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论文_姜双龙

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论文_姜双龙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五里铺中心小学,甘肃省 天水市 741000)

摘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以及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接受良性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培养其思想道德修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家庭教育;问题;策略

引言

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家长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家庭的氛围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发育。从当前家庭教育来看,大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不知道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孩子,只认为教育是学校以及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导致了一些家庭教育问题的出现。那么,这些教育问题都有哪些?要如何应对这些教育问题?本文对此做了如下分析与讨论。

一、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缺失

现阶段,大多数家长缺乏家庭教育观念。而且,这些家长也不清楚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的责任,没有与学校之间构建沟通的桥梁。家长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以及教师的工作,学校与教师应当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多数家长只有在家长会、学校联系或者接送孩子时才会与学校以及教师沟通。多数情况下,家长几乎不与学校以及教师联络。不少家庭还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在传统教育方式下,教育观念老旧,家长只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成长。

(二)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失衡

从大多研究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文献资料以及当前的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来看,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失衡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家长还是只重视孩子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究其原因,是家长受传统素质素质教育的影响严重。因此,家长不会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情感变化以及学习情况选择与孩子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

(三)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从小学生家长的心理特点来看,大多数家长还是存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奥数班、英语班、书法班、钢琴班、绘画班等。孩子在学习教材知识之余,还要完成培训班布置的任务。这很大程度上会使孩子产生学习压力,甚至很有可能产生厌学心理。而且,一些家长还给孩子制定了各种学习目标,一旦孩子没有达到家长制定的目标,就很难获得家长的认可,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四)家长过分溺爱

虽然国家已经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从小学生家庭情况来看,多数小学生还是独生子女。这些小学生的家长将孩子看做是自己全力付出的对象,给予了孩子过多的爱。具体表现为:包办与孩子学习无关的一切工作、限制孩子的交往圈、不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等。例如,新闻中,某处地铁上一个小男孩几次三番抢夺他人手中食物,别人不给就直接动手打人,家长发现之后不制止反到责怪别人不给,周围人反映这个小男孩已经不是第一次抢夺他人手中食物了。这就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结果。孩子的思维还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需要家长引导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而不是放任自流。

(五)说教式教育太多

有研究表明,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应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家长了解的教育方法越多,越是努力地实施家庭教育,则出现的教育问题就会越多。当家长看到其他优秀的孩子时,会下意识地将其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对比。一旦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家长就会以其他优秀的孩子作为正面教材,通过说教的方式对其进行家庭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普遍具有较强的好胜心与自尊心。过多的说教式教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小学生的好胜心,但是也会打击到其自尊心,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应对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是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有效应对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观念。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观念:其一,政府方面,政府要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构建线上家校联动网络平台;定期联合学校组织家校联动活动,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二,学校方面,学校要建立学校专有的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号,定期发布家校联动活动的信息;通过家校联动活动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观念,并做好指导工作,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学生管理当中。其三,教师方面,教师要布置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或者需要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任务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家长参与到教育当中。

(二)优化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

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回答了“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与小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有效应对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需要优化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家长应当采取交互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发展的特长;不刻意追求教材中的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与孩子一起探索生活,发掘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发展孩子的识字、算数、音乐、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促进家长深入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情感变化、心理活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进度,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因此,要有效应对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促进家长深入了解孩子。要使家长学会将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当以诱导式的语言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并承认错误,而不是责备孩子。孩子认为家长可以信赖时,才会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秘密,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

(四)帮助家长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

良好的家庭教育应当能够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锻炼孩子,培养孩子形成与主流价值观相符的行为习惯,并学会尊重他人。家长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从而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因此,要有效应对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家长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教师要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络,使家长处理好理性教育与感性关爱之间的关系,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严格要求孩子。此外,教师也需要组织实践性、教育性较强的家庭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孩子。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缺乏明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失衡、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以及说教式教育太多等问题。要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家庭教育观念;其次,需要优化教育方式与内容;再次,需要促进家长深入了解孩子;另外,需要帮助家长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最后,需要坚持“管”与“教”并举。只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够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栩. 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胡雪源. 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6:2.

论文作者:姜双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小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论文_姜双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