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江[1]2004年在《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1968年LMenard提出强夯法以来,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在软弱地基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强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逐步开展,但由于土体参数的复杂性,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计算仍处于高度经验和定性的水平,加固质量及加固效果的检测也尚需深入探讨。因此,开展对强夯设计方法的分析和对加固质量的检测研究,对提高强夯的应用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在综合分析和归纳目前国内外强夯技术和强夯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土的动力固结特性和震动波压密理论,对强夯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强夯加固软弱地基的一些新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各现行规范和工程实践,分析探讨了强夯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强夯施工过程中各参数的选择方法,并将该强夯设计方法用于某地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针对复合强夯的各种技术,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及其在软土地基中应用的注意事项。此外,对强夯效果检测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工程实践对强夯处理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对强夯加固的经济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表明强夯法是该处理工程较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陈晨[2]2007年在《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吹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采用强夯和排水板联合方法加固地基成为工程界倍加关注的地基处理方法。但是这一联合方法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十分成熟,也没有系统完整的计算方法。本人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简要地分析了强夯和排水板联合方法的加固机理。强夯时冲击能量在土中造成的强大的影响,同时埋设在土中的排水板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地基加固效果更好,也缩短了施工时间。针对强夯时会出现高孔隙水压力这一现象,设计了几种试验研究其规律性。首先通过基本的物理力学实验,得出了粉质粘土和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又利用静叁轴试验仪设计了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粉质粘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规律,并简要分析了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同时也得出了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渗透系数。本人又设计了强夯模型试验,粗略的模拟了土体在恒定荷载作用下的情况和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情况,得出了在不同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粘土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以及渗透系数,给出了渗透系数与竖向荷载的关系式,同时也计算出了不同荷载下的水平向固结系数。渗透系数是随着荷载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土体在荷载作用时排水能力也是时刻发生变化的,排水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基加固的效果和施工的时间,排水板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土体的排水能力。
李蕾[3]2014年在《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不良地质作用,而如何既经济又合理的处理这些不良地质地段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强夯法在处理不良地质中有很多优越性,可用于处理各类地基,机具简单、施工快捷,可有效地改善地基承载力,基本消除地震时可能产生的地基液化,不受施工季节性的限制,综合经济效果显着,是目前高速公路处理路基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依托陕西省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为工程背景,对强夯法在高速公路高填方段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强夯法加固机理即冲击波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对压缩波、剪切波、瑞利波对土体加固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对强夯法加固非饱和土的基本原理及加固饱和土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2)系统分析影响强夯法加固效果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夯击遍数、夯击次数、夯击点布置、有效加固深度、加固范围、间隔时间等各个参数的设计方法。(3)以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法处理为工程实例,对强夯法的应用展开研究。试验段落选择主、副夯以2000kN·m的单点夯击能跳夯两遍,再以1000kN·m的低夯能满夯一遍,夯击点采用梅花形布置,单点夯击8击。经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两个方面对强夯加固效果的检验,地基土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较为均匀,最小承载力235kPa,最小临塑荷载497.55kPa,承载能力较强夯前有显着的提高,能够满足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荷载等级要求,证明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可靠、有效的。(4)文中提出强夯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经现场施工证明是有效的,可以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蒲锋[4]2016年在《强夯法在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地基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影响着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强度,因此一直都是工程施工的重点项目。在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强夯法是最常用的工程施工技术之一,其能够有效的对工程地基进行加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此详细的分析了强夯法在地基加固施工中的相关应用,以期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李腾飞[5]2018年在《强夯法在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强夯法又称为动力固结法,在现阶段并没有统一的公式,多数的施工作业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论经验。而在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应用强夯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效果,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待探究分析。对此,文章主要对强夯法在港口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方式与手段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肖勇[6]2004年在《低能量强夯法在港口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结合上海外高桥四期工程地基加固,对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吹填细砂和下卧扰动软土层双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提出了大面积加固时的施工工艺。试验结果和工程实际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强夯新工艺对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适用性,并从工艺角度进一步完善了该套工艺的技术参数内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李琦[7]2017年在《强夯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红砂岩地层广泛分布于湖南西南山区,具有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遇水软化、失水崩解等不良力学性质。选用红砂岩碎石土作为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回填料,需对红砂岩碎石土的基本性质及填筑工艺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开展强夯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的试验研究,并提出适用性的强夯加固工艺和高效的原位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依托湖南西南山区武靖高速公路某回填土路基试验段工程,根据现场地勘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强夯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的试验研究。首先,基于强夯法波动理论及饱和土与非饱和土加固理论,研究红砂岩碎石回填土的土的加固机理;同时,从强夯施工参数及土体本身物理性质两方面,讨论红砂岩碎石回填土的强夯加固影响因素。其次,开展强夯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的试验研究。通过地质勘查和室内土工试验,结合以往红砂岩类似工程的处理经验,对山区红砂岩碎石土作为路基填料可行性进行探究,确定红砂岩碎石土预崩解处理工艺,并制定了800kN·m、1000kN·m、1200kN·m、1400kN·m等四个不同能级的强夯加固方案及试验方案。在强夯加固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过程中,运用平板荷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面波试验、路基土变形试验等方法,探究山区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的强夯加固效果。确定适宜的强夯工艺为:当回填土厚度为4~5m时,以采用I1-2区1000 kN·m的强夯工艺为宜;当回填土厚度为5~6m时,以采用I1-3区1200 kN·m的强夯工艺为宜。最后,通过现场试验设计及数理统计方法,开展原位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平板荷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瞬态瑞利波试验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得出相关性经验公式,可用于简化后续大面积施工时的试验方案,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检测费用。
杨小玉[8]2010年在《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梅那尔公司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它使用吊升设备将很重的锤(一般为8~40 t)起吊至较大高度(一般为8-40 m)后,使其自由落下,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一般为1100~4000 kJ,最大可达8000 kJ)作用于地基,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地基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经过几十年的应用,证明该方法适用性强,加固效果显着。强夯法是通过夯击锤的巨大夯击能来击实土体,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根据土体中固体颗粒的粒径、孔隙率、含水率等可以把加固机理分为: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叁种。除了与土体的性质有关以外,加固效果还与加固深度有关,不同的加固深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夯击效果,本文根据这些年夯击法的应用情况得到了夯击深度的计算公式。夯击能量不是越大越好,如果能选择最佳的夯击能量则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同一块场地上,夯击点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密越好,合适的夯击点数、夯击间距、夯击遍数、夯击间歇时间能使一定的夯击能量发挥最大的夯击效果。本文根据强夯法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了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护措施以及强夯完成后的检测方法,详细论述了强夯法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强夯效果,以期为以后强夯法的推广使用做出一点贡献。
李俊喜[9]2012年在《浅析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夯法是使用起重设备,将大重量(80~300kN)和一定外形结构规格的夯锤起吊至某一高度(一般为6~30m)后,自由下落,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地基土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很高的动应力,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土体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本文就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而达到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的特性。
徐超[10]2014年在《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某工程为例,主要探讨了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运用。首先介绍了工程地质条件,接着分析了强夯试验、强夯方案选择、施工参数等内容,最后得出了强夯检测结果,并加以分析。工程实践表明,强夯法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成本低,适用于吹砂填海地基加固的实际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将来在类似工作施工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D]. 苏晓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 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吹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D]. 陈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3].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中的运用研究[D]. 李蕾. 南京大学. 2014
[4]. 强夯法在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技术[J]. 蒲锋. 建材与装饰. 2016
[5]. 强夯法在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李腾飞. 工程技术研究. 2018
[6]. 低能量强夯法在港口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J]. 肖勇. 水运工程. 2004
[7]. 强夯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红砂岩碎石土回填路基中的运用研究[D]. 李琦. 郑州大学. 2017
[8].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 杨小玉. 长安大学. 2010
[9]. 浅析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 李俊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0]. 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 徐超. 交通标准化.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