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中的应用论文_莫松碧

大数据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中的应用论文_莫松碧

(身份证:45223119811117xxxx;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来宾供电局 广西来宾市 546100)

摘要:要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前移审计关口,提升审计时效,促进审计全覆盖。要强化信息分析对审计管理和监督决策的支撑,深挖信息数据价值。中国石化审计部门对大数据的高度重视与当今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是审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大数据必将在审计价值延伸方面发挥巨大的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数据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应用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业务范围及领域逐渐扩大,并逐渐显示出场地分散、范围跨度大等特点。为了与该种发展特点相适应,电力企业应该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下形成信息化管理策略。内部审计是电力企业经济监督的主要工作手段,为了将该项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显得极为重要。

1大数据的内涵

从客观角度来进行分析,最新一代的信息支持着大数据,空间运动的一系列过程迅速向网络空间体现出结果内容,主要体现出规模结构强大、多种多样的类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数据,与真实的环境更加接近;从主观角度来进行分析,认识论对思想观念的改变离不开大数据,大多数的对象从未知到已知,从无法确定到精准确定,从极小的样本到对样本整体的了解,这是从了解这个世界到改变这个世界的一种过程的升级。

2大数据对内部审计所产生的影响

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过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它对大数据的认识相对于信息及业务部门还是非常少的,如今的大数据发展形势非常迅猛,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理念,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淘汰。在如今存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例如,许多审计单位的数据量既有同基层有关的微观数据,也有同整体有关的宏观数据,这些数据的叠加使得数据量变得越来越庞大。审计工作如果不展开大数据分析,就很难将工作开展下去。

3大数据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中的应用

3.1信息集成化

审计的信息化和企业板块以及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实行标准一致、统一设计,为审计获取大数据和开展大数据分析创造基础条件,这样既对内部审计检查客观因素非常有利,同时又对审计剖析向主观性、集体性、趋势性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既解决审计信息和企业整体信息之间的壁垒问题,还要解决审计系统划分的局面,积极发挥出审计相关信息的相互合作作用、相互共享,预防出现审计信息的“信息孤岛”现象。

3.2分析智能化

对大数据的储存和剖析技术属于审计专业技术的新兴型,促使了审计的变革。内部审计机构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汇聚更直观、更原始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内、外部的审计相关信息;利用云计算建设动态服务“资源池”,开展远程海量数据审计分析,研究遵从大数据的剖析技术,对审计分析功能加以提高,风险审计分析发展的方向是:关系式分析、趋势分析、潜在分析等。

3.3信息输出和反馈自动化

电力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对内部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我国在2002年颁布了《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明确定义:“内部审计属于客观独立的资讯活动,主要目的便是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除了提升服务效率之外,各个企业也要学会如何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从而向管理层提供审计数据服务。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审计线索,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开展。站在国外角度来看,审计分析技术以交易型数据分析为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在数据分析技术的作用下,审计风险评估及异常交易数据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奥地利政府通过审计工作对各种税务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实现了各个企业销售额的全面审计,成功挽回了巨额财产损失。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学会在数据分析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企业可以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4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措施

4.1建立相关奖励机制,加快信息化进程

电力企业的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整体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在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并不愿意改变现有运行机制。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现,电力企业应该建立相关奖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企业上下的积极性,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信息化的推进。与此同时,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与内部审计信息化相关的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机构,以加快企业员工的接受程度和丰富其现有技能,从而加快审计信息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4.2注重风险管控,加强管控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面临多重风险,应建立有关机制,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企业应该加强对相关基础行软件的监控,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企业避免出现较大损失。此外,企业可以列明常见的舞弊方式和迹象,并归纳出相应的识别措施和应对方法,为更好应对舞弊做好准备。最后,企业可以要加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监控措施,比如定期监督等,以降低因个人失误导致的审计风险。

4.3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可以通过外委部分审计业务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资源。同时强化内部审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外委审计事项的审计质量,为内审机构较好发挥监督预警职能、实现审计全覆盖营造良好环境。

4.4审计工具的革新

电网企业ERP业务审计系统、综合管控审计系统等审计工具已运行多年,应广泛收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革新,全力推进智能持续审计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应用。同时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深入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根据分析与审计目标有关联的事项实施数据挖掘,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到与审计有关的数据,推进在线审计。

4.5加强新型审计人才培养

大数据背景下,电网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对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审计人才要从审计业务、计算机、大数据等全方位进行培训,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硬软件知识、网络和系统安全知识,具备电子数据采集、清理、转换的能力,还要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综合判断能力、专业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更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上还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很多理论的应用成效也并不突出,而且还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各个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引进新的技术,为后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吴秀贞.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131-132.

[2]邵信群,肖宏磊.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8(35):193-194.

[3]周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29):105-106.

[4]胡新玲.基于“互联网+”审计云的企业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7):140-141.

[5]周谨.基于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134.

论文作者:莫松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大数据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内审中的应用论文_莫松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