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河北秦皇岛 066300)
【摘要】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年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症,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1]。有文献报道[2]老年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所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减少老年HD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科2009年5月—2015年5月,66例HD中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针对其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并发症;心竭抗;律失常尿毒症血液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292-01
1.临床资科
1.1 一般资料
率组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65~88岁,平均72.8岁,透析时间:3个月~6年半。慢性肾炎29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24例、多囊肾1例。
1.2 方法与结果
采用瑞典GAMBRO AKIOO、AKIOOU、95U血透机,碳酸氢盐透析液,4~5h/次,2~3次/周。本组66例患者其血透2626例次,出现717例次心血管并发症,其中低血压376例次,高血压178例次,心律失常87例次,心力衰竭76例次。通过对皿过程中的心血管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没有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2.主要并发症特点及护理对策
2.1 低血压
本组调查显示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老年人的血管耐受性差,调节血容量的能力差,应严格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患者在HD过程中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并出现打哈欠、头晕、眼花、出冷汗、胸闷等症状诊断为透析低血压[3]。部分老年病人发生低血压时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忽视。率组发生低血压患者78例次,3例患者血压下降至0。有16例次在发生低血压的同时台并心律失常发作,5例次合并发生心力衰竭。护理对策;加强巡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表现,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15~30min滥测记录一次;精确计算超滤量;泵速开始60ml/min,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及机体反应,逐渐增至150~260ml/min,进行平稳、恒定的超滤;当患者出现低血压先兆症状时,立即测血压给予降低跨膜压,碱少或停止趣滤,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0~300ml或10%葡萄糖。置于Trendelenberg体位,面罩吸氧3~5升/分。台并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者根据医嘱准确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及强心药。经上述处理5~10min血压恢复正常,症状缓解,有4例因效果不佳,提前终止血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高血压
大多数老年血透患者在透析之前就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而且伴有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透析中突然出现头疼难缓解的特点。护理对策:对原有高血压患者,透析前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在右,严格控制水及钠盐的撮入,无尿患者钠盐摄八量为l~2g/d,及时调整好患者的干体重,使患者能够充分透析。必要时可改变透析方式或降低透析液钠的浓度,若透析中出现高血压,可遵医嘱给予舌下含服心痛定5~10mg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同时给予心理安慰.或听一些轻音乐。
2.3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血液透析是一种增加心脏负荷的治疗方法,却也是解除患者体内水钠潴留,减少毒素蓄积,治疗心力衰竭有效的措施,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比较低下,治疗过程中超滤脱水使,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合并低血压,和透析后血钾浓度急剧下降,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护理对策:老年患者进行血透时须持续观察心电监护,吸氧3升/分预防心律失常发生。及时纠正发生的低血压及电介质紊乱。避免进行高流量和过急超滤。根据电解质情况调节透析液钾和钠的浓度。若患者出现大汗、心前区压迫感,胸闷、端坐呼吸等症状。立即给吸氧、应用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小剂量使用强心甙。积极防治各种诱因,透析前控制好高血压,常规使用促红素3000iu,2~3次/周,注射促红素期间,注意补充铁剂,促进红细胞生成,以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2.4 其他护理对策
2.4.1健康指导 把预防各种并发症知识,血透注意事项、饮食与心血营并发症的关系,做成多媒体,结合幻灯、录像或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及时发放,对病人一家属进行键康指导,每月1次,1~1.5小时/次。宣传透析知识,解除患者压力,避免其情绪波动太大。鼓励进食优质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每周2次HD者,蛋白摄入保证量为1.0~1.2g/(kg·d),每周三次HD者,摄入量为1.2~1.5/g(kg·d)。定期组织肾友会,让患者及家属参加,每月1次,每次1h~2h。请长期透析5年以上患者与新开始透析病人进行自行交流,树立生存的自信心。通过健康教育相互交流学习,使患者掌握透析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知识,消除对控制液摄撮入这一难点的畏惧心理。严格控制好血透间期体重,碱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4.2指导合理用药 控制好血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致死率,可减少50%的心力衰竭。要长期合理服药,联合用药,减少不良反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积极控制高血压,定时测量血压每天4次,并做好记录,不可随意停药,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左右。
2.4.3血管通路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它是十分重要的。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外伤,可以采用护腕保护瘘口。(2)严禁在内瘘侧肢体进行测量血压、扎止血带及穿刺等操作。(3)教会患者经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4)避免吸烟,因为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会引起血管收缩影响内瘘功能[4]。
2.4.4规律透析 患者应严格按医嘱规律透析,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透析剂量,每周2~3次或隔日一次,达到充分透析。从而减少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梅.特殊病情的透析疗法.王质刚主编.血液净化学[M].每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0-384.
[2]李宓.血液透析并发症[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4.
[3]王湄川,刘沧桑.血液透析中防止低血压的探讨[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1):602-603.
[4]陈学梅.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121.
论文作者:王娣,赵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低血压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老年论文; 心血管论文; 血液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