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定位
数字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致力于建立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使庞杂、分散的网络资源有序化,使封闭、“静止”的馆藏资源开放化;同时依托国际互联网,超越时空限制,向用户提供全方位、高效、快捷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真正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可以说,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越性是传统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但从图书馆学理论的角度分析,无论图书馆以何种模式出现,都将秉承收集并传播文献信息的基本职能和采用各种手段为社会提供最大限度服务的宗旨。因此在理论上,数字图书馆只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收集、加工、存储、传播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方式,进而拓展和优化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其基本职能和服务宗旨并未改变。正如大英图书馆的观点所言:“数字化信息服务将补充而不是替代传统信息服务”。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对传统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和突破,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高度社会化、开放化的信息服务系统,达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知识化以及信息服务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想模式。
2 用户信息需求的转变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开发和应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用户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同时也促使用户的信息需求随之发生转变,具体分析有以下特征:(1)数字化信息需求的全面化和系统化。(2)数字化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和自由化。(3)数字化信息需求的知识化和专业化。(4)要求网络应用平台更加开放化和规范化。(5)要求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必须具备适应这些转变的前瞻性和可拓展性的条件,才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具体而言,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应该结合用户的需求特征,分析并制定能满足和迎合用户信息需求的对策,建立相应的服务模式。可以说,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模式之间是相辅相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用户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服务模式的建立,反之,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又可促使用户需求有所转变,进而要求服务模式再度创新,逐渐完善。
3 以用户需求为牵引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3.1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重组与提供
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和核心,系统地开发、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提供有序化、知识化、专业化、集成化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建立数字图书馆理想服务模式的关键。
3.1.1 资源开发
根据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可靠性、权威性、专业性以及易获取性等原则,数字图书馆需要着重开发以下几种数字化资源:
(1)信息数据库。信息数据库是学术性和专业性网络数字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形式,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有全文数据库和文摘索引数据库,如清华同方光盘数据有限公司推出的系列学术专题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专题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专利题录摘要数据库等,是我国目前最受欢迎的学术信息数据库。
(2)电子出版物。网络版的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图书、报纸三大文献类型是传统图书馆馆藏和传播的主体,随着它们数字化转换的加快,将同样成为数字图书馆资源开发的主导。
(3)图书馆馆藏特色资源。馆藏特色资源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开发的全面、系统的学科特色资源;古籍特藏、地方文献和民族特色文献资源;长期积累而形成的馆藏优势文献资源。
(4)网上可得信息资源。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虽然分散、庞杂,但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序化的资源重组,以便于用户使用,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数字化资源的开发都应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先选择适应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有用户基础、易见成效的资源建设项目;其次,数字化资源的开发突出特色是关键,尤其对于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越有特色越有生命力,要注重中华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和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此外,要重视全文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和普及,逐渐改变二次文献比例过大的现状,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一次性满足的理想服务机制。
3.1.2 资源重组与提供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分散、无序、不便使用的现状。因此,在系统地开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同时,必须对分散、无序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评估、合理的整序、有效的重组和深层次的加工,向用户提供有序化、知识化、集成化的信息资源。具体分析,可以开发以下服务项目来实现网络资源的有序化重组和快速准确的提供。
(1)建立网上资源导航系统。为满足用户的专题信息需求,利用现有的搜索引擎,预先对选定的专题信息进行大范围的网际搜索和采集,对相关的网页进行主题归类,对站点进行属性(大学、科研、政府、企业等)划分,对数据库进行信息类型或加工深度(全文、文摘、索引等)的区分,建立多层次、全方位、有序化的相关信息资源导航系统。例如,“211工程”立项高校图书馆的共建项目——重点学科导航库,就是目前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着重开发的一个网上资源导航系统,目的是通过搜集Internet网上的信息资源,为重点学科的师生提供快捷方便的网络学术资源查询服务。
此外,为满足用户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需求,以“电子报刊导航系统”、“电子图书网站推荐”等形式集中提供特定类型的网络资源。
(2)提供定向搜索功能。定向搜索是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用户群体的需要,以“相关链接”、“推荐站点”等形式提供实用的搜索方向和搜索引擎,集中推荐属性相同或功能相近的资源网站。如,清华大学网上图书馆首页推出的“相关链接:中国教育网、中国学术资源网、外国教材中心、OCLC文献中心等”是定向搜索教育界相关网站的服务项目。
(3)建立虚拟阅览室。虚拟阅览室是组织和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形式。即针对不同用户群的信息需要,围绕一定的专业课题、专题人物、专题文献、社会生活领域等搜集相关文献信息,并提供全文的在线阅读,是真正意义上的网上虚拟阅览室。如,中国数字图书馆首页推出的“虚拟阅览室”,提供旅游、宋庆龄、中国文化史丛书等专题文献的在线阅读。
(4)不同类型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系统。启动OPAC——图书馆联机信息查询系统,提供馆藏书目数据、特色文献数据库等馆藏信息的多途径检索,实现馆藏资源的网络公共检索机制;建立数字化期刊、会议论文、图书等全文文献数据库智能化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途径查询到所需信息的原文,由信息的多次满足转变为一次性满足。
3.2 依托于各种网络应用平台的读者服务工作
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利用E-mail、Newsgroup、BBS、网络预约等Internet应用平台实现馆际互借、参考咨询服务、定题服务(SDI)等。
3.2.1 交互式智能化参考咨询服务
传统图书馆行之有效的参考咨询服务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拓展为基于网络的交互式智能化咨询服务机制。主要有以下形式:
(1)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接口,包括FAQ链接、帮助与指导手册、用户讨论组以及通过E-mail、BBS或论坛等交互方式实现用户与虚拟咨询员的在线或离线讨论。
(2)对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过程进行现场智能化引导,检索失败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指导。
(3)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智能化推送服务,这是一种在用户的检索过程中自动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新资源、新服务介绍和链接的现场推送方式。
(4)设立交互式咨询台,直接解答用户输入的疑难问题。
3.2.2 利用网络推送技术实现用户的定题信息服务
定题服务(SDI)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传统项目,数字图书馆的SDI在资源提供的丰富性与服务手段的方便、快捷、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采用电子邮件式推送、网页式推送、专用信息发送与接收软件推送等Internet信息推送技术向用户定期提供事先选定的专题信息。如,CALIS引进的Uncover公司,为用户开设了一种Uncover Reveal(Uncover最新文献报道)的免费服务,让用户在数据库收录的17000种期刊中,最多选定50种期刊,Uncover会自动将这些期刊的最新目录内容定期通过电子邮件传寄给用户,同时还开设了原文传递服务,以优惠价格向CALIS用户提供原文。
3.2.3 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采用个性化定制技术满足用户特定信息需求的服务机制,它将从根本上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对用户的贡献力度,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个性化定制技术可以按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特殊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含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资源集合和链接的个性化网页,如,可以有"MyDatabases"、"My E-materials"、"My Internet links"、"My Personal Links"、"My Librarians"、"My Current Awareness"等功能。可见,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是针对用户个人的问题、环境、心理、知识等特征来满足信息需求的,这正是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目前,已开发出的MyGateway、Mylibrary等个性化服务系统,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图书馆中已经投入使用。在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尚未推出成熟的个性化定制技术,但相信这种有效的服务机制会很快引起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