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关怀医院 310011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90.0%)、(88.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既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心肌型,其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狭窄,进而诱发缺氧、缺血甚至坏死,最终诱发心脏病。典型胸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其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为了更好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尝试为其提供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2-66岁,平均(42.3±1.6)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1-68岁,平均(42.7±1.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实施了针对性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以便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避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教育宣传: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发放与冠心病相关的宣传资料,以便患者对疾病的诱发因素、治疗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2)做好用药安全指导工作: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嘱来指导患者服药,告知患者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剂量、服用时间,以及服用过程中的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更好的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3)心理护理:大部分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向患者讲解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告知他们治疗和护理阶段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4)饮食和运动: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其制定一套个体化、针对性、系统性的饮食运动方案,并告知患者饮食治疗和运动辅导对于病情治疗及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饮食要清淡,逐渐加强难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和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确保患者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休息,使患者的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1.3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各项检测指标趋于正常;有效: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开始出现好转,各项检测指标出现改善;无效: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未见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2)借助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统计和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了四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90分)、比较满意(80-89分)、满意(70-79分)、不满意(<70分),总有效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33%,而对照组仅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临床研究发现,诱发冠心病的因素比较多,而过度运动和劳累是主要的因素,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良好和充足的休息是降低冠心病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要注重有效休息、合理劳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临床上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其治疗效果,我院尝试为患者辅以系统性的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通常是以教育、干预、传播为主要手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使患者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改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自信心和依从性,确保治疗和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病情的特点和身体特点为其制定系统性的运行方案,以促进身体技能的有效恢复,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
总之,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还可以使患者的冠心病指标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梁丽娟.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6,9(6):58-59.
[2]邓佳依,王倩茹.冠心病临床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运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11(2):162-163.
[3]万春丽,王万梅,姜华宇.冠心病临床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J].家庭医药,2017,3(9):97-98.
论文作者:沈翠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实验组论文; 模式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