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_费尔巴哈论文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_费尔巴哈论文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主义论文,视野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1)05-0001-06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物质概念的制定又离不开对意识与物质关系的把握,所以不同的哲学都有自己不同的物质观。实践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意识与物质关系的把握,它既是唯物的,辩证的,又是历史的,是迄今最科学的物质观。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中,物质是什么?物质概念的内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物质与物质形态具有怎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科学回答,而且对一切哲学问题的回答,又都不能离开对人和人的感性活动的理解。

一、物质概念的抽象性和物质对象的具体性

人们总是不断地批评旧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抽象的人,否认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相反,却从来不批评旧唯物主义把物质抽象化,否认物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具体性,反而批评旧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把抽象的物质具体化。他们自己则要求存在一种“物质一般”、“物质本身”、“原始物质”等等“形而上”的抽象物质。这种抽象物质是与人不发生任何关系、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的,因而是离开人和人的感性活动的单纯抽象。这就是当今流行的抽象物质观。

我在这里把抽象的人与抽象的物质联系起来考察,有双重的原因。一方面,抽象地对待人和抽象地对待物质,所运用的是同一种思维方法,即过度的抽象。抽象的人,只是现实的人的一种抽象;抽象的物质,也只是现实的物质的一种抽象。抽象的人、一般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马克思说:“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一般人’实际上是‘德国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人都是具体的,他不是德国人,就是别的什么国家的人;费尔巴哈实际上谈论的是德国人,而他把德国人说成是“一般人”。同样,抽象的物质、一般的物质,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设定的是“一般物质”,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物质”,那么,这种“一般物质”实际上也就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物质形态才是“现实的历史的物质”。另一方面,人与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实的历史的物质”,是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的人”而存在的,它要不断地被人所创造、所利用和所改变。如果离开了“现实的历史的人”而谈论物质,那么,这种物质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8页。)

实践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出发点是世界的两重化,即世界被分为“感性世界”和“自在世界”。在还没有人的时候,已经存在着先在于人的“自在世界”,它对人来说,是无意义的“抽象世界”。人们通过实践活动,造成了属于人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世界,即“感性世界”。它是从“自在世界”中分化出来的,即打上人类感性活动印记的世界。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时指出:他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他甚至还指出:“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评表明,感性世界同样是物质世界,即由具体的物质形态构成的世界;感性世界是历史的产物,物质也是历史的产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的历史的物质”。也许有人要问:费尔巴哈周围的感性世界是物质吗?樱桃树和所有的果树也是物质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生活的感性世界不是物质,我们周围的樱桃树、果树等等都不是物质,那么,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是精神世界吗?如果感性世界不是物质世界,那么,到底什么东西才算是物质呢?

当然,物质在“感性世界”和“自在世界”中都同样存在着,而对人来说,有现实意义的,能被直接感知的和以感性的形式肯定它存在着的,是感性世界中的有形的感性存在物。这种被人所感知的感性存在物,就是物质形态,它只存在于人的感性世界中。因此,只有这个感性世界中的物质,才是我们所能感知的物质。实践唯物主义虽然不否认“自在世界”中的物质存在,也不否认它们对人也具有可能的、未来的、潜在的意义,但是,在“自在世界”中,承认物质的存在,是根据世界物质统一原理所作的逻辑推论,因为世界统一原理必然要求承认物质的无限存在。可是,当这种物质存在成为我们的感性对象时,它也就不再属于“自在世界”中的物质,而是转化为“感性世界”中的物质了。

物质不依赖于感觉而独立存在,但是,要认识物质又必须依赖于感觉。列宁对物质概念所下的定义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注:《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0页。)列宁是在认识论上对物质概念作出规定的,即根据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来定义物质。在逻辑学上,这种定义的方法,称为关系定义方法。不少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著作都引用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把物质的唯一“特性”规定为客观实在性,又把客观实在性说成是物质第一性,再进一步把物质第一性说成是物质不依赖于人、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着的世界本原。通过这种层层归结,最终把物质归结到了马克思所说的“无”。这就使一些人提出“原子不是物质”、“电子不是物质”等等主张,认为它们都是物质形态,不能把物质形态看作是物质本身。这种否认原子、电子是物质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同否认苹果、香蕉是水果的观点,否认德国人、法国人是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一样。这种观点,实际上把物质看作是“形而上者”的“原始物质”,即万物的本原。还有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并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是“物质本质一元论”。

这些看法,完全否认了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是有形的感性存在物的思想。列宁在物质概念的定义中已经明确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感觉又必须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这就表明,所谓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应该包含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它的第一性,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二是它的可感知性,可以被人的感觉所感知。既然物质是可以被感知的东西,它就不能成为世界的本原、或本质。作为世界的本原的“原始物质”,世界生成之前就存在的物质,它是不可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的,这决不是列宁所定义的物质。本质应该是必然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它也是不能用感觉去感知的,而只能用思维去把握。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显然不等同于本质。提倡物质本质一元论,把物质看作是世界的抽象本质,这就否认了物质的可感知性。可是,不可感知的“物质”,只能是物质概念,而决不是物质对象。

恩格斯在肯定物质是有形的感性存在物时,就否定了“物质本身”、“物质一般”的可感知性。他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98页。)恩格斯把“物质本身”看作是物质概念,而不是现实地存在着的可以被感知的感性存在物,而感性存在物则是物质对象,在这些物质对象之间存在着各种质的差别。列宁在物质概念的定义中,也作出了对物质概念与物质对象的区别,客观实在是物质对象,物质概念则是标志这种物质对象的哲学范畴。显然,我们是不能把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看作是第一性的。作为物质概念,它是思维抽象的产物,是第二性的;作为物质对象,物质则是感性地存在着的有形物,即物质形态。如果把“物质本身”、“物质一般”作为世界的本质,这就把物质概念作为世界的本质了,这显然是很难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划清界限的。

物质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对象,只能是感性地存在着的有形物,它们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概念则是对这些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所谓感性地存在着的,也就是可以用感觉感知的,并能够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如果不能用感觉感知的,也不能成为实践的对象,我们就无法断定它是物质的存在。恩格斯早已向我们指出:“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8页。)所谓“视野的范围之外”,就是在我们的“感觉的范围之外”,在这些领域,离开人类的感性活动,连存在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难道物质的存在就可以例外吗?

物质概念是抽象的,物质对象则是具体的,它是感性地存在着的,因而是可以用感觉去感知的。而且这些可以被感知的感性存在物,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历史地形成的。现代抽象物质观的错误,在于它把物质对象也看作是抽象存在物,离开了人、人的感性活动、人的实践来理解物质,因而不了解物质与人的关系,不了解物质的具体性和社会历史性。

二、把物质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早已批评了这种抽象物质观。马克思认为,在近代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63页。)但是,唯物主义在后来的发展变得片面了。特别是从霍布斯开始,在旧唯物主义那里,“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感性”,而使“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64页。)马克思特别赞赏培根关于“物质带有‘感性光辉’”的思想,反对旧唯物主义对人的“敌视”。马克思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页。)马克思要求我们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是否同样要求我们把物质也当作实践去理解呢?我认为,物质的外延应该包括在“对象、现实、感性”的外延之内,因为这里的对象应该包括、而且主要是指物质对象,这里的现实也包括现实的物质,这里的感性也应该包括感性存在物。因此,在回答什么是物质的时候,或对物质概念进行定义的时候,不应该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和主体,而同样应该把物质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当今流行的抽象物质观来说,实践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具体物质观。只有从这种具体物质观出发,我们才能克服物质观上的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

如前所述,实践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出发点是世界的两重性。抽象物质观看不到世界的两重化,不能区分“感性世界”与“抽象世界”,其结果只能是,把“感性世界”等同于“抽象世界”。造成这种等同的原因,是离开了人的感性活动、人的实践和主体方面来理解物质,从而把物质看作是抽象的存在。

我们从霍尔巴赫和费尔巴哈那里得到对抽象物质观的具体说明。霍尔巴赫也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定义物质概念,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为各种不同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所造成的不同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注:霍尔巴赫:《自然体系》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5页。)除了没有明确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的思想以外,就肯定物质第一性和可感知性而言,这个定义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定义是完全一致的。当然,霍尔巴赫对物质的理解,也还没有摆脱时代的局限性。第一,霍尔巴赫同费尔巴哈一样,虽然强调了物质的可感知性,由于没有科学的实践观,不了解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感知物质,因而他不了解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意义,以及“感性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区别,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物质的作用。第二,霍尔巴赫的物质观,仍然属于机械论的物质观,他把物体的机械性看作物质的一般属性,认为“一切物质共同特性是广延、可分性、不可入性、形状、可动性、或为某个物质的运动所引起的性质。”(注:霍尔巴赫:《自然体系》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6页。)

费尔巴哈没有重复霍尔巴赫的物质概念的定义,他只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提出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主张。他说;“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第115页。)对此,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费尔巴哈还进一步认为,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是人。“人的本质是感性”(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第213页。),而思维则是在感性基础上的人的思维。“那个没有感觉,没有人的、在人以外的思维”,“永远不能找到一条走向客体,走向存在的道路。”(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第182页。)费尔巴哈以人的感性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但是,他又把感性理解为直观,而不是理解为实践;从而把人看作是直观的主体,而不是看作实践的主体。这样,如同他不懂得人是感性活动,把人只是看作感性对象一样,也把物质仅仅理解为感性对象,而不懂得把物质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

所以,形而上学抽象物质观的最根本缺陷,并不是它的机械性,而是它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只把物质看作是人的感性对象,而不能把物质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这个根本缺陷提出的批评,其含义就是强调人的能动性,要求我们把人的实践活动对物质的改变反映到物质概念中去。后来,列宁在谈到辩证逻辑的四个基本要求时,又提出了“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的逻辑要求。(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9页。)要实现马克思和列宁的这些要求,我们不能只是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而必须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在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中,从主体、从人的实践方面来理解物质,从而把物质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这是实践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核心思想,也是同一切旧哲学在物质观上的根本区别。霍尔巴赫和费尔巴哈都承认物质的第一性和可感知性,强调人类认识物质的基础是人的感性。这种看法不能说它是错误的。但是,他们的缺点是把这种感性只理解为直观,而没有把它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把人的感性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那么,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物质形态就不断地被人们所改变,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这样的物质,不再是抽象的物质,而是“现实的历史的物质”了。不懂得、或不完全懂得物质与物质形态的辩证关系,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一个缺陷,但不是最根本的缺陷。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根本的缺陷,是它不懂得把物质理解为实践。关于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不少人总是把混淆物质概念与物质形态概念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根本的缺陷,这是必须加以纠正的。

三、意识与物质同一性的全部内涵是意识反映物质和创造物质

不少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仅仅理解为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全面的,不能从根本上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不仅是指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指世界是否可以改变的问题。如果把物质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这就不仅承认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而且承认了世界是可以改变的。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已经指明了物质被我们的感觉所感知,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但是,物质的这种可感知性,必须是在人改造物质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由于不懂得真正的感性活动,物质的可知性却为产生主观唯心主义留下认识论的根源。主观唯心主义者把物质的可感知性,片面夸大为物质是依赖于感觉而存在的,由此得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性的复合”等结论。

物质形态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但它依赖于人,因为它是由人所创造、所改变的。旧唯物主义完全否认了这一点,主观唯心主义则片面地夸大了这一点。但是,就这一方面而言,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在唯心主义的理论中,却包含着比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理论更有借鉴价值的内容,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片面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唯心主义的错误,不是对人的能动性的强调,而是片面地夸大了人的能动性。这种片面性的根源是,唯心主义者把人的感性活动仅仅理解为意识、精神的活动,根本不了解人的感性活动是物质性的实践活动。这样,它不仅把物质形态,看作依赖于人的感性,而且从根本上否认了物质第一性,把物质形态的变化单纯地看作是意识的主观产物。因此,如果纠正了唯心主义的这种片面性,吸取它强调人的能动性方面的优点,进一步科学地说明这种能动性使物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对于唯物主义哲学不能说不是一个贡献。

意识能不能创造物质和物质世界?这是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提出的挑战。但是,旧唯物主义把这个问题简单地否定了。马克思则认为,意识的这种能动性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在马克思看来,旧哲学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马克思把改变世界看作是比认识世界更根本的活动,肯定了人类创造世界历史的作用。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时提出了感性世界是人类在自己的感性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思想,并要求我们应当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个世界的人个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列宁也同样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注: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28页。)他还进一步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注: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29页。)人的感性世界不是始终如一的,它是历史的产物,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当人创造了感性世界的时候,同时也创造了物质形态,说明物质同样是历史的产物。现代社会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诸要素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新材料、新元素、新产品;现代生命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克隆”羊、“克隆”生物等等,正是人类创造物质的生动证明。物质形态的被创造、被改变,说明物质的可变换性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在物质性中,除了物质的第一性、可知性以外,还应当有物质的可变换性。

把物质理解为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人们只有在改变物质的活动中才能实现物质与意识的统一。这是意识与物质同一性的根本内涵,也是实践唯物主义物质观同一切哲学的物质观的根本区别。

收稿日期:2001-04-08

标签:;  ;  ;  ;  ;  ;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_费尔巴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