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贯彻落实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2)08-0028-07
一、党中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思想,确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保证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其中,在党内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此,党中央首先狠抓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举办了若干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2004年2月16~21日,党中央即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8年9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月,党中央即在中央党校召开了“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2010年2月,党中央又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
在狠抓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教育的同时,党中央还两次在全党开展党内教育活动。
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教育活动目标要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①。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决策。200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国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分三批参加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201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总结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究部署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工作。2010年4月,中共中央隆重举行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胡锦涛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二)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决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内外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是这个建议的灵魂。
党中央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明确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1](p.975)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从根本上说,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2004年4月底,中央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胡锦涛强调:“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2](p.453)结合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胡锦涛严肃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今后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困难会更多。”[2](pp.313、455)他要求:“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3](p.68)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pp.17-18)总结长期实践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党中央对加快这种转变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等八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规划“十二五”时期发展时,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四)确定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我们要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5]
鉴于党员干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认识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有一个政绩观和干部的考核标准问题。经过先行试点,反复征求意见、讨论、修改,2006年7月3日,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印发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办法》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干部头脑,对干部的考核评价要从GDP转向科学发展,这体现了全新的干部考核和任用导向。[6]
2009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
二、贯彻落实中的历史性成就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成就
自2003年年底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和全社会八年多的努力,学习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蔚然成风,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正引导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健康轨道。
1.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内化为全党和全社会的价值理念,贯彻落实于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亲民为民,党的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好传统好作风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党的工作的长效机制。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各地“十二五”规划看,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纷纷放缓了生产总值增速,不约而同地调高了城乡居民收入预期目标,把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投向民生,这既是地方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自觉,也是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写照。
在经济工作中,以人为本正在成为各级干部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要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力促社会和谐。在各个领域,以人为本正在成为工作的崇高理念和根本导向。2012年3月31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就环境管理转型问题指出,我们坚持环保为民,必须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实现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为主转向污染控制与质量改善兼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迫切愿望。
2012年4月2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强调:“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是根本。”他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就业扶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民医保等医改重点工作的推进、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等都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实施这些工程,致力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都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大措施。我们将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使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成果、切实受益。”
2.总体布局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我们党适应发展的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积极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我们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方式的主攻方向,将扩大内需作为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助推中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政治建设。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这些年来,我们在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文化建设。党中央通过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社会建设。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按照“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的精神,在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力量,有力地扭转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状况。
生态建设。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完善的资源、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3.统筹兼顾,若干重大战略关系得到了有效调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五个统筹”,其实质是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解决好当前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调整好现代化建设中横向与纵向的重大战略关系。八年多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里仅举三例。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200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底,中央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战略。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底,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奋斗,我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第二,统筹区域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培育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量新的增长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于2012年1月9日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政策的迅速出台,是近几年政策的一个亮点。过去六年来,立足于缩小地区差距,着眼于体现国家意志和地方实际需要的有机统一,国家一共出台了涉及区域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区域规划71个。而“十五”时期,我们只出台了5个。由于这些政策文件和区域规划解决了一系列我们试图通过体制和其他方面想解决而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些区域文件和区域规划所体现的区域政策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最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带来了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重大转变,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过去多年来,一直是东快中、西慢,而且差距不断拉大。通过近六年的努力,我们改变了这种格局,从2007年起,西部的增长超过东部,从2008年起,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全面超过东部。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很了不起的转变。二是我们培育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量新的增长点,这些增长点促进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向前发展。即便在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不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些老的增长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一大批成长于中西部的增长区也有很大发展。有国家战略覆盖或者指导的这些重点地区,至少有4个方面明显好于一般地区:一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般地区;二是发展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地区;三是合作开发的步伐明显快于一般地区;四是民生改善的力度明显强于一般地区。这个变化也是很了不起的。②
第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保工作取得重要成效。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十一五”以来,我们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环境保护成效不断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实现;二是污染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日益显现;四是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取得新进展;五是环境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六是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
(二)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
1.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改变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例如,它要求发展的主体,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具有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力;它也要求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时,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力度;它还要求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等。努力创造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根据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的情况,指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二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三是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他强调,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我们就无法应对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新挑战,就难以肩负起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使命。[5]胡锦涛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以及我们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任务。
2010年4月6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取得明显成效。他列举了四大成效,其中前两项: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对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科学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理清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说明,经过历时一年半的全党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在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的条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胡锦涛总书记同时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学习实践活动在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进一步解决好这些问题,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运用于经常性工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也就是说,在创造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多方面的长期的努力。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2.科学发展的目标还远未实现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7](p.18)
2012年4月2日,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也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需要逐步解决。
这说明,尽管自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学发展的目标还远未实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当突出,我们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迫性与长期性并存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形成了继续发展的障碍,必须迅速着手予以解决。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彻底解决又非短时间所能奏效,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例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线,就既有其紧迫性,又有其长期性。正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在于过去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矛盾,已经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到了非转变不可的地步。在需求结构上,投资、出口需求旺盛,内需外需失衡,消费不足,最终社会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不高,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影响抗风险能力,也影响到民生。在产业结构上,片面重视第二产业,导致第一产业滞后、第三产业不振,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要素投入结构上,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导致物质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胡锦涛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2004年12月3日,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及应对之策集中概括为“四个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他指出:“这些问题既是经济运行中重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2](p.456)
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低物质消耗水平的方式来组织经济发展,同时又不降低国家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空前的挑战。这种转变涉及经济结构的整体调整,涉及对经济领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改造,涉及对人的一种全新的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模式的构建,也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规划“十二五”时期发展时,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这就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pp.975-976)推进这样一个伟大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紧各方面的努力,又需要以脚踏实地的精神作持久奋斗的准备。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各种矛盾与问题交织叠加,极其复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极其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交织叠加,凸显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艰巨性。
1.自然与社会因素交织
这些年来我们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仅牵涉社会因素,而且牵涉自然因素,两种因素错综交织,往往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
例如,2008年初,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全球蔓延,5月11日中国内地确诊首例患者;2008年下半年起,一场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2010年年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严重旱情;2010年4~5月,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过程频繁,雨量大,短时强度高,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致灾重;2010年冬,我国出现“南冻北旱”异常天气,南方低温雨雪,华北黄淮干旱;2011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多省市出现数十年一遇旱情,入夏以后,南方旱涝急转,降雨频繁,连续强降雨使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受灾。
2.历史与现实因素叠加
这种叠加有种种表现。表现之一,是历史因素造成的老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例如,环保问题。有记者曾经问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既然“十一五”以来污染物排放指标明显下降,为什么仍有许多老百姓反映环境质量改善并不明显?周生贤指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发达国家两三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老的污染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累计环境问题的释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的变化不完全协同,不少地区仍然可能处于总量持续减排、环境质量不会明显改观的“治污相持期”,部分地区甚至事故频发。当前环境形势可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我国的环境污染范围在扩大,污染程度在加重,污染风险在加剧,污染危害在加大,治理难度在增加。
表现之二,是在现实发生的问题中,又牵扯到复杂的历史因素。例如,2006年3~8月,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新寺村、牟坝村、刘沟村共查出368人血铅超标。2006年9月,甘肃省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调查;2006年10月,监察部执法室与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室又组成联合调查组到甘肃省进一步调查核实。调查表明,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是这次污染事件的直接责任单位,自1996年建成到2004年间,该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长期不按规定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徽县人民政府、徽县环保局、徽县经贸局和徽县发展计划局、陇南市环保局及其主要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次血铅超标事件的揭示,则起因于甘肃徽县一名儿童触电后伤口久不愈合,由追查伤口久不愈合的原因而使如此大范围的10年铅毒事件浮出水面。这种现实问题中所深藏着的历史因素,也是我们不能不正视和面对的情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使我们面临的情况极其严峻复杂,许多矛盾和问题当然需要及时果断处理,但其完全和彻底的解决显然还需要作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
(三)复杂的形势往往需要我们在两难情境中选择前进的路径
例如,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提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要统筹把握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之间的关系。这种路径选择就牵涉一系列的两难因素。
为什么要稳增长?因为,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改革发展中的诸多矛盾,都需要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增长速度太低,会加大就业压力,减缓居民收入提高,加大企业困难,也会给财政能力提高和金融资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资源、能源、环境、人力成本等条件已不可能再承受长期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过高的增长速度必然会助长甚至强化粗放的、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会削弱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性,降低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所以,我们既要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片面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倾向。
为什么要控物价?因为一方面物价关系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才能有基本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控制物价,防止物价涨幅过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从中长期看,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长期存在:一是我们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货币供给总量仍然偏大,同时中国已进入资源要素价格普遍推高阶段,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加大;二是随着美欧经济困难增加,美元、欧元要寻求宽松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增无减;三是理顺国内比价关系,完善资源、能源等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会影响物价上涨。因此,我们既要防止物价涨幅过高,又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现实环境及条件,把握好物价控制的目标与经济发展对物价必然作用的统一,适当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为价格机制改革预留空间。控物价,就是要兼顾这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要通过稳增长、控物价为调结构创造必要的、宽松的条件,通过有效地调结构、促转变、提效率、增效益,真正从根本上营造能够较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景。[8]
(四)构建并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破除重重障碍和阻力
在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体制机制不完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
然而,任何一种体制机制,作为社会有机体各个领域各种层级关系的组织制度以及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体制机制作为社会运作的方式,牵涉利益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分配秩序。因此,体制机制的改革,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必然遇到重重障碍和阻力,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所进行的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前,我们要深化改革,构建并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将会遇到障碍和阻力,不能低估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五)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是制约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1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种变化,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科学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外,我国周边环境的复杂多变,无疑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以上所述,远非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全部,但已经可以说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非轻而易举,决非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以坚定的信心、高度的智慧、高超的能力、昂扬的精神、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作长期的恒久的努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长期努力奋斗,中国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科学发展。
注释:
①参见《人民日报》2005年1月10日。
②参见中国网络电视台经济台2012年1月9日,http://jingji.cntv.cn/20120109/1119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