还应该保证衣着整洁,以和蔼态度进行沟通和交流。(3)优化术前准备,完善麻醉计划,告知患者麻醉过程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以此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掌握手术特点,就麻醉风险与手术风险而言,需要和手术医生取得沟通,掌握患者基本病情与实际情况等。(4)麻醉前还需要掌握患者现病史,即病因和治疗过程等,个人史需要了解其饮酒嗜好与药物滥用情况等。(5)在回答患者提出问题时,需要以耐心态度,和患者家属谈话,明确麻醉方法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和排空小便相关事项,以此获取患者信任,顺利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送至手术室后,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例如:(1)询问患者晚上睡眠情况,是否出现发热或月经等。(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与手术禁忌症;检查输血与输血浆替代品,观察患者是否取出活动义齿,同时取下相关贵重饰物,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等。(3)护理与麻醉准备中,应降低噪音,减少人员走动与说话,确保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顺利完成全部准备工作。(4)麻醉医师需要与患者主动交流,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引导患者及时阐述自身想法与恐惧心理,并对其予以正确疏导。告知患者相关病例恢复情况,帮助患者正确树立治疗信心,同时提高其安全感。(5)操作前告知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等。
论文作者:杜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状态论文; 风险论文; 情况论文; 医师论文; 全身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