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土木工程的发展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而提升的,尤其是在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经济、科技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交流,使得我国的建筑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最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的质量愈来愈关注,因此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对日后的土木工程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引言
伴随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筑日益增多,为能够充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建筑技术,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决定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把它看做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唯有不断提高认识,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进而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同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与业界同仁一起分享,相互学习。
2 混凝土优缺点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之一,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还具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关于混凝土的优点。非常便于使用,钢筋辅助支护模板,使得可塑性明显提高; 耐久性非常好,与砖混相比较来说,框架混凝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抗震性也不错,房屋分隔自有多变; 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丰富的原料,当前已实现了商品化; 性能非常容易调整,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结构项目的需要;环保,能够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等。其次,关于混凝土的缺点。极易有裂缝的情况出现,具有太大的自重,相对较长的养护期,寒冷地区所用工期比较长。
3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是生产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的质量好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有所影响。比如说水泥的强度和体积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沙砾的粗细也会影响混凝土质量,沙砾细小,容易使混凝土干裂。所以,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对于混凝土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如果使用质量差的原材料,就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极易引发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
3.2 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这样就导致很多工人在搭建混凝土模板时无法做到规范性操作。而且,在实际施工现场,也有许多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随意更改混凝土施工规范,缩短施工时间,这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影响,并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3.3 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外界的温度直接的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会因为外界温度的骤然下降而出现表面细浆的现象,不过却有一个恒定值存在于混凝土的内部,这就导致有很大的温差产生。混凝土在温差的作用下,经常会有裂缝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4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4.1 温度应力控制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控制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水泥的用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混凝土的浇筑上。前者是指水泥掺入混凝土之后会释放热量,而混凝土结构本身则会阻挡逸散的热量,无处释放的热量会提升混凝土的温度,从而造成温度应力。而这种情况下温度应力的控制却很简单,即减少水泥的用量,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有时也会加入减水剂来阻止水泥热量的散发,因为水泥的水化是散发热量的根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水泥,除一些特殊材料外,在水泥方面也有了替代品,即新研发的低热水泥,而且除了材料之外,也可以通过搅拌来促进热量的挥发,也可以达到缩减温度应力的作用。后者是指在控制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主要控制因为天气原因的高温带来的应力,因此要避开高温的浇筑条件,必要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4.2 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
混凝土材料的比例配合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配合比的控制一定要严格。在实际的施工中得对原材料进行配比,是需要反复的进行实验和测试的,所得到的数据才会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为施工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骨料在混凝土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石头,这些石头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较高的密度。除此之外,在建筑材料中所含有的有机杂质及粉状物等成分都必须要和国家的检测标准相符合。还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混凝土和碎石相结合的硬度要比和卵石相结合的硬度高很多,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和碎石相结合可以作为优先的选择。
4.3 浇筑工作
关于这一个环节,必须将各种防范工作做到位,如果混凝土自由下落距离相对偏大,在这种情况下,则将发生离析。所以,施工人员如果确定浇筑高度大于2米,这是一定要根据专业要求来进行溜槽。然而,要是其高度在8米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务必要采用振动串筒(带节管),然后根据有关要求来开展浇筑施工,然后分层捣实。施工人员应当确保浇筑当中的时间间隔与间距,将这些事项控制好,要不然混凝土会出现裂缝现象,使其抗剪力受到影响而有所下降。因此,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正确的流程来操作,避免发生问题。
4.4 对混凝土的捣实
关于这一个环节,最关键的工作是选择振捣器,必须进行科学选取,要是该设备发生问题,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会对建筑质量产生负面作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混凝土厚度大小来选取振捣器,如果厚度超过3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取表面振捣器,而如果浇筑面积相对较小,则应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这种设备的使用,大体上存在两种方法,即垂直与斜向振捣,对于前者来说,振动棒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呈九十度进行振捣,而对于后者来说,两者之间有一定角度。因此,振捣过程中,必须科学选取振捣器,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振捣方法,以充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4.5 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
在完成浇筑和振捣工作后,如果能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及时的养护,这样就能有效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通常是在十二小时内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覆盖式养护工作。结构模板拆除后,施工人员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在一周内进行喷水,做好养护工作,使混凝土结构保持湿润状态。在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应采用针对性浇水法,以此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结构强度降低或不达标的现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的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施工技术是其众多的因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在控制这些因素的过程中如果不够合理,是很容易使自缩和断裂等现象出现在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中,对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有哪些因素对混凝土结构施工造成了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助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整体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祥.解析目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6(26).
[2]闫敏.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 04:81-82.
[3]董正凯.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门窗,2016,06:118.
[4]李德国.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109.
[5]刘名龙.浅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 13:285.
论文作者:刘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