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热点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_政治论文

论社会热点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_政治论文

讨论社会“热点”问题 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思想政治论文,课教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依照马克思主义党性要求,我校政治实验课协调了教材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加大了学习社会的力度,针对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及时组织一系列有关社会热点的讨论,让学生在热点讨论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投入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本学年,我校实验教学中,先后就学生感兴趣的重大国际国内社会问题,如“俄罗斯的权力斗争”、“挑战与机遇”、“民工潮”、“假如我是人民代表”、“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如何看待腐败现象”、“日本政坛何以动荡不定?”“东渡大潮的反思”等问题有组织有准备地开展了近十次专题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成效是明显的。(1),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厌学情绪。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思考、有见解,好表现自己的观点。因此,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讨论显得格外有兴致,有的学生为了准备立论发言,白天到图书馆寻找资料,晚上挑灯夜战准备发言提纲。政治课调动了众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据实验班调查,有90%的学生对政治课表示有明显的兴趣,有50%的学生认为政治课是所有学科中最受喜爱的科目。(2),对社会热点的讨论和辩论,使学生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如何评价“民工潮”》的讨论中,学生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产生的民工潮现象,一方面指出外来民工有极大的盲目性,给上海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农民背井离乡之举,是对封闭自守的小农经济的冲击,这是历史的进步。又如在《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的专题讨论中,学生们分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扬雷锋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讨论和争辩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3),热点讨论,思想性强,有助于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落到了实处。92届毕业班学生在学习总结中写道:“政治课教学让我终身受益,她使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党正领导人民迎接挑战,全力从事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这一代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时代的崇高使命。”“面临毕业,我感到不仅是日益紧张的临考气氛,而且还涌动着一种盼望自己能早日成为有用于祖国的人才之急切心潮。其实,原本我并无这种强烈愿望,我关心的只是一心专读数理化外语,想的只是怎样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但是,政治课使我认清了形势,报效祖国,为国服务的愿望油然而生。”“几年的政治课教育,使本来不太重视社会科学的我有了不少感受,对政治渐渐产生了兴趣。政治课教给我不少知识和方法,使我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和国际形势能通过自己的头脑去加以判断,我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充实了。”以上几位学生均以良好的政治素质进入名校深造。

组织社会热点讨论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材与热点的关系。教材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编写统编教材,对学生分阶段按年级进行循序渐进的理论教育是必要的。但在改革开放的变革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对学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学校教育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的做法是,系统理论的教学在宏观上实行调控,删减其繁琐部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则实行微观搞活,对于重大的社会现象务须及时组织教育,趁“热”打铁,不能丢失最佳教育时机,而且在热点讨论中,本身也是对已学系统理论的复习、运用。二是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毫无疑问,讨论、辩论过程的主体是学生,然而重点热点的选择和讨论的导向责任在于教师。教师应避免对热点问题的就事论事。尤其要防止讨论中出现的某些负效应,要善于驾驭讨论。在八届人大期间,我们组织了有关人代会的热点讨论,考虑到很可能会出现的泛泛空谈,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人代会中,开展了“假如我是人民代表——我对教育工作提议案”的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作为未来国家主人翁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统一是搞好热点讨论的关键。三是热点讨论与学习《邓小平文选》的关系。中华大地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绝大部分出自这一方改革开放的“热土”。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诞生于这一方“热土”,是当代最新最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解答学生提出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最好教材自然是《邓小平文选》了。社会热点的讨论成为师生共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直接动力。为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和热点讨论中加强了《邓小平文选》学习。采用通读和选读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武器,提高思想觉悟。例如,部分学生在通读中对《邓小平文选》多处强调的“人民利益”,有了较深切的感受,这无疑对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讨论“腐败现象”、“高雅艺术”等热点问题时,学生感到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指示是极为重要的,也激发起学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我做起的愿望。

标签:;  ;  ;  

论社会热点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