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当代青年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价值观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青年的理性选择
20年来,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是在他们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切肤感受中实现的。也就是说,对党的基本路线认同不认同、拥护不拥护、践行不践行,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还要靠他们通过现实的比较,来学会鉴别学会选择。他们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必然会使他们对改革开放的路线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是因为:
第一,从文化程度看,当代中国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状况有较大的完善。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6.74 年,处于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而1996年统计,青年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就占了67%。现在,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增长很快,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教育发展更快。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程度及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他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能力的提高。
第二,从信息传递看,当代中国青年有着广泛的信息源和充分的信息量。20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和文化传播的巨大进步,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极其开放的信息。现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已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据1996年一项全国性城市青年状况的调查,98.9%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其他媒介拥有的状况分别是:录音机92.3%,收音机91.8%,录像机62.1%,计算机20.6%;每个家庭平均订阅3.8 种报刊杂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电脑国际网络的建立,青年人甚至可以直接与世界对话。现代传媒的介入正在改变传统的社会教育模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分享信息的时代已经到来。众所周知,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社会,人们无法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难以进行系统的理论思维去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身的使命,只能靠“灌输”来实现。在今天教育手段多样化、普遍化的社会环境中,当代中国青年有条件整合各种信息,从而对自主地选择人生道路、确立事业志向发生直接的作用。
第三,从理论体系的形成看,当代中国青年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确实,改革开放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我们不得不“摸着石子过河”。这是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邓小平理论对此实践的新鲜经验作了科学总结,并且经受了实践检验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风波的考验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理论切实而透彻地回答了当代中国青年普遍关心的那些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为广大青年所接受的基本前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在对3 万多名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结论:对邓小平理论“基本了解”和“知道有关内容”的已达83.56%; 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完整理论体系”和“根据现实需要而提出的理论”的比例占80.56%;56 %的青年认为“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在政治上坚定”。可见邓小平理论已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同,已成为当代青年跨世纪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当代青年理性而非感性的选择是我们预测其价值观未来发展信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后继有人,还取决于邓小平理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邓小平理论面临来自国内外新的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实践中把改革的各种矛盾解决好。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必将把更多的青年团结在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下,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此,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中国的前途和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充满信心。
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大致经历如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我国“拨乱反正”时期,它是一个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高扬的时代。是青年喜欢言辞、热爱话语的时代。当时的青年主体是“老三届”。他们关注的兴奋点是反思过去、思考未来和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的春风,曾激活了中国青年沉寂的心田。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被带动起来了,于是关心祖国前途,“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成为当时中国青年价值观的主流。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青年价值观取向呈现出由劫后欣喜转入思考讨论的思想特征。由于当时社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准备时期,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因此人们仍把注意力放在对逝去时代的批判、反思、争论之中。以至于在当时青年中曾出现了多次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大讨论”:如“伤痕文学”讨论、“朦胧诗”讨论、“麦克唐纳与雷锋精神”讨论等。而当时流行的、带有“伤痕”情绪的单一性理性反思,也曾一度将青年价值导向了充满偏激和难以言喻的情感误区。
第二阶段(1985—1991年):这是青年全面参与改革的时代。 伴随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社会转型获得了实质性启动,农村改革向城市改革推进。当时的青年对改革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在校园里,许多大学生纷纷上书校长和有关部门,陈述他们对经济、政治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的建议和对策。80年代中期的青年身上,普遍传染着某种“浮躁病”。各种新思潮和新名词如走马灯似地冲击着青年。热点变换、观点更迭之快,常常使青年人“顿感今是而昨非”。当时青年一方面呈现出空前的思想活跃,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异常的思想迷乱。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关于判断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论述,打破了长期困扰人们,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障碍的思想禁锢,为推动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90年代中期,是一个注重效率与行动的时代。无论社会还是校园,青年对讨论不再热衷。经过80年代思想旅行与精神流浪之后的90年代中国青年,其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激情式地参与转为务实性地参与;由原来一味的批判徨彷转为宽容与协调的发展。在经历了80年代参与社会改革的正反两方面的体验之后,90年代青年已抛弃了浮躁与冲动,能以理智、平静、积极的态度接受并投身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1997年随着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民族主义和务实主义在青年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归国投资创业。90年代后期,新一轮改革表现出来的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态势,则为青年价值观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可以预计,在未来十年内,随着社会对青年生存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机会不断增多,中国青年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20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的评价,目前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持赞扬态度的社会评价称当代青年“走在了改革最前列”,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持贬诋态度的社会评价则认为,90年代青年是“自我中心的一代”。笔者以为每个时代关于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50、60年代乃至70年代,青年价值观取向,几乎与社会提倡的价值标准是一致的,是单一的价值取向。80年代以后,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的一个重大突破,便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被承认。社会个性化渗入各方面,包括人生追求的最深层次——价值世界。青年价值观出现多元、分化的特点。我们应正视青年在价值观演变、探索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实际上,青年阶层思想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代社会阶段性发育的不成熟。
转型期青年价值取向呈三个转变
青年在改革进程中与社会的整合程度,将深刻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与过去传统社会对照似表现出如下三个转变:
一、从权威取向向平权取向转化。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经济形成一种权威式的社会结构。人们容易形成若干相应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一代。如(1 )对权威与规范的无条件服从;(2)迷信权势;(3)不愿表达温柔细微的人情;(4)根据单一的价值标准评价人和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强调平等和公正关系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这样的社会里,青年不再重视服从别人或使别人服从自己,改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与人相处。这种取向具有以下的价值特性:(1 )尊重合法和合理的权威,而不盲目无条件地服从权威;(2)倾向自强自立;(3)具有宽柔精神;(4)承认人和物的复杂性。
二、从社会取向向自我取向转化。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价值取向的主要参照系是社会取向。社会取向既包括团体取向,也包括他人取向。团体取向涉及家庭价值观念取向、学校价值观念取向、职业群体价值观念取向。这些取向的主要内涵是一套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态度与行为。在这种价值参照下,青年从小受到的教育是集体先于个人,个人是可以忽略的;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必须慎匿。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青年中的社会取向发生了一定的蜕变,自我取向强调个体在集体中的地位,重视个体的感受和作用;敢于在思想上与言行上内外一致,能较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说与看法。
三、从外控取向向内控取向转化。在传统的社会控制体系中,社会常借重外控的手段,家庭和集体常对青年横加干涉,决定其成败、祸福和前途,使青年感到自己的价值取向无济于事,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在这种社会特征和环境下,青年易于形成被动的外控取向。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强调的是多元异质,青年置身于其中,常可自行变通,主动调节。在以个体为运作单位的现代社会中,内化的不再是听天由命,而是相互合理竞争。凡合法的做法与目的,家庭、集体和他人都可予以理解,在这种社会特征和环境下,青年易于形成主动的内控取向。
看当代青年的经济理性
90 年代青年人较为突出的共性, 是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物质生活较为乐观的预期。他们在很好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后,可以毫不避讳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强烈愿望和个人动机。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活得更为自由和轻松,这表现在他们的一般行为特征上。
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或某一群体的判断和偏好,而并不在乎别人或者其它群体怎么看;他们普遍追求新颖、时髦、美观、功能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商品,而对父母和祖父母等前几代人所注重的坚固耐用等传统消费观念并不认同。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的青年人在服装和穿戴方面所遵循的是统一、朴素、严谨的从众心理法则,80年代的青年人所追求的是求新,那么90年代的青年人则对商品的品牌、性能及价值更为了解并更具判断能力,同时更加具有个人的审美偏好和个性化特点,因而更具有追求个人效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特征。
他们不再像自己的父辈或祖父辈那样,把苦苦省下的每一元钱都储蓄起来,以备“大事”之需。相反,他们认为:生活质量本身就是人生大事。
他们不再满足于以现期支付为基础的传统消费模式,而是把目光越来越集中地转向可以使他们提前享受较为昂贵之商品所带来的物质效用和心理愉悦的信贷消费。而此种超前消费则经常会被前几代人看作是贪图享受、“寅吃卯粮”的“败家子”式的炫耀性消费。
对有为青年而言,与其说他们无视“面子”或以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情关系为纽带的人际信用,不如说他们更加注重现代契约的法律保障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度的个人信用。
从上述观念的历史演变中,虽然我们难以对这些价值观念的演变作出被普遍认同的规范性判断,但我们完全可以乐观地预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青年价值观的转变一定会更加有利于青年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生活质量!
当代世界青年价值观发展的趋向
目前世界各国的青年似乎都不得不面临三个重大问题:(1 )面对既成的物质利益格局的重新配置,确立自己在社会财富占有形式上的地位;(2)面对社会关系在其形式上的重新调整, 确立自己在契约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3)面对新型的利益观、竞争观、人才观、 效益观、权利观等,确立自己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配套的观念形态。具体有如下三个趋势:
一、在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之间求共识。曾有《世界青年意识调查》以社会价值(强调社会本位,为社会尽力),个人价值(强调个人本位,按自己爱好的方式生活)和世俗价值(强调世俗本位、富裕和出名)为指标,调查了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士、瑞典、日本、韩国、南斯拉夫、菲律宾、巴西等国青年的社会生活取向和个人生活取向。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价值显著地让位于个人价值,即当前大部分国家的青年以个人本位占优。调查还表明,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各自所占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最强调社会本位的是菲律宾,最强调个人本位的是德国。一向以为美国青年最注重个人取向,但研究显示,它在诸国中只居中间位置,社会本位约占55%强,个体本位约占45%弱。而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日本和韩国,也十分强调个人本位。
中国青年也面临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关系问题。以上海青年为例,有关个体本位的三项调查表明:(1)在崇尚的生活方式上, 上海青年“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所占比重最大,达44.5%。这一发现与世界青年意识调查的结果相一致;(2)在对成功者的看法上, 上海青年崇拜成功者,也渴望成为成功者,但他们对成功者的理解不如世俗价值那样讲究“地位”或“名望”。上海青年在对成功者的价值判断上“命运自主,个性洒脱”和“事业顺利,收入可观”分列前两位,象征着崇尚精神和崇尚物质两种价值观在青年中各有一定信仰者。这一发现与世界青年意识调查仍基本上相似,但“名望”意识在上海青年中较为淡薄,仍以个体本位为主;(3)在对金钱的态度上, 上海青年对“崇尚金钱,但又不崇拜金钱”已达共识,其中,有83%的人同意“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62%的人不同意“现在应该先富口袋,再富脑袋”的观点。这些数字表明上海青年已有比较成熟、理性的金钱观念,它与世界青年意识调查所提示的青年致富观念也有相似之处。
不论是世界青年意识调查,还是我国的调查,均表明青年在生活方式、金钱地位、社会贡献等问题上,由于全球性的文化沟通,而趋于大同小异的价值取向。
二、在依赖倾向和独立倾向之间求生存。对青年来说,依赖和独立的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世界青年问题报告》对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美国、英国和德国等11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跨文化调查,该研究的基本立论是:青年渴望摆脱家庭,独立奋斗,觅求工作和生活的策略,探索人生目标,但同时他们又急于想在短期内取得“重大成就”。这种急于想摆脱依赖追求独立,但又暂时摆脱不了的情况,是青年价值观变化的一大特征。
对青年来说,长期以来处在家庭的监护之下,他们很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目前,中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情况与发达国家的青年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愿望,即在基本生活需求获得比较充分的满足之后,位列第一的是“社交娱乐及满足各类兴趣爱好”;位列第二的是改善住房条件,且青年对居住条件所要求的已不仅仅是“有房住”,而是要“住好房”。
经济独立以后,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有关调查表明,表示“喜欢和长辈同住”的青年不到10%。近41%的青年虽然表示“不喜欢”,但又同时认为“可以接受”。由此可见,青年在依赖和独立的问题上,仍表现出一种并无定状的选择。
三、在求是务实和享受生活之间求合理。有关研究表明,职业责任性和道德感的下降,是当今世界职业青年的一个普遍问题,中日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传统的价值观念里,青年人想出人头地、想晋升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为了追求未来的荣誉,宁可忍耐现实,勤奋追求。然而,在今天的青年价值体系里,这种价值观已不被承认,青年们追求的是“享受现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一般的商品经济,还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的许多方面都要受实实在在的价值规律的制约。青年在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时,利益和效益的观念正在成为指导他们进行价值评价的标准,使得他们更注重实用,讲求实际,追求实效。求是务实是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一大特点。但是,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合理地处理工作目标、劳动态度、务实质量等,当代青年尚欠不够。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混淆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普遍性问题。
标签:个人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取向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