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公路建设——古王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论文文献综述)
禹博[1](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各种各类的环境问题,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因此,开展水土资源保护,是当前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深入的研究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掌握乌海市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研究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管理政策和机制体制,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下乌海市水土流失的现状,着重梳理了乌海市水土流失管理部门的管理历程、管理现状、管理手段和成效,通过分析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中政府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监管落实问题、管理队伍建设问题、生态环保意识及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剖析了引发问题的原因。笔者调查总结了乌海市水务局、乌海市水行政执法局、乌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及市所辖的三区农牧水务局历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政策和要求,提出了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应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职能手段、构建法制体系,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公众参与、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制度创新,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等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杨晴雯[2](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王陇[3](2019)在《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风蚀可蚀性特征及其量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可蚀性是指土壤颗粒对风蚀的敏感程度,其大小受到土壤颗粒内在属性的影响。现有的风蚀可蚀性量化指标并未考虑动态影响因素以及对本土化的修正,因此,本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土样采集、室内理化性质分析、风洞实验以及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构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颗粒内在属性,即可蚀性因子的分异规律,揭示可蚀性因子变化的生态过程;通过分别分析归一化后的起动风速、平均风蚀量、累计风蚀量以及最大风蚀量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之间相关关系,将相关性最强的因子作为量化风蚀可蚀性的指标;分别建立干湿交替、冻融循环过程的风蚀可蚀性方程校正模块,最终建立了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可蚀性量化模型。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乌兰布和沙漠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有机质、碳酸钙含量以及颗粒机械组成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随着沙丘流动性的减小,有机质和碳酸钙显着增加(P><0.05)。沙丘不同部位风沙土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细砂和中砂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2)干湿交替和冻融循环作用均对风沙土风蚀可蚀性有显着提升(P<0.05)。其中冻融循环过程中风沙土可蚀性显着高于干湿交替过程(P<0.05)。(3)归一化的累计风蚀量与风沙土有机质含量、碳酸钙含量、粒径分布特征等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相关关系最显着,可以作为风沙土风蚀可蚀性的量化指标。(4)干湿交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风沙土可蚀性与可蚀性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R2>0.60,NSE>0.80)和较小的误差(NRMSE<0.20,|AVE|<0.05)。本文选取了适用于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风蚀可蚀性量化指标,充分考虑了风蚀可蚀性动态变化机理,能够作为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可蚀性量化模型,并为中国北方风沙区风蚀监测与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现了风蚀可蚀性模型的优化。
李海韬[4](2018)在《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植被修复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乡邻动物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与动植物之间联系的纽带,其中植物环境又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损坏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近年来生态修复的理念逐渐进入大众视线,并被广泛关注。外因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在逐渐加剧,这样的过度开发必然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损坏,这不但会影响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影响其他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内因在于,各生态链之间联系紧密,一旦某一部分断开,其他的生态链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生态环境的修复变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生态植被修复理论与技术是解决生态问题较为科学系统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受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是对可持续发展中环境问题较好的诠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植被的修复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结合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乡邻动物区的生态植被修复工程案例,深入探索动物园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利用现代科技支持下逐渐多元化的修复技术,达到对天山野生动物园乡邻动物区植被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的。论文将对乡邻动物区进行整体、个体景观节点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及各项施工内容,建立适用于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乡邻动物区的植被修复与景观营造方案。论文的后半部分是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对乡邻动物区的修复分为:植被修复、景观修复、设施修复以及工程期修复。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四大修复方案,从分区、土壤、地形、植被复壮与新增植物配置、植被景观季相变化、园区设施及道路修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通过这些详细方案,将乡邻动物区打造成为天山野生动物园中既有动植物保护,同时满足科研教育等多方面功能的精品游览区域。植被景观的修复是维持自然界正常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动物园生态修复提供部分帮助,对新疆达坂城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为合理的参考。
王春媛[5](2017)在《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将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协同进行、互为保障。研究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阿拉善左旗黄河西岸巴音木仁苏木境内,总面积为1000km12,东临黄河与乌海市接壤,西接广袤的乌兰布和沙漠,南连阿拉善盟乌斯太经济开发区,北靠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论文在野外实地调查、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掌握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等现状,结合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阿拉善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示范区相关规划设计。对研究区进行系统诊断与分析,以防沙治沙和发展经济相结合为原则,对研究区进行规划。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研究区的植被,按其盖度可划分为高盖度(植被覆盖度大于50%)、中盖度(植被覆盖度在30%-50%之间)、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在10%-30%之间)和极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小于10%)四种植被类型区,其面积分别为5.74、78.81、234.64、680.81 km2。各类型区占总面积(1000 km2)比为0.6%、7.9%、23.4%、68.1%。对研究区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进行生态保护,中、低盖度植被区,植物集中连片,种类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固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和健康经营,对于集中连片的原生植被,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必要时设置网围栏,进行封育保护。依照天然规律,遵循自然修复能力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进一步修复与完善。(2)研究区应采用“三纵多横”的防沙治沙治理模式,带线防护体系包括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林带,这是研究区沙害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即要求“固”,同时又必须具备“阻”的功能,固阻兼备;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打造成为贯穿整个研究区的护路景观廊道;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保护黄河沿岸湿地和居民村落,兼有景观效果;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沿支线道路布设防风固沙屏障,与三条纵向防护林带有机连接,可形成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防护林框架;同时对研究区内的农田采取农田防护林网进行保护,分为普通农作物种植区和多年生经济植物种植区;对研究区内的高大流动沙丘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3)由于该区气候条件恶劣,很多在其他沙区已经成功的治理措施和模式,在这里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一些有使用前景,但又没有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技术,需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验示范,以确定其可行性和操作方式。试验示范工程包括:植物活沙障试验示范工程、化学固沙试验示范工程、沙东青复壮更新试验示范工程、公路沙害防治试验示范工程、万亩梭梭林试验示范工程和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工程。本研究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使沙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互为保障,相得益彰,同时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和沙尘暴对当地和异地人居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或消除泥沙对河套及下游平原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为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提供治理模式和经验。
许佳凤[6](2016)在《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浙江宁海为例》文中认为旅游公路景观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休闲时代的到来,一般的公路景观已经无法满足普罗大众的要求。同时,全域化生态景观建设的推进,也对公路景观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见,无论是大众的现实需要还是整体的生态建设需要都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公路景观设计思路与方法作出反思。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旅游公路景观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旅游公路景观的发展概况和实例,对旅游公路的概念以及旅游公路景观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从地域尺度、公路等级以及地形地貌三个方面对旅游公路进行类型划分;其次,对宁海所在区域的旅游景点与旅游市场进行分析,为宁海旅游公路总体格局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以宁海公路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系统地对宁海公路景观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再分别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景观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宁海公路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区域旅游格局分析和宁海公路景观实际调研等工作前提下,本文进一步结合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定宁海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对策:资源档案升级、景观工程升级、景观功能升级、景观体系架构升级以及景观建设模式创新等。最后,本文还结合实际案例探索了规划设计原则和对策建议具体应用的技术和方法,以期为宁海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付文娟[7](2013)在《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的发展是关系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国防安全、对外开放、民族团结以及生态安全的关键,而城镇群落则是带动西北地区新时期发展的引擎,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在带动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断裂点理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镇群落进行研究,为未来西北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在介绍研究基础、梳理城镇群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两种形式(城镇群与经济区城镇群落)的形成背景与发展特征,评判了西北地区主要城镇群的发展规模,比较分析了主要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进程与特点,同时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水资源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方案。
韩永光[8](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黄毅[9](2011)在《甘肃干旱地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后恢复措施初探》文中提出在甘肃中西部半干旱、干旱地区,为应对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按多年平均降雨量划分自然植被类型带,确定不同的恢复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植物恢复措施和工程保护措施。
尚丽丽,王丹,邸茜[10](2010)在《荒漠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技术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以荒漠地区承载旅游功能的高速公路为对象,分析了荒漠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旅行者的需求,提出了荒漠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重点和难点,并以巴彦浩特至银川高速公路内蒙古段为例,探讨了景观序列的构建、景观元素的运用等景观设计技术与方法。
二、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公路建设——古王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公路建设——古王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不足与展望 |
1.4.1 不足 |
1.4.2 展望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水土流失相关概念 |
2.1.1 水土流失的概念 |
2.1.2 水土保持的概念 |
2.2 水土流失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法理学基础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习近平“两山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2.2.5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3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3.1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 |
3.1.1 乌海市基本状况 |
3.1.2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 |
3.2 乌海市水土流失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3.2.1 管理部门历程 |
3.2.2 管理部门职能职责 |
3.2.3 管理部门分工情况 |
3.2.4 监督管理手段 |
3.2.5 管理成效 |
4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 |
4.1.2 监管落实不到位 |
4.1.3 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保障困难 |
4.1.4 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2.1 特殊的地理位置 |
4.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
4.2.3 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严重 |
4.2.4 忽视矿山资源开发承载力 |
4.2.5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
4.2.6 管理部门责任和目标不清 |
5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管理体系 |
5.1.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
5.1.2 规范行政管理工作流程 |
5.1.3 严抓管理工作重心 |
5.2 强化管理职能手段,构建法制体系 |
5.2.1 强化管理职能手段,落实责任 |
5.2.2 构建科学的法律制度体系 |
5.3 完善保障措施,强化队伍建设 |
5.3.1 完善保障措施 |
5.3.2 强化队伍建设 |
5.4 推动公众参与,做好宣传工作 |
5.4.1 以政府宣传为中心 |
5.4.2 做好企业宣传工作 |
5.4.3 运用新媒体开展社会宣传 |
5.5 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发展 |
5.5.1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相关制度的创新 |
5.5.2 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
2.1.3 固土植物遴选 |
2.2 试验方法 |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
3.1.1 团聚特性 |
3.1.2 渗透特性 |
3.1.3 强度特性 |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
3.2.1 团聚特性 |
3.2.2 渗透特性 |
3.2.3 强度特性 |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
3.3.1 团聚特性 |
3.3.2 渗透特性 |
3.3.3 强度特性 |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
4.2.3 力学性质强化 |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
4.2.5 土壤“熟化” |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
5.1.1 风蚀产沙特性 |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
5.2.1 风蚀产沙特性 |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
5.2.3 冻融产沙特性 |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
6.2.1 力学“加筋” |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
7.2 坡面修复设计 |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
7.4 讨论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风蚀可蚀性特征及其量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风蚀可蚀性量化评价 |
1.2.2 土壤风蚀可蚀性的动态特征 |
1.2.2.1 干湿交替 |
1.2.2.2 冻融循环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地形地貌 |
2.5 植被与土壤 |
2.6 生态建设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风沙土可蚀性基本因子特征 |
3.1.2 风沙土可蚀性特征动态变化 |
3.1.3 风沙土可蚀性量化模型构建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土样采集 |
3.2.2 风沙土可蚀性基本因子测定 |
3.2.3 风洞模拟实验 |
3.2.3.1 干湿交替样品制备 |
3.2.3.2 冻融循环样品制备 |
3.2.3.3 风沙土风蚀可蚀性测定实验 |
3.2.4 数据分析 |
3.2.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
3.2.4.2 双因素无重复方差分析 |
3.2.4.3 风速-风蚀量函数关系拟合以及起动风速计算 |
3.2.4.4 风蚀可蚀性特征值归一化处理 |
3.2.4.5 相关性分析 |
3.2.4.6 多元回归分析 |
3.2.4.7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 技术路线 |
4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可蚀性因子基本特征 |
4.1 有机质含量分布状况 |
4.2 碳酸钙含量分布状况 |
4.3 粒径分布状况 |
4.4 本章小结 |
5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可蚀性特征动态变化及可蚀性量化指标选取 |
5.1 风沙土可蚀性特征动态变化 |
5.2 风沙土可蚀性量化指标选取 |
5.3 风沙土风蚀可蚀性EF动态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风蚀可蚀性量化模型构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风蚀可蚀性动态量化因素的完善 |
7.2.2 风蚀可蚀性量化模型的实际运用与检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4)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植被修复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乡邻动物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山野生动物园乡邻动物区概况与分析 |
2.1 天山野生动物园概况 |
2.2 天山野生动物园乡邻动物区现状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天山野生动物园乡邻动物区植被修复与景观营造 |
3.1 研究方法 |
3.2 修复与营造原理 |
3.3 修复与营造策略 |
3.4 修复与营造方法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沙害综合治理 |
1.2.2 国内沙害综合治理 |
1.2.3 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候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植被 |
2.2.4 土壤 |
2.2.5 水文 |
2.3 社会经济 |
2.4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资源条件分析 |
4.1 自然条件分析 |
4.1.1 气候资源 |
4.1.2 土地资源 |
4.1.3 水资源 |
4.1.4 植被资源 |
4.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4.2.1 交通 |
4.2.2 电力通讯 |
4.2.3 人口现状 |
5 措施布局与方案设计 |
5.1 原有植被生态保护布局与健康经营 |
5.2 研究区带状防护体系框架布局与设计 |
5.2.1 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固沙林带 |
5.2.2 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 |
5.2.3 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 |
5.2.4 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 |
5.3 农田防护林网结构与配置设计 |
5.4 高大流动沙丘区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
6 防沙治沙技术典型工程 |
6.1 植物活沙障典型工程 |
6.2 化学固沙典型工程 |
6.3 沙冬青复壮更新典型工程 |
6.4 公路沙害防治典型工程 |
6.5 万亩梭梭林典型工程 |
6.6 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典型工程 |
7 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
7.1 投资估算 |
7.2 效益分析 |
7.2.1 生态效益 |
7.2.2 经济效益 |
7.2.3 社会效益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6)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浙江宁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休闲旅游的发展 |
1.1.2 出行方式的改变 |
1.1.3 全域化景区的建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旅游公路景观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 |
1.3.1.1 研究进展 |
1.3.1.2 实例分析 |
1.3.2 国内旅游公路景观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 |
1.3.2.1 研究进展 |
1.3.2.2 实例分析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公路景观的概念解读 |
2.1.1.1 景观 |
2.1.1.2 公路 |
2.1.1.3 旅游公路 |
2.1.1.4 旅游公路景观 |
2.1.2 研究对象界定 |
2.1.3 旅游公路景观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2.1.3.1 绿道 |
2.1.3.2 遗产廊道 |
2.1.3.3 国家风景名胜道 |
2.1.3.4 美丽乡村精品线 |
2.2 旅游公路类型划分 |
2.2.1 按地域尺度分 |
2.2.2 按公路等级分 |
2.2.3 按地形地貌分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美学理论 |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3 视觉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小结 |
3 浙东旅游资源市场格局对宁海旅游公路景观发展的影响 |
3.1 浙东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分析 |
3.1.1 浙东旅游资源分析 |
3.1.2 浙东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
3.2 宁海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分析 |
3.2.1 宁海旅游资源分析 |
3.2.1.1 自然资源 |
3.2.1.2 人文资源 |
3.2.2 宁海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
3.3 宁海对接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应有意识 |
3.3.1 全域旅游的观点 |
3.3.2 良好的可达性及引导性 |
3.3.3 区域比较中凝练出自己的特色 |
3.4 小结 |
4 宁海旅游公路景观调查分析 |
4.1 发展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旅游发展概况 |
4.1.2.1 旅游概况 |
4.1.2.2 旅游品牌 |
4.1.3 公路发展概况 |
4.1.3.1 公路网建设概况 |
4.1.3.2 公路景观建设概况 |
4.2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
4.2.1 调查对象 |
4.2.1.1 不同级别公路 |
4.2.1.2 不同地貌类型公路 |
4.2.2 调查方法 |
4.2.3 调查内容 |
4.3 调查分析 |
4.3.1 不同地貌类型公路景观分析 |
4.3.1.1 平原公路 |
4.3.1.2 山区公路 |
4.3.2 不同级别公路景观分析 |
4.3.2.1 高速公路 |
4.3.2.2 省道 |
4.3.2.3 县道 |
4.3.2.4 乡镇公路 |
4.4 调查总结 |
4.4.1 公路景观特征 |
4.4.2 存在的问题 |
4.4.2.1 生态环境方面 |
4.4.2.2 生产生活方面 |
4.4.2.3 景观建设方面 |
4.5 小结 |
5 宁海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 |
5.1 资源档案升级 |
5.1.1 开展专项普查,深入资源分布情况 |
5.1.2 结合重点工程,进行资源挖掘抢救 |
5.1.3 建立资源档案,服务社会公共利用 |
5.2 景观工程质量升级 |
5.2.1 重视资源利用,建设区域特色景观 |
5.2.2 攻克绿化困难,优化生态景观质量 |
5.2.3 优化生态结构,改善景观林带风貌 |
5.2.4 巧配造景元素,创设优美公路景观 |
5.3 景观功能升级 |
5.3.1 对接休闲旅游,建设示范旅游公路 |
5.3.2 融入形象展示,增加成就展示功能 |
5.4 景观体系架构完善 |
5.5 景观建设模式创新 |
5.6 小结 |
6 宁海旅游公路景观体系构架及典型节点设计实践 |
6.1 规划设计原则 |
6.1.1 生态性原则 |
6.1.2 功能性原则 |
6.1.3 整体性原则 |
6.1.4 可持续原则 |
6.2 宁海旅游公路景观体系构架 |
6.2.1 景观体系架构完善 |
6.2.2 示范旅游公路建设 |
6.3 典型节点景观设计实践 |
6.3.1 观景台 |
6.3.1.1 观景台的两种形式 |
6.3.1.2 观景台的配套设施 |
6.3.1.3 观景台的借景功能 |
6.3.2 标识标牌 |
6.3.2.1 旅游公路主题标识 |
6.3.2.2 旅游公路景点引导标识 |
6.3.3 特色公路文化景观融合 |
6.3.4 沿线路外原生景观融合 |
6.3.5 与休闲绿道和谐顺接 |
6.3.6 与沿线旅游点和谐顺接 |
6.3.6.1 与星级景点衔接点 |
6.3.6.2 与绿道起点衔接点 |
6.3.6.3 与登山步道衔接点 |
6.3.7 其他节点类型 |
6.3.7.1 服务区(驿站) |
6.3.7.2 隧道洞口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区综合环境特征分析 |
1.2.1 自然环境特征 |
1.2.2 社会经济发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论述 |
2.1.1 城镇群落的界定 |
2.1.2 城镇群落相关概念 |
2.1.3 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分类形式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国内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相关规划实践 |
2.3.3 西北城镇密集区的研究综述 |
2.3.4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2.4 区域城镇群落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4.1 区域发展传统理论 |
2.4.2 区域新发展理论 |
第3章 西北地区城镇群的形成发展 |
3.1 关中城镇群 |
3.1.1 形成背景分析 |
3.1.2 发展特征 |
3.2 兰西城镇群 |
3.2.1 形成背景分析 |
3.2.2 发展特征 |
3.3 银川城镇群 |
3.3.1 形成背景分析 |
3.3.2 发展特征 |
3.4 乌鲁木齐城镇群 |
3.4.1 发展背景分析 |
3.4.2 发展特征 |
3.5 西北地区城镇群发展比较分析 |
3.5.1 城镇群发展规模判断 |
3.5.2 城镇群发展比较 |
3.6 城镇群发展特点 |
第4章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
4.1 经济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背景 |
4.1.1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
4.1.2 产业转移日趋强盛 |
4.1.3 城镇化水平提升 |
4.1.4 跨省域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 |
4.1.5 能源地位上升 |
4.2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
4.2.1 关天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3 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4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5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
4.3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
4.3.2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4.4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特点 |
第5章 西北城镇群落发展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 |
5.1 城镇群落发展进程 |
5.1.1 城镇群落形成基础 |
5.1.2 城镇群落形成前奏 |
5.1.3 城镇群落的形成发展 |
5.2 发展特征总结 |
5.3 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
5.3.1 资源环境条件 |
5.3.2 社会发展 |
5.3.3 经济发展 |
5.3.4 新技术支撑下的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因素 |
5.3.5 规划与管理 |
5.3.6 城镇自身发展与联系 |
第6章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
6.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1.3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2 城镇化发展条件评价 |
6.2.1 构建指标体系 |
6.2.2 主要城镇发展条件主成分分析评价 |
6.3 城镇化水平预测与目标确定 |
6.3.1 城镇化水平预测 |
6.3.2 目标的确立 |
6.4 兰西格城镇群落系统未来发展方案 |
6.4.1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
6.4.2 职能结构定位与优化 |
6.4.3 等级规模结构划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甘肃干旱地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后恢复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 |
2 必须合理确定恢复治理目标、正确制定恢复治理方案 |
3 必须坚持“适地适树 (草) ”的原则 |
4 必须推广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 |
5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原则 |
6 结论 |
(10)荒漠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荒漠地区旅游公路环境特征 |
3 荒漠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难点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景观序列构建 |
5.3 主要景观设计 |
5.3.1 互通立交景观设计 |
5.3.2 主线收费站景观设计 |
5.3.3 服务区景观设计 |
6 结语 |
四、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公路建设——古王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D]. 禹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土风蚀可蚀性特征及其量化模型研究[D]. 王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植被修复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乡邻动物区为例[D]. 李海韬.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D]. 王春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6]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浙江宁海为例[D]. 许佳凤.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7]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D]. 付文娟. 兰州大学, 2013(11)
- [8]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9]甘肃干旱地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后恢复措施初探[J]. 黄毅.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1(09)
- [10]荒漠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技术探讨[J]. 尚丽丽,王丹,邸茜.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