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太生

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太生

滕州市房屋装璜公司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精细化管理改革的加速推进, 国家更是下大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在历史的浪潮下, 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日益增长的建筑业与加速消耗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正日渐凸显,这就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降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我国, 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仍是一项粗放型的行业,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量巨大。然而, 建筑施工活动流动性大、机械化程度低、管理粗放, 尤其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工作更是停留在手抄笔记的初级阶段。同时, 无论是现场管理人员还是直接参与施工生产的现场施工人员, 节约能源意识淡薄,铺张浪费而不自知。这是建筑施工领域的一大痛点, 如何实现建筑施工能源的精细化管控,提高人员节能素质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能耗监测;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

引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现有的电力系统暴露出不少问题,要求构建起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步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运行模式以及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我国智慧能源综合管理的研究现状

早期我国能源管理系统是基于对能源资源存储基础上实施的有效控制手段,根据市场经济状况及社会发展需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制约。为了能够给能源管理提供更加有利的运行条件,由此产生各种形式的能源系统模型,这些系统模型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对能源资源系统中包含因素的影响,进而对不同时期内的能源系统进行仿真对比,最终得到最佳能源管理系统模型。实际上我国的能源综合管理主要是将能源策略与能源管理相结合,在注重管理人性化的同时更加关注系统模型的科学性。能源综合管理模型从建模层次进行区分,包括自上至下、自下至上的两种具体形式,若从影响因素层次区分,可以分为确定和不确定两者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缺点,因此通过将不同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取长补短,在互联网技术的运行下形成了基于智慧能源综合管理的系统模型,智慧能源是以空间区域范围为载体的智能信息化新型管理系统。

在智能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中提出了低碳区域内能源管理目标的最优实现策略,指出能源综合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原定的基础上对电量进行节约,其次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最后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原则上更多的采用可再生能源,这样不但可以侧面的保护环境而且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而且对人们未来的发展有具有优势。在能源管理系统的老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中提出了以系统的运行终端来预测小区的整体用电情况,在特定的节假时期能够第一时间根据具体情况有效的控制电量的使用状况,从而通过对能源管理系统策略的深化进而实现绿色区域能源的各项专利规划。

2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2. 1 能源数据采集施工

现场的主要能源消耗为水和电, 我们根据施工区域和施工需求,分类设置用水用电设备。为了采集项目内的能源消耗数据, 需要在现场安装能源计量仪表,对水电的计量一般选择电磁流量计、多功能电能表。在现场安装前, 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区域策划现场能源的使用部位及仪表安装位置, 以保证数据采集的精细化,便于进行分类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能源数据传输

为了能将现场采集的能耗数据方便快捷地上传到系统服务器,要求在现场安装的所有能源计量仪表都必须具备远程通信接口, 同时, 根据现场的条件选择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计量仪表进行组网, 连接到企业通信网关。本案例中, 我们选择的是有线方式对水电仪表进行组网,利用 RS - 485 总线连接到通信网关,然后由企业通信网关统一将数据转发至管理系统平台。通信网关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式, 只需通过一张电话卡连接至 GPRS 网络, 即可实现数据在通信网关和数据存储服务器之间的无缝传输。因此, 通信网关的安装不受地域限制,可就近安装在各能耗设备上和各区域附近, 这点对于施工场地大的市政工程来说,大大节省了安装成本。

2.3 能源数据分析应用

2. 3. 1 能耗分类

统计显示功能通过对施工现场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等复杂纷乱的能源消耗设备进行分类划分, 可以将多维度的能耗信息直观展示出来,为实现项目能源的精细化管控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系统支持能耗信息按区域查看、按设备类型查看、按能耗类型查看, 同时支持各类图表的纵横向对比查看。本案例工程中, 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场地,我们将施工区划分为了南区、中区、北区三个区域, 三个区域平行施工, 互不干扰。三个施工区分别设置有临时用水用电设施, 同时, 办公区、职工生活区、工人生活区等单独设立, 这些场地内的能耗信息可同时显示在系统当中, 信息查看方便快捷, 一目了然。

2.3. 2 计算单位能源消耗

建筑工程施工中能源消耗量的高低, 往往是通过单位能源消耗体现的。通过管理系统收集上来的能源消耗数据,结合工程项目的每月实际产值和建筑面积,可一键生成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建筑能耗指标,真正实现能源的可视化、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传统的工作方式中,我们需要每月对施工场地内的能源消耗量进行统计,并手工计算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和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 如果施工场地大, 分项复杂,则重复工作量大, 费时费力。现在, 利用管理系统,我们只需每月输入产值和建筑面积等数据, 系统可自动计算并生成表格,并且分类清晰, 省时省力,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语:相比较传统集中式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将多种具备互补性的分布式能源集中起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确保能源的充分利用。而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负荷需求,结合一体化运行模式,建立相应的能源综合管控中心和管理系统平台,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优化调度与多能互补,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峰,韩东方,崔玉鹏.浅析智慧能源测控管理系统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7(08):57-60.

[2]张丹,沙志成,赵龙.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架构分析与研究[J].中外能源,2017,22(04):7-12.

[3]李聪,曹勇,毛晓峰,王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2):24-27+39.

[4]蔡淼.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分析及存储优化设计与实现[D].长江大学,2015.

[5]王伯勇.家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数据中心架构设计分析[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4(03):28-30.

论文作者:李太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太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