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论文_刘志芹

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论文_刘志芹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武汉 430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商业建筑也开始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而如何保障大型商业建筑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且可以在火灾发生时保障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离也成为大型商业建筑设计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安全;疏散

引言

城市综合体建筑为将建筑群作为基础,是融合商务办公以及酒店餐饮、商业零售和公寓住宅、综合娱乐几种核心的功能集于一体的形式,实质为一种城市经济聚集体。依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和城市CBD综合体、文化功能型综合体等等。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城市建筑开发设计期间,城市综合体建筑是一项必然的需求。其特征主要是具备较大尺度的空间,城市综合体建筑相适应于城市的规模,并且同城市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室外空间具有较大的尺度;因为建筑的功能以及需求存在多样化特点,所以也存在较大的室内空间。

1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事故特点

通过对目前大型商业建筑的火灾事故分析可知,其主要特点有可燃物较多以及燃烧产物具有较大毒性两方面特点。对于大型商业建筑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业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大型商业建筑中通常会涉及到多种可燃物。例如:在大型的商场建筑中,可燃性物品有大量的服装、儿童玩具、纸张以及一些危险系数相对较大的易燃易爆物品,这些都在无形之中为大型商业建筑的火灾事故构成更大的威胁。在大型商业建筑中,一些营业场所的货架以及货架上紧密相接的物品特点,使得一旦出现火源,则会在短时间内引发连锁反应,加大火灾救援的难度,进而使整个建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外,对于大型商业建筑来说,在发生火灾之后其燃烧产物一般具有较强的毒性,为火灾救援人员以及建筑内的受灾人员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威胁。其中常见的燃烧之后释放毒性的物品有塑料制品、化纤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等等,这些物品在经过燃烧之后释放的大量毒性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危害。而建筑内电力相关的物品,比如绝缘材料制品以及插座等由高分子化合物为主的物品,在经过燃烧后产生的大量毒气可能会造成人员的死亡。

2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内容

2.1火灾构成要素

火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建筑构造、燃烧温度和时间、火灾点、可燃物数量以及装修材料等要素。

2.2主动防火装置

主动防火装置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火灾报警装置,其二是自动灭火装置,其三是移动灭火设备。

2.3被动防火装置

被动防火装置主要涵盖建筑形式、疏散通道、建筑的耐火性以及通风性等要素。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火灾构成要素是建筑防火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是设置主动和被动防火装置的重要依据。被动防火装置是通过提高建筑的耐火性和较多的安全疏散通道等措施来控制火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疏散,应用被动防火装置可以尽量降低重大火灾发生的几率。主动防火措施重点在事前控制,就是采用有效的预防火灾的方法来尽量杜绝火灾的出现,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来对火情进行监测,设置自动喷水和灭火系统先进行初期灭火。在现实中可以将主动防火措施与被动防火措施结合在一起使用。

3消防系统设计

3.1建筑室内消防系统

为了使得大型商业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火灾扑救,有效控制火势,在本项目中设计了专门的消防灭火系统,其主要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加压泵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以本项目为代表的大型商业建筑中功能空间众多,不同功能空间的消防安全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配备和设计消防系统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譬如说本项目中消防危险等级较高的厨房,应当设计配置级别为50m2/A的灭火器,而储油间设置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3.2疏散宽度与距离

为确保火灾发生时建筑内人员可以实现安全逃生,需要在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且间距大于5m。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及电影院区域,设计的疏散楼梯净宽应当至少为1.4m。而地下室汽车库其疏散楼梯的宽度则应当至少为1.1m。而商业公共走道净宽则至少应当设计为1.4m。鉴于本项目中涉及步行街,因此根据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的过程中,步行街两侧建筑应当至少拥有二级的防火等级,商铺间需要设置耐火极限在2h以上的防火隔墙,而每一间商铺的面积最好可以控制在300m2以内。如果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围护构件与步行街相对,则其耐火极限应当至少为1h,同时相邻的商铺间应当设计宽度在1m以上且耐火等级至少为1h的实体墙。在步行街两侧建筑当中,需要在靠近外墙的位置设计疏散楼梯,保障其可以直接连通至室外。与此同时,为使得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疏散逃生,在步行街当中,首层任意一点到达与之距离最近的室外安全地点,其步行距离应当设计在60m以内。步行街两侧建筑二层及其以上各层商铺疏散门距离该层最近的疏散楼梯口,或者其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当设计在37.5m以内。

3.3积极使用智能防火系统

智能防火系统目前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防火实际中逐渐得到普及,它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设备联动两部分组成。要想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中使用智能防火系统,首先要对他们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智能防火系统的耳目,火灾探测、报警控制和联动控制设备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与报警控制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是一个成功的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所在。智能防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火灾探测器负责对火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探测,报警控制器对火灾探测器搜集到火灾信息进行处理和管控,最终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相关联动设备指挥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动作。火灾报警控制器是智能防火系统的核心,在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中,由于其防火设计的复杂性,一般应采用区域报警、集中报警和通用报警控制器结合使用的智能防火模式,区域和通用报警控制器用于接收不同区域内火灾探测报警信号,并将火灾报警信号以声、光形式警示出来,并通过集中报警控制器联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集中报警控制器是整个商业综合体智能防火系统的神经中枢,它可以接收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发来的火灾信号,而且负责与消防设备的联动措施,并且可以显示火灾具体部位,起到记录火灾发生过程的作用。

3.4商业疏散宽度与距离

由于大型购物中心面宽较大、进深较长,导致了疏散距离会过长。大空间公建内部疏散距离需要满足室内任一点到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且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直线距离可增加25%,行走距离不应增加。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其他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为40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则为20m,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则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商业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不应小于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

结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防火与疏散设计,根本目的在于火灾发生时,尽量保护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本文首先说明了商业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了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防火与疏散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筑设计人员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努力创新,与商业建筑管理部门配合做好防火措施的设计与实施工作,保证我国商业市场经营安全有序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S].

论文作者:刘志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论文_刘志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