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地铁司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朱洪永

影响地铁司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朱洪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期,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事故频发,而人的因素是最大的隐患,为此,本文专门研究了影响地铁司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并从司机的业务技能、情绪、精神状况、操作习惯以及规章制度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司机的作业质量,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司机;作业质量

1.前言

近期,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事故频发,其中既有设备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同行业者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在我们的工作中,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会是一件影响比较大的事件。为此,我们必须对各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降低风险源,保证安全。

人的隐患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司机作为地铁安全运营的最后一重保障,肩负着保卫乘客安全,兑现“安全、准点、舒适、快捷”服务承诺的重要责任。一批具有良好的业务技能、并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的司机是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并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对影响司机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司机班中的作业质量,为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

2.作业质量的评价标准

对司机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不仅要看该作业最终的结果,还应该注重整个作业的过程。因此评价司机的作业质量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作业的结果;二是作业的标准化。

2.1作业的结果

对作业结果的评价具有很强的目的指向性。对于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正常运营来说,由于地铁的运输服务产品是乘客的有效位移,因此评价这个作业的结果主要是司机有没有严格按照时刻表跑车,列车是否正点到达终点站;对于故障处理来说,评价的标准是列车故障有没有成功处理,列车最终能否动车。评价一个作业的结果最主要是从任务完成的情况出发,质量越高的作业过程必然能够达到更好的作业结果。

2.2作业的标准化

列车司机的作业讲究标准化,各项作业流程都有一套严格的作业标准。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有利于提高司机作业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列车司机是否严格执行这些作业标准也是评价司机作业质量的一项标准。我们对作业标准化的评价必须遵循“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

3.影响作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3.1司机的业务技能水平

工作技能是指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是岗位胜任者和卓越绩效者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司机的业务技能包括车辆、信号、故障处理、应急、行规、事规等理论和实操技能,熟练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是对一名地铁司机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机在工作中用以保护自己的工具,业务技能水平的高低还直接决定了司机作业质量的好坏。一名业务技能水平较高的司机在列车驾驶、测试、故障演练、救援演练时,会条理清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保证作业的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而业务技能不好的司机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则可能会寸步难行,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导致问题严重化,产生不可预想的后果。

导致司机业务技能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参与培训的的机会少

培训是保持并加强司机业务技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司机参与培训的机会比较少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由于人员配置的问题,目前司机主要参与的培训是回炉培训,参与的次数也比较少,且司机参与培训一般都是在下班之后,此时司机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处于疲惫期,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比较差。

2、工作之余缺少主动学习

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的原因,大多数司机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都不会抽出时间主动学习业务知识,长时间没有进行业务技能的学习容易导致司机对业务技能比较生疏,在有突发事件时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进行处理。

3、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不管是参与培训还是自主学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司机在学习过程中,不习惯记笔记,难以有效记住关键点;在学习过后,往往也不会梳理关键点,并隔一段时间进行温习,这就导致所学的内容记得不牢靠,容易忘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2司机的情绪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种认知活动都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的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在工作中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纯、效率低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消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到司机的工作状态,司机带着情绪开车容易导致作业不规范、心不在焉、误操作等,严重影响司机的作业质量。

影响司机情绪的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

1、司机的感情生活

感情生活对每一个人的情绪影响都是巨大的,感情有波折,会导致一个人情绪有波动、有变化。

2、司机的生活压力

司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买房的压力,当这些这些压力出现在司机脑海中的时候,必然会造成司机情绪的波动,影响司机驾驶列车。

3、司机的工作压力

司机在工作中面临着自己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压力、考评的压力、考级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到司机的心态,对司机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4、司机遇突发事件

司机遇突发事件,不管是大喜还是大悲,都会造成司机情绪的剧烈波动,过于剧烈的情绪波动所造成的工作状态,相对司机这个必须谨而慎之的工作来说,出入比较大,难以保证司机的工作质量。

3.3司机的精神状况

精神状态的作用,对事情发展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有时甚至起到了主要作用。精神状态对列车驾驶的作用也不例外。精神状态好时,对列车驾驶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促进安全生产;当状态不佳时,其危害程度也绝不可低估,这甚至会是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

影响司机精神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司机睡眠不足

司机的作业环境本来就容易使人困乏,班前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司机在跑车过程中昏昏欲睡,无法保证作业标准化,提高了司机作业的风险点,降低了司机的作业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司机带病作业

一个人生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精神状况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在药物的作用下,对精神状况的影响尤为重大。司机带病作业容易造成误操作,不能保证作业质量,为列车运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司机班前饮酒

班前饮酒是工作中的大忌,尤其是在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公共交通行业。司机酒后上班,精神比较涣散,难以集中精力,对进路以及空隙的确认都有很大的影响,只要神志稍微有点不清晰就容易造成误操作,对列车的安全运行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3.4司机的操作习惯

习惯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它不能成就你,就会毁灭你。司机通过日复一日的工作,在跑车过程中会养成各种不同的习惯,这些习惯有些可以促进司机更好的完成工作,而有些则可能成为潜在的风险。当一种不良的工作方式成为习惯的时候,司机自身会意识不到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的后果,给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

司机养成不良操作习惯的原因:

1、司机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

2、司机在作业中简化作业,没有严格执行“两纪一化”;

3、轮值、队长对司机的作业监督、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司机的违章行为。

3.5作业程序、规章制度的改变

一项新的规定出现,就意味着一种新的执行方法的实施。在工作中,由于新的规定刚出来,司机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以前的作业习惯,因此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作业标准化的一些问题。另外,制定一项新的作业程序,由于考虑不够全面,新的作业风险点也可能会伴随出现,对作业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4.应对措施

司机的作业质量对兑现“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服务承诺具有重大的影响。司机的作业质量差容易造成:乘客投诉、列车晚点、列车救援,甚至是列车冒进信号、列车冲突等后果。因此必须对影响司机作业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风险。

4.1司机业务技能方面

1、加强回炉培训的开展

通过开展回炉培训来提高司机的业务技能水平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可组织每天下中班的员工参加回炉培训,增加参与回炉培训员工的覆盖率;回炉培训要加强针对性,通过统计司机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2、定期进行理论实操考试

部分司机自从考级过后会有业务技能越来越差的趋势,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不会自主地进行业务学习。为此,可每月安排司机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使各司机自主进行业务学习,保持并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3、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和故障实操练习

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和故障实操的练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提高全员的参与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分部的工作量。目前,在车厂出勤前司机要通过计算机完成理论试题,所以可以要求司机在周一、三、五、日完成理论试题,而周二、四、六完成故障处理试题。

4、强化尾班车演练的效果

利用尾班车进行故障演练,检验并加强司机处理故障的能力。在尾班车演练中,故障内容应要从发生率较高的故障中随机抽取,且不能提前告知司机,这样才能促使司机全面地去学习;故障处理完后要及时给予司机点评,强化演练的效果。

5、提高公寓侯班学习质量

公寓候班学习是司机学习业务知识,了解近期各类应急信息的最直接、有效途径。可通过一下方法提高公寓候班学习质量:培训内容规范化,突出重点,时间均衡;培训形式多样化,增加视频展示、桌面演练、心得交流等方式;表述方式标准化,激发司机学习兴趣;培训手段创新化,尽量避免培训内容完全重复,以提高司机连续参加侯班会的积极性。

4.2司机情绪方面

1、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精神状态对安全工作产生的作用,做到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的身体、生活,关注职工的言行,发现隐患的“苗头”,及时想法制止。为此,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EAP,为员工解决心理困扰;另外,为员工提供一个阳光的工作环境以及释放压力的渠道。

2、员工要由一定的自觉性,要有自我规范意识,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能够自我控制情绪的干扰。

4.3司机精神状况方面

在安全工作中,时刻注意每个人的精神状态,应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只有员工之间相互关注,队长时时提醒,管理人员多加启发引导,并制定相应制度措施,在岗位上才能做到杜绝人祸。

1、同事、轮值要时刻关注司机的精神状况,发现身边同事的精神状况不好,及时进行提醒,必要时可安排人员添乘。

2、管理人员要了解造成员工精神状态不良的原因,根据情况进行改善;进行安全教育时让员工意识到跑车时精神状态不良的风险,并提供一些客服困乏的小贴士。

4.4司机操作习惯方面

1、加强司机的安全意思教育,使司机做到“学安全、要安全、会安全”。

2、司机操作习惯的培养要从学员抓起,这就要求培训师慎重安排学员的带教师父,带教师父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基础打扎实了,才能保证以后的作业质量。

3、轮值、队长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司机的作业过程,尤其是有新的规定出来后,更应该监督司机的作业标准化,发现司机不好的操作习惯及时指出,减少风险源。

4.5完善新规定的风险防护措施

1、每制定一项新的规定都要认真斟酌,分析新规定的可行性和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2、新的作业程序或规定实施以后,轮值、队长及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该作业的检查,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整改。

3、强调员工在执行新规定时要严格执行标准化,同时发动全员进行风险源排查。

5.总结

司机的作业质量对实现列车安全、准点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司机的业务技能、司机的情绪、司机的精神状况、司机的操作习惯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到司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并从这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提升司机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论文作者:朱洪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影响地铁司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朱洪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