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_林茜

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_林茜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宁夏银川 75011)

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下,电源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供电企业主要是进行供电的职能,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中在供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文章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措施。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不断发展,对于电的需求增大,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现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对其更加重视。因此更加关注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实现固有资产的利用价值,促使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 固定资产管理对供电企业的重要性

自从 2002 年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电力行业已经完成了厂网分开、政企分开、主辅分离的体制改革,随着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试点,未来的电力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供电企业的主要业务将不再是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为一体,而是更多负责电网投资运行、电力传输配送,确保电网系统安全,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即供电企业的经营领域将转向输配环节。可见,供电企业的资产密集性特征将更加明显,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高低将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方法不科学

对固有资产的清算是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包括对供电企业的所有物的全部清算,其中包括生产设备,办公材料等固定资产的审核。现在供电企业对固有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方法不科学。一种情况是主要的评估价值停留在可看见的固有资产上,忽视了一些不可见的固有资产的价值,主要是指企业的隐性价值、企业的商标价值、企业的信誉的价值等等能简介带来价值的固有资产。还有一种情况,在进行核算时没有相应的规则,对于核算的种类不进行区分,在进行核算时有所疏漏,在会计进行固有资产的审核过程中造成巨大的困难。

2.2固有资产的利用效率低

在供电企业对固有资产的使用上,经常、反复购买同一种资产,造成大多数资产闲置,不重视进行固有资产的配置,导致其利用效率较差,这种情况是对财政支出的浪费。对固有资产的配置不合理,出现随意的情况,导致供电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固有资产的分配比例不协调对于固有资产的核算上,一些供电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时不入账,例如对行政办公用品的购买,直接借支经费,不进行账单统计,会计在进行账目审核时出现问题,容易导致固有资产的流失。

2.3固定资产的数目与账目不符

在固定资产的购进中,有一些固有资产购进时期较长,一些部门长时间不进行固有资产的统计,在面临供电企业固有资产的审查时经常出现与账目不相符的情况,出现对于一些固有资产的来源和去向都不了解的情况,这在会计审查工作中出现较大的问题。还有是一些供电企业的的固有资产管理制度缺失较多,在进行管理时,程序不明,流程模糊,对于固有资产的登记情况不了解。还有对固有资产的使用情况的描述较为模糊,出现许多的私用现象,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上,公私不分,造成的固有资产的损失也有供电企业承担。

3 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3.1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协同管控

近几年供电企业致力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ERP 系统的成功运用实现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的一体化融合,实现了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维护部门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甚至实现县级、市级、省级及国网总部跨地区、跨层级的实时信息的整合。因此,供电企业可以进一步利用 ERP 系统加强固定资产业务集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而言,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指定以财务部门牵头,由财务部统一领导并协调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事项,各业务部门予以配合,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流程。同时,财务部可以指定专人与业务部门成立一个小组,参与具体资产的开工、建设、完工、使用、维护甚至报废的全过程,从而避免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财务现象的发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有效共享。另一方面,专人责任制更加有助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小组成员间的平等性、互助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协同管控,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3.2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供电企业有《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工程财务管理办法》等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但经常出现执行效力不强的现象,有必要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制度建设。首先,供电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趋向形式化,实际做法与制度规范有较大出入,主要的问题在于制度的设计上没有具体问责制。供电企业应在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上,改变现有上级制定管理制度、下级遵照执行的模式,把问责到个人的思想融入到制度的建设,确保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同时把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纳入员工绩效考评,提高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供电企业属于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电网建设速度逐步加快,供电企业的管理制度应该随之推陈出新,适应形势对资产的管理要求。最后,供电企业应该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监督部门或者小组,由企业领导直接分管,最大程度保障制度执行的效率与效果。

3.3增强信息沟通并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指标分析体系

谈到分析就离不开量化体系,只有将目标量化后,才能进行数据分析。而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可用信息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报酬率、总盈亏、净现值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决定采购方式、最低运营成本、更换前的维护最大支出金额等多个结论。对于已经没有效益的资产,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另外,供电企业各部门由于工作地点的分化严重,设备资产的状态更新只掌握在本部门手中,中央管理部门则滞后严重,甚至脱节,造成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离。目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必须要建立一套可靠的系统将固定资产的状态,运营情况,效益水平、维护支出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整合,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使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无缝流转,实现信息充分共享、交互,对资产进行在线实时管理,并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4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完善各部门的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机制,对于在固定资产的利用中出现的违纪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要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对于高效利用资源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奖励,并要培养行政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在管理中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结束语

供电企业一直致力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但管理水平仍需提高。供电企业由于行业特殊性,整体的盈利水平不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涂咏梅,樊姝.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7:183.

[2]赵娜.浅谈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68.

[3]张琰冰.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

[4]柯雅婷.供电公司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5.

[5]林国强.对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73.

论文作者:林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_林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