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潞安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山西 长治 046204)
【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3例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健康检查者60例作为健康组,均给予生化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糖尿病患者接受降糖治疗,依照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再次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病例组生化指标值均高于健康组,病例组中有效组生化指标值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患者时,通过生化检验结果,可提升诊断准确性,并科学调整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治疗;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36-02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特征为高血糖,病程长,难以根治,较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时,生化检验结果为主要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近年来研究显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治疗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院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生化检验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3例,作为病例组,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男33例,女30例;年龄42~68岁,平均(49.6±3.2)岁;病程1~13年,平均(6.3±1.2)年。选择同期健康检查者60例,作为健康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7~84岁,平均(47.6±3.6)岁。经比较,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生化检验,检验项目包含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及甘油三酯(TG),具体方法如下:(1)空腹血糖:检查前10h,禁止进食,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当天清晨,抽取静脉血2ml,利用氧化酶法检测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查共进行3次,取平均值。(2)2h糖耐受:于300ml温开水中加入75g无水葡萄糖,5min内喝完,之后分别在30min、1h、2h、3h时检测糖耐量。(3)甘油三酯:检查前12h,禁止进食进水,检查当天,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分两次进行,2h后,分离血清,TG水平于4h内测定完成。
检测完成后,病例组糖尿病患者均接受降糖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其治疗结果,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再次接受生化检验,检验项目及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例组与健康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比较
病例组FPG、2h糖耐受、TG检验结果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糖尿病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糖尿病治疗有效组FPG、2h糖耐受、TG检验结果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为引发糖尿病的两大原因,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男性为糖尿病的多发人群[1]。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尿检法检测糖尿病,但诊断准确率并不高,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随着临床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可用于检测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生化检验即为其中一种,并以其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2]。生化检验过程中,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检验仪器,提升了检验工作的效果,同时,以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等为检验指标,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3]。相关研究显示,生化检验中,通过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可将患者的实际血糖状况反应出来;通过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可判定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通过糖耐量检测结果,可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反应出来[4]。
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关键在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治疗过程中,应用生化检验后,可通过生化检验指标的具体数值反映治疗效果,如糖化血红蛋白,治疗一段时间后如其水平降低,则表示治疗效果较好,可较为理想的控制血糖水平,相反,则表示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再例如果糖胺,通过其实际检测值的变化情况,可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准确了解。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患者时,生化检验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通过生化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反映出治疗效果,从而科学的调整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树增.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122-123.
[2]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3):139-141+148.
[3]朱琼媛,周林华,李丽莉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8):75-76.
[4]蔡丽君.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04):616+618.
论文作者:郭建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生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例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