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社会因素分析_政治论文

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社会因素分析_政治论文

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社会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青少年论文,因素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 (2000)01—0005—03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生产力再生产的基本内涵。智商情商开发并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现代创新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社会所能给青少年提供的智商情商均衡开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条件,决定着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分析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因素,对于构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社会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水平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层建筑的影响

民主、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是社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育、发展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前提。

1.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政治前提

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决定社会生产生活根本价值取向的最初渊源和最终归宿,从根本上规定着全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价值取向和未来发展方向。国民的国家主人地位的依法确立,公民权利的宪法地位的实现,以及主人意识的健康培育和形成,是国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自觉地从事社会活动的政治前提和条件。

国家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宪法、法律和治国方略上的有效保障,是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政治前提。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党和国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适时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我国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创造了有效的社会政治条件。

2.政治体制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是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政治条件

社会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作的不同方式,直接影响、制约着社会控制和社会反馈的形式及其历史的、现实的有效性。社会政治体制,以及在政治体制规范下并体现这种体制效力效能的国家和地方政治权力的运作机制,规范着政府与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也就规定着政府与国民的具体利益的一致性样态,以及实现共同利益和国民个体正当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在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以后,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动机、动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因而对社会成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产生不同的促进或阻滞作用。自主劳动和自由创造的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践,是青少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最直接有效的社会政治激励因素。

社会政治体制创新,既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运用,反过来又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国家、地方、基层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力运作机制的创新,以及具有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权威)性的社会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激励机制的确立,对青少年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是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政治因素

民主气氛、民主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催化剂。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而没有民主的气氛和民主的精神,人们就不可能也不敢实事求是,就必然导致民主精神的萎缩,科学精神的迷失。人们不敢或不能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就根本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性劳动的实践。

4.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价值取向是影响青少年创新的关键政治因素

一定社会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有其严肃的价值取向,即鲜明的阶级性,坚定的原则性和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生活的目的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所规定的价值目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一定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否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和容纳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一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它能否成为社会创新能力形成的推动因素而不是限制因素。

思想意识的自由,是人们追求民主、自由的最近目标和基本前提。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实事求是地处理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的关系,是我们进行社会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创新,全面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解决的具有重大而长远意义的政治原则问题。

二、经济基础的影响

就创新活动的条件和动力而言,经济因素是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动因。

1.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创新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物质动力的强弱

无论是从创新的条件、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目的还是从对创新的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物质因素都是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动因。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符合“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合理原则的,已经具备了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社会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创新的物质动力和目标取向问题。

2.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创新是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必要的体制动力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规定的基本经济原则,要靠有效的经济体制来体现。一个社会仅有公平合理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远不能实现它所具有的本质优势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励企业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密切科技、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就必然地成为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必要的社会经济环节和经济体制动力。

3.社会经济投入和青少年的现实物质生活状况,是影响青少年创新的物质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不可能由单兵作战的方式来完成,也不可能在简陋的条件下来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越来越庞杂,创新活动的中间环节越来越复杂,创新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因而也就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和大量的物质资金投入。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家庭的关心和帮助。

三、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现代的文化观,已经超越了仅仅把文化简单地看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真正的文化时代的来临。

1.文化创新是决定青少年创新的精神源泉

文化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人文环境和基础,既是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起点和归宿,又是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定社会的文化就是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它以科技、知识、信息的形式,直接参与、指导、规定着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并直接物化为物质生产成果。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有文化的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科技文化含量,才能真正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获得推动和保持国民经济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文化是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生长发育的社会基质;文化创新是社会创新的灵魂,是社会创新的不竭源泉和内在动力。

2.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文化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教育、陶冶和塑造,成为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着潜在的支配作用和巨大影响。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的理想、信念、道德等民族文化精神,对国民具有巨大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蕴藏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意志力和协同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

3.社会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及其不断孕育生成的创新因素,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现代社会的文化创新,是以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为基本前提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其特有的历史延续性和历史惯性,往往很难在较短的历史跨度内做到有效的自我更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渊源愈是久远的文化,就愈容易形成单一呆板的文化模式,历史惰性就愈强,创新因子在传递中的衰减就愈大,创新基质的更新和培育就愈困难,文化的历史延续就会面对愈来愈多的障碍和阻力,文化的未来发展也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它的发展愈不可能脱离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滋养和刺激,就愈是离不开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借鉴、吸纳与融合。

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将先进外来文化要素与优秀本土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推进社会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彻底克服传统文化中制约文化创新的因素,孕育和培植新的文化发展的生长点,建构和完善新的文化创新机制,才能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培育起新的社会文化基质和动力源泉。

4.社会教育是直接的文化力量

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社会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都愈来愈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善教育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突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已迫在眉睫。

四、文化交往环境的影响

人的活动是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单纯地解释为个体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也反映着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活动的意义,受到内在和外在的社会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约束、激励和推动,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所以,青少年所置身其中的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养的生长发育的现实状态,以及生活的具体社会文化和交往情境,就成为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

营造一个能够激励全体国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氛围,要重点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要教育和引导全体国民彻底克服和解除封建专制文化传统和封闭、僵化思维方式的束缚,养成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文明健康的文化风气和生活习惯;二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正确认识、对待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特点,培育和发展社会文化的包容性、融合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全面提倡、大力支持和重点发展青少年的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科学地认识、引进和吸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化要素和文化生活方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收稿日期:1999—11—08

标签:;  ;  ;  ;  ;  

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社会因素分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