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保工作在环境保护信息化中的发展论文_徐慧

分析环保工作在环境保护信息化中的发展论文_徐慧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深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进入了新时代。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大数据时代下,环保工作的展开与落实,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环保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关键词:环境保护;信息化;大数据

近年来,环保领域的热门词汇之一便是“环保信息化”,这一方面体现了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环保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传统的管理手段开始显得“力不从心”,需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带动环保工作的转型和效率提升。大数据在环保信息化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行业、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让环境信息产生新的关联聚合,提高信息归纳整理的效率,分析和挖掘数据的价值,提高环境监管的效能和水平,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化的决策支撑。

1 环保信息化的定义

环保信息化是环保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环保各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实现环保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进而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为提升监管效能提供技术保障。

2 环保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历史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环保工作发展必然且不可阻挡的趋势。信息化发展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并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更迭的周期短、数据量大,传统的环保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2.2 政策规划和引导

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并出台与实施了相关政策,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等。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转变环境管理和工作方式,实现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及公共服务便民化的有效手段。

2.3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不仅包括环保部门内的数据,还会关联聚集相关领域的数据,因此被赋予了新的行业内涵,环保信息化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发展需求。

3 信息化对环保工作的促进作用

3.1 环保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环保工作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信息化建设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环境数据整合和应用的创新,使得环保信息的覆盖面、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有了新的保障手段

3.2 环保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环保工作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梳理整合环保业务流程,缩减不必要的中间过程,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使得环保工作效率更高,耗时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环保信息化建设,改善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环境

环保信息化建设可达到下目的:通过对大量实时、准确的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关联性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破解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预;建立一体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对主要的环保工作能够实时监控、持续监管和决策辅助,对突发的环境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准确评估、有效解决,对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和反馈,保障公众对环保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等。

3.4 环保信息化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与行业的发展

环保信息化建设,催生了数据收集、数据更新、数据管理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型就业岗位,也为环保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 环保信息化在环保工作中的发展趋势

4.1 信息化顶层设计日益完善

环保信息化的完善使得环境监测体系和数据来源进一步拓展,向多指标、多维度、高强度的综合监测发展,各类物联网互通互联,构建环境大数据库。

4.2 信息互联,大数据整合

环境数据更加深入聚合,对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加以发掘利用,并向数据开放共享转变。

4.3 环保政务形态和服务方式的转变

新技术、新模式将引发环境管理和政府服务方式的变化,污染源监管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共治的模式转变;提升政府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政府职能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转变,服务渠道多样化,公共服务更规范化,公众的感受更加真实和方便。

4.4 大数据分析为环境决策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运用大数据建设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提高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推动环境管理业务协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环境管理和治理工作更科学、高效。

4.5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提升环保信息化水平的目的在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实行在线监督、扩大公众参与、积极予以反馈才能解决环保问题,从而达到“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人人参与”的环保效果。目前虽然多地已经建立了环保信息化平台,但由于数据获取力度不够、环保信息公开不充分、机构协调不力、整体规划不强等问题造成平台建设推进力度放缓,网上办事能力不强,问题反馈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能力尚且较弱。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可以通过打造环保政务服务公共平台不断深化实践。例如湖北省近几年通过实行修编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及时发布环境质量情况报告和环境执法监督公文等措施加大环保类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增强环保工作透明度;建立网上24 小时值班制度,对环保问题及时响应解决并开发全省环境质量查询系统,强化公众参与监督功能。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在线监控系统网络和管理平台运行状况监控,不断完善其“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网络、平台的运维管理。

环保信息化的建设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以重点项目作为依托,不断实践“大数据、大项目、大平台、众参与”的模式。环保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环境监督环节的有力依托,更是环境预防的重要指标,要通过不断整合环境信息大数据有效判断潜在污染源和可能爆发的环境问题,做到“可分析、可预测、早预案”,真正让数据产生价值,让价值发挥作用。

5 结语

信息化建设是环保工作发展的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如何从海量的环境信息中发现客观规律和关键因素,提高环境管理的决策水平和能力,预测、防范、及时且有效地处理各类环境问题,都需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水平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郭垚宏.泉州地区污染源环境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导师:郭东强.华侨大学,2015.

[2]梁海全.环境信息化在环保宣传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5,(11):196

论文作者:徐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  ;  ;  ;  ;  ;  ;  ;  

分析环保工作在环境保护信息化中的发展论文_徐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