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实现了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安全性、稳定性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要求。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气系统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电气工程的隐患,保证电气工程正常运转,为我国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网建设;应用
1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定义
电气自动化技术将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等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对设备和电气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运行程度,通过 PLC、传感器、继电器等电气元件,实现系统的自动检测和调节功能,确保电气工程相关设备按要求的条件运行。通过安全连锁保护电路,实现设备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一旦发生故障,系统将自动停止运转,并根据故障情况发出警报信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网络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特点
(1)智能化特点。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是智能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特点使得电力系统的操作和运行更加规范严格,且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对电力系统中具体工作实行控制和调整,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简单快捷。(2)动态监控特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进行监管,监管的效率不高,很多问题都不能被及时发现。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可通过指令输入和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识别出各种问题和风险并马上做出处理,使得监管工作更加有效。(3)自动仿真特点。该特点主要体现在对电力系统运行中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自动仿真技术代替人工信息采集处理,有效提升了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减少人工操作中发生错误的概率,提升数据分析质量。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有效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上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力的需求,导致电网的调度任务也愈发复杂。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任务,传统的电网调度管理模式需要变得更为高效。对此,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始运用在电网调度任务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电网调度过程中,电力电子技术主要运用于以下方面。首先通过其信息处理技术对电网调度过程中产生的庞大的繁杂的信息进行采集与整理,智能化的采集大大便利了处理繁杂数据所产生的工作量。其次,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被运用于电网调度的安全管理中。一旦电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故障,就可以按照事先设置的技术方案对故障进行控制和处理,以维护电网安全与稳定。最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对电网的远程控制与管理中。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设备自动通过控制原理实现计算机对其的控制。由此可见,无论是在通信方面,自动化控制方面还是故障处理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都完美的应用在了电网调度的工作任务中。为电网调度工作的安全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保障。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方面的应用
在整个电气工程乃至电力系统的结构组成中,变电站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起到升压变电的作用。所以在变电站中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气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相应的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方便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管理任务。具体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控制等技术方面来改善变电站的工作形式。在这些高新技术的帮助下,变电站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设计与建设,大大的减少不必要的人力与财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变电站正常稳定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设备,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控,以便于快速的发现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质量。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变电站的应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开始将传统的变电站设备逐渐代替下来。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一直更新进步着。这也表明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也会随着技术的更新变得越来越安全与稳定,并且朝着智能化与机械化逐渐发展,以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与进步。
3.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帮助处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设备故障问题。为不断优化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功能,实现其自动化工作也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当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改造升级之后,其具备的自动化特点能有效提高处理电力工程建设中设备故障的速度和质量,始终保持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优势,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有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处理设备故障效率的同时,也相应的提高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3.4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
发电厂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电力生产,对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我国的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发电厂的发散监控系统中,能够有效对发电厂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及时控制发电系统的运行环节和流程,防止在发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故障,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生产。
3.5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针对于工程监控系统的自动化,具体的应用情况如下: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设备等进行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出功能强大的电力工程建设监控系统,保证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可控范围内。对建设中的设备运行、人员作业等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工程建设合法合规,使得监控系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还能合理设计主站监控中心、网络客户端、站端,使得电力建设的监控系统具备更完善的服务功能。电力工程建设自动化监控的实现,还能有效降低建设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通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风险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影响,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多实际价值。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的建设中,能够有效促进电气工程的建设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我国电气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技术也是依赖性比较高的技术。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时间已经比较长,在其应用过程中,凭借其自身优势也有效促进了我国电气事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电气相关企业的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在我国的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了解,促进其应用。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万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7(22):166.
[2]肖圣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89.
[3]张海东.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85-86.
[4]韦益林.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运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6):138+140.
[5]张晓凯.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0):170.
论文作者:杨,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