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研究成果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C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01)01-0060-08
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进行量化的评估,是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减少社会管理成本的根本途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量化评估指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程度越高,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工作中的盲目性或不恰当的人为因素就会相应地减少。建立比较规范、合理而准确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可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高效率研究,确保成果评奖、职称评审和计算科研工作量的公正性。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官本位”的利益关系左右,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品格,极大地妨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并造成了人文社会科学投入的极大的浪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量化评估,对于抵抗“官本位”势力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摆布,捍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尊严,至少在当前还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量化评估是冲破“官本位”科研体制、形成按照学术研究自身规律运作的科研体制的重要途径。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量化评估,关键在于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学术研究的难度、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完备性等指标的确定。其中,学术创新和社会价值分别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标。量化以上指标,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估的首要前提。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在量化过程中如何才能得出操作性较强而又为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家都认可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指标的相互关系如何确定才能评估成果的等级,是社会科学成果评估课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思路:第一,将成果按应用性的研究报告、学术专著、学术论文、资料工具书和译著分类,分别提出各自的指标。第二,将上述指标再进一步分解成子指标,研究每一指标中各种子指标的相互关系。第三,根据不同的成果类别,确定不同的指标的价值或权重,以学术创新指标和社会价值指标为核心,提出确定不同的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分值和计算方法。第四,提出外在指标(比如出版社和报刊级别、课题级别、奖励级别、选题规模、引证水平等)的具体换算方法,作为以上内在指标的补充,并指出外在指标与内在指标相关的范围或限度。第五,提出各种不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指标换算的方法。第六,提出专家评审的科学方法(如专业范围内的随机抽样原则和保密制度、回避制度)。第七,提出运用本指标体系确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工作量和职称评审的模式。如果解决了以上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评估的指标体系将具有操作性和规范性。
二、应用性研究报告评估指标系统
应用性研究报告的指标,笔者认为可以选取选题来源(立项课题的级别、课题受资助的幅度等)、难易程度、社会价值(包括社会需求和实践能力)、成熟程度(真实性或可行性)、采纳范围(采纳的级别及采纳的程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反响)、出版层次、获奖层次八个指标,通过确定它们的权重和相关性来进行评估。在这八个指标中,社会价值、采纳范围、社会效益三个指标关系到应用性研究报告的基本价值,在权重方面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选题来源与以上三个指标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权重方面也应给予重视,但在操作中应注意避免在价值评估上与前三个指标的重叠。难易程度、成熟程度、出版层次和获奖层次指标在权重方面的重要性低于另外四个指标。有必要指出的是,成熟程度指标是应用性研究报告是否合格的试金石,这个指标不合格,则其他指标的评估是毫无意义的。
至于八个指标的相关性,笔者认为,社会价值、采纳范围、社会效益三个指标的评估价值必须占总评估价值的60%以上,正常值应当在总评估价值的70%至80%之间。而选题来源指标的评估价值若不与这三个指标的评估价值相重复,应占总评估价值的10%至15%左右。因此,这四个指标的权重值应该相当于另外四个指标的权重值的四倍或四点五倍。如果将指标的权重值定为20分,则社会价值、采纳范围、社会效益、选题来源四个指标的权重值必须占到16分。获奖对于成果评估是有意义的,应列入指标范围,但由于获奖本身就是其他评估指标综合评价的结果,因此不宜设计过高的权重分,以避免重复。
关于以下以表格列出的指标体系的说明:第一,所有表中的指标设计按1~10分分为四级,其中1~2分为D级,3~5分为C级,6~8分为B级,9~10分为A级。评估对象不具备指标所包含的内容或条件者为0分。其它各指标体系皆同,以后不再赘复。第二,在选题来源指标中,第一级为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或资助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海外资助或省市级重大难点或热点课题。其中,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一概为10分;其它课题,资助在八十万元以下者为9分,八十万元以上者为10分。第二级中,国家级一般课题一概为8分;其它课题,资助在二十万至三十万元者为6分,三十万至四十万元者为7分,四十至五十万元者为8分。第三级中,资助在一万至六万者为3分,六万至十三万者为4分,十三万至二十万者为5分。第四级中,资助七千以下者为1分,七千至一万者为2分。无课题立项者为0分。第三,在国家级报刊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者为8分,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者为7分,在其它国家级学会、基金会权威刊物上发表、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者为6分。各名牌大学的出版社,只能考虑学术排序在前二十名之内的大学出版社。第四,在未请专家评审的情况下,选题来源、采纳范围、社会效益、出版层次、获奖层次五个硬指标也可以作为单独的系统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性评估。在以下的指标体系中都存在硬指标可作为单独的系统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性评估的情况,以后不再赘复。第五,在社会效益指标中,经济效益在3.8的权重值中占据2.8,其余两个子指标各占0.5。第六,在难易程度指标中,A级的“学科跨度大”指学科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诸多学科领域;B级的“多边缘学科”指四个以上的学科交叉研究。专著类和论文类指标皆同,以后不再赘复。第七,本指标体系除去获奖指标以外的指标系统本身可以作为评奖的评估方法,其它各指标体系皆同,以后不再赘复。第八,获奖权重不超过1.5分,获奖指标的分值分布具体见最后一部分的获奖分值参考表,其它各指标体系皆同,以后不再赘复。(见表一)
序 评价 权
评价指标内容 评审 得
人
号 指标 重A级(10~9) B级(8~6) C级(5~3) D级(2~1)
评分 分
1 选题 3.5 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 国家级一般课题或资助 资助在二十万元以下,一 资助在一万元以下的省
来源
资助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在二十至五十万以内的 万元以上的立项课题
市立项课题及其他课题
重大难点或热点课题
重点或热点课题
2 难易 1.4 问题复杂;调研规模大; 问题较复杂;调研难度和 问题不太复杂;调研难度 问题不复杂;调研难度和
程度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极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较 和资料搜集、处理难度不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小;
大;学科跨度大大;多边缘学科研究
大;社会科学内三个学科 单学科研究
研究
3 社会 3.8 发现我国社会发展中的 发现我国社会发展中的 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般 选题价值不大、对所解决
价值
重大问题,提出了符合实 重要问题,提出了符合实 性问题提出较好的新思路 的问题没有新思路或对
际的富有创见的新思路 际的有新意的思路和对 和对策。对某重要领域做 策、事实描述参考价值不
和对策;社会迫切需要; 策;能作为重大决策依据 出的事实描述分析对深入 大;一般需要
有未来战略预测
研究有价值;未来需要;发
现政策缺陷
4 成熟 1.5 资料数据准确、系统,论 主要资料、数据准确充 主要资料、数据基本准确,资料、数据有重大遗漏,
程度
证严密;引证规范,具有 分,次要方面有某些欠 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 论证较差;适用性和可操
很强的适用性或操作性 缺,论证清楚;具有较好 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但 作性较差
的适用性或可操作性
有欠缺,或可操作性稍差
5 采纳 2.8 被中央,国家领导及部委 省市领导采纳或主要内 省市领导部分采纳,或部 被厅局级领导采纳或主
范围
批转采纳或主要内容形 容形成省市级机关文件,分内容成为省市经济社会 要内容形成厅局级机关
成机关文件,或整体采纳 或者整体采纳为省市经 发展的行动方案的重要依 文件,领导肯定批示
为方案
济社会发展的方案 据
6 社会 3.8 取得二百万元以上的经 取得一百万元以上的经 取得五十万至一百万元的 取得二十万元至五十万
效益
济效益;在中央级媒体作 济效益;在部委级或学会 经济效益;在省市级媒体 元的经济效益;在厅局级
宣传报道;国外转载或被 级媒体作宣传报道;国家 作宣传报道;部委级或学 媒体作宣传报道;省级报
译成外文
级报刊书籍转载会级报刊书籍转载刊转载
7 出版 1.7 国际性学术刊物或世界 国家级出版社或国家级 当年被认定的核心期刊或 其他省级出版社或报刊
层次
级出版社
报刊 部委级、名牌大学出版社
和各省市人民出版社
8 获奖 1.5 国家级奖励(国家社会科 部委级奖励(教育部社会 省市级奖励(政府奖或省
地市级政府奖励、单位
层次
学成果奖、国家五个一工 科学成果奖、中国社会科 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五 成果奖、厅局级奖励
程奖等)
学院奖等)
个一工程奖)、国家学会级
奖励
表一
分数总值为指标分×权重值的各项指标总分的总和,以下表同。
三、专著类成果评估指标系统
笔者认为,专著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估的核心指标是学术创新或理论创新。因此,创新程度的指标在权重值方面应接近整个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的30%,在专著类成果评估指标系统所设定的20分权重值中,创新程度的权重分被设定为6分。为了进一步反映学术创新或理论创新的程度,笔者还提出了选题来源、难易程度、成熟和完备程度、成果价值、出版层次、转载反响、获奖层次指标,认为这些指标也具有关联性作用。比如,由于专著类成果对于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研究的完备性也反映着成果的创新程度和学术价值,成熟和完备程度指标在专著类成果中具有比论文或应用研究报告更大的评估价值;而成果价值指标本身则是学术创新指标的进一步的具体表现,因为学术创新总是会体现出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正面价值,包括当下可实现的价值和潜在的、将会产生的价值,或可操作的价值和无形的、内在的价值。由于社会价值这个指标的复杂性以及与学术创新指标在理论价值方面的某种程度的重叠性,不宜给这个指标设计太高的权重分,同时不能设计得太低。考虑到出版层次和转载反响是评价学术专著的主要硬指标,社会价值指标的权重分定在比出版层次指标低一个档次,又接近转载反响指标较为适宜。至于选题来源、出版层次、转载反响、获奖层次四个易于量化的硬指标,能与专家在创新程度指标的评估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
关于以下以表格列出的指标体系的说明:第一,课题来源指标第一级为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或资助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海外资助或省市级重大难点或热点课题。其中,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一概为10分;其它课题,资助在三十万元人民币以下者为9分,资助在三十万元人民币以上者为10分。第二级中,国家级一般课题一概为8分;其它课题,资助在六万至八万元人民币者为6分,资助在八万至十万元人民币者为7分。第三级中,资助在一万至二万元人民币者为3分,资助在二万至四万元人民币者为4分,资助在四万至六万元人民币者为5分。第四级中,资助在七千元人民币以下者为1分,资助在七千至一万元人民币者为2分。无课题立项者为0分。第二,与报告类研究成果相比,专著类成果的发表和学术反馈(包括出版级别、学术评论、翻译或转载、学术带动作用等等)在评估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更为突出,因此在出版级别的评估上具有不同于报告类研究成果的特点。在国家级出版社中,人民出版社发表者为10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海外名社为9分。其余的国家级出版社、三联书店、红旗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为8分。国家所属各部委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等等,为7分。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为6分。学术排序在第三至二十名的大学出版社,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广西的人民出版社为5分。其余省份的人民出版社和其余的重点大学出版社为4分至3分。其他的出版社为2至1分。第三,专著的转载包括其他专著或论文对其观点、论述的转引,或以其所达到的学术成果为基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鉴于国内在学术评论方面尚存在着某种相互吹捧的风气,目前不宜在“转载与反响”指标为国内的学术评论设置太高的分数。(见表二)
序 评价 权
评价指标内容
评审 得
人
号 指标 重A级(10~9)B级(8~6) C级(5~3)
D级(2~1) 评分 分
1 选题 3.2 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
国家级一般课题或资助
资助在六万元以下,一万
资助在一万元以下的省
来源或资助在十万元以上的
在六万至十万元以内的
元以上的省市重点立项课
市立项课题及其他课题
重大难点或热点课题省市重点或热点课题题
2
难易 1.2
研究问题十分复杂;理论
问题较复杂;研究难度和
问题不太复杂;研究难度
问题不复杂;研究难度和
程度难点多;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较
和资料搜集、处理难度一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小;
困难;学科跨度大 大;多边缘学科研究般;社会科学内三个学科
单学科研究
研究
3 创新 6.0
提出新的理论或新学说;
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学科
理论上有重要的创见;学
理论上提出高于前人的
程度学科建设上填补空白或
建设上在某方面或领域
科建设上在某方面或领域
新见解;某个学科问题作
开创新学科;研究方法上
做出重大建树;研究方法
做出一定的贡献;研究方
出推进性解决;有解决问
有重大创新上做出重要的突破 法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题新途径
4
成熟 1.5
阐述全面、精当,知识结
主要方面阐述全面,知识
主要方面基本阐述,初步建
主要方面有遗漏或知识
和完构系统;逻辑严密,概念
结构较系统;资料、研究
立知识结构框架;在资料、
结构混乱;理论前提、资
备的明确,研究方法科学,理
方法、概念和逻辑略有欠
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
料、方法、概念、逻辑有重
程度论前提科学;引证规范
缺,理论前提科学;引证
某些方面有欠缺;引证基
大欠缺;引证不太规范
较规范,有个别遗漏本规范,某些方面有遗漏
5
成果 2.0
对解决关系到社会发展
对解决某重要领域的社
对解决某一领域中的一般
价值的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
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理
性理论或现实中的问题有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较少
有推进作用;对某一社会
论或现实问题有推进作
推进作用,对某一社会领
领域有巨大的贡献 用;对某一社会领域有重
域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
要贡献
6
出版 2.5
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
除前四家出版社以外的
各省市的人民出版社 其他省级出版社
层次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国家级出版社
各名牌大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及海外名社
7
转载 2.1
国外转载、评论或被译成
本领域多名高级职称学
同一领域的高级职称学者
同一领域的高级职称学
反响外文出版;引起跨学科的
者在国家级报刊进行学
在权威报刊进行学术评者在省级报刊进行学术
学术讨论,成为推动科学
术评论;引起推动本学科
论;引起推动本学科某重
评论
发展的热点问题
发展的学术讨论;国家级
大问题发展的学术讨论;
报刊转载 省级报刊转载
8
获奖 1.5
国家级奖励(国家社会科
部委级奖励(教育部社会
省市级奖励(政府奖或省
地市级政府奖励、单位成
层次学成果奖、国家“五个一
科学成果奖、中国社会科
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五
果奖、厅局级奖励
工程”奖等)
学院奖等)个一工程奖)、国家学会级
奖励
表二
四、论文类成果评估指标系统
论文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专著类成果在评估方面是同质的,评估的核心指标也是学术创新或理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术论文在创新方面的要求比学术专著的要求更高,但在理论的体系性或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就较为淡薄一些。学术论文在学术创新或理论创新方面的权重值的不能低于30%,应该接近整个权重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否则整个评估指标体系就不可能有操作价值。同专著类学术成果一样,选题来源、难易程度、成熟程度、成果价值、出版层次、转载反响、获奖层次指标,与学术创新或理论创新指标也具有关联性作用,尤其是选题来源、出版层次、转载反响、获奖层次、会议入选层次五个硬指标,能与专家在创新程度指标的评估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其中,选题来源指标虽然与学术创新指标有着重要的关联,但它对于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程度比不上研究报告和学术专著,因此选题来源指标的权重分的设置应该低于3.2分。考虑到学术论文一般较少得到课题资助,得到课题资助者往往是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的研究项目,因此选题来源指标的权重分也不宜过低,笔者认为设计为3分较适宜。资助课题内的论文可以依据其所解决的课题任务决定其在指标中所占分值。出版层次是衡量学术论文常用的硬指标,这个指标和“转载或引用”指标组成衡量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依据。出版层次指标的权重分不可高于选题来源指标的权重值,但过低将使学术论文的评估失去重要的凭据。此指标的权重分可设置为2.4分,而“转载或引用”指标的权重分为1.8分。关于“成果价值”指标的考虑与学术专著类指标体系的考虑相同,这里不再重复。由于学术论文具有不同于学术专著的特点,“成熟程度”指标在学术论文体系中的权重分应该低于学术专著体系中的权重分,笔者以为不宜高于1.3分。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学术思维的复杂性,不能过分强调此指标与“学术创新”指标的相关性。比如,像哲学那样的学科,往往运用辩证逻辑方法进行超越理性推理的哲学体验,而以形式逻辑去评价哲学体验,难以避免瞎子摸象的弊病,就如同以加减算法去评价微积分。考虑到以低一层次的正确思维方法评价高一层次的正确思维方法所可能带来的悖论,以及学术评价角度的多重性,笔者认为,在学术论文成果的评估中还是坚持“学术创新”指标和“成熟程度”指标的弱相关性为宜。
考虑到学术论文是参加学术会议的主要交流方式,设一“会议入选”指标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研究成果的特点。但是,由于参加学术会议的论文一般都将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故而此项指标不宜设计过高的权重值,以免在论文发表后发生计算值的重复。
关于以下以表格列出的指标体系的说明:第一,转载或引用按次数将权重和得分的乘积累计相加;第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权重与《新华文摘》各学术版转载的权重相当;第三,省际学术会议指跨省的多个学术机构所联合举行的学术会议;第四,出版层次指标中的B项,学会级权威刊物指国家学会或基金会级权威学术刊物。(见表三)
序 评价 权
评价指标内容
评审 得
人
号 指标 重A级(10~9)B级(8~6) C级(5~3)
D级(2~1) 评分 分
1 选题 3.0 海外资助课题或国家社
其他国家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省级以下立项课题
来源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2
难易 1.2
学科跨度大;研究问题十
问题较复杂;研究难度和
问题不太复杂;研究难度
问题不复杂,研究难度和
程度分复杂;理论难点多;资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较
和资料搜集、处理难度不
资料搜集、处理难度小,
料搜集与处理困难 大;多边缘学科研究大,社会科学内三个学科
单学科研究
研究
3 创新 6.3
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学
理论上有重要的创见;学
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对比已
提出具有启发性见解;为
程度说;在某一重大领域取得
科建设上在某方面或领
有研究有所深入;对本专
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
突破性进展;研究方法上
域做出一定贡献;研究方
业某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
资料
有重大建树法上取得一定的突破促进作用;有独到的研究
视角
4
成熟 1.3
资料准确;逻辑严密,概
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
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
理论前提、资料、方法、概
程度念明确;研究方法科学,
和逻辑略有欠缺,理论前
逻辑等方面有欠缺;引证基
念、逻辑有重大欠缺;引
理论前提科学;引证规范
提科学;引证较规范,有
本规范,某些方面有遗漏
证不太规范
个别遗漏
5
成果 2.0
对解决关系到社会发展
对解决某重要领域的社
对解决某一领域中的一般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较小
价值的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
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理
性理论或现实中的问题有
有推进作用;对某一社会
论或现实问题有推进作
推进作用,对某一社会领
领域有巨大的贡献 用;对某一社会领域有重
域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
要贡献
6
出版 2.4
世界级学术刊物、中国社
两报一刊理论版,国家学
其他核心刊物或国家级报
其他省级报刊
层次会科学院院级以上学术
会或是基金会级权威学
纸
刊物
术刊物
7
转载 1.8
国外转载、评论或被译成
其他国家级报刊全文转
其他国家级报刊或书籍部
省级学术报刊或书籍部
或 外文出版;《新华文摘》各 载;国家级报刊进行学术
分转载,省级学术报刊或
分转载;个别学术回应
引用学术版转载评论引发学术热点讨论
书籍全文转载;重要学术
回应
8
获奖 1.5
国家级奖励(国家社会科
部委级奖励(教育部社会
省市级奖励(政府奖或省
地市级政府奖励、单位成
层次学成果奖、国家五个一工
科学成果奖、中国社会科
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五
果奖、厅局级奖励
程奖等) 学院奖等)个一工程奖)、国家学会级
奖励
9
会议 0.5
国际性学术会议
全国性学术会议
省际学术会议省级学术会议
入选
表三
五、学术资料类和工具书类成果评估指标系统
笔者认为,学术资料类和工具书类成果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特别是象古籍整理那样的工作,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学术资料类和工具书的研究成份越多,对学术研究的作用也越大。但是,学术资料类和工具书除了对学术的贡献外还有自身的独特价值,为此,笔者设置了选题来源、难易程度、选编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成果价值、出版层次和获奖层次六个指标,除了对其学术价值保持足够的重视外,力图对其独特价值作出充分的反映。由于考虑到学术资料类和工具书成果较之报告类、专著类、论文类成果在科研劳动方面消耗更少的劳动量,因此在权重值方面的设计要少于以上三项。其中,选题来源、出版层次和获奖层次六个指标的内容同于研究报告类指标体系,权重分别为1.9、1.5、1.1,约占本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的45%。(见表四)
序 评价 权
评价指标内容
评审 得
人
号 指标 重A级(10~9)B级(8~6) C级(5~3)
D级(2~1) 评分 分
1 选题 1.9 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
国家级一般课题或资助
资助在二十万元以下、一
资助在一万元以下的省
来源资助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在二十至五十万元以内
万元以上的省市重点立项
市立项课题及其他课题
重大难点或热点课题的省市重点或热点课题
课题
2
难易 1.3
学科跨度大;原有学科薄
已有学科不能提供足够素
已有学科基础厚实,资料搜
成果涉及范围窄,资料搜
程度弱,需要更多的研究;资
材,资料搜集和整理难度
集和整理有一点难度;有一
集和整理不难;没有整理
料搜集与整理困难 较大;需少量加工和研究
些加工整理但没有进行研究
研究
3 选编 1.8
资料完备,内容完整,选
资料较完备,内容较完
资料有较多遗漏,内容有
重要资料遗漏较多,编排
合理用精当,编排合理,能充
整,编排较合理,但有个
少量遗漏,编排有较多缺
不当或错误明显,内容遗
性、完
分说明问题;检索方便
别失当或不完善之处;检
陷,检索方式不尽合理,但
漏较多,检索困难
整性 索方式不尽完善
总体上尚能符合要求
4
成果 2.4
绝大部分选用原始资料,
大部分选用原始资料,对
原始资料量不足,资料来源
很少原始资料,可靠性
价值对非原始资料有充分可
非原始资料有充分可靠
存在较多问题;对学科研究
差,不能作为学术参考;
靠的说明;对学科研究有
的说明;对学科研究有一
有个别的借鉴作用,在较窄
对学科研究没有借鉴作
显著的辅助作用或大范
定的辅助作用,在较大范
范围促进知识传播
用,对知识传播没有新的
围促进知识传播
围促进知识传播意义
5
出版 1.5
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
除前四家出版社以外的
各省市的人民出版社 其他省级出版社
层次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国家级出版社
各名牌大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及海外名社
6
获奖 1.1
国家级奖励(国家社会科
部委级奖励(教育部社会
省市级奖励(政府奖或省
地市级政府奖励、单位成
层次学成果奖、国家“五个一
科学成果奖、中国社会科
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五
果奖、厅局级奖励
工程”奖等)
学院奖等)个一工程”奖)、国家学会
级奖励
表四
六、译著类成果的评估指标系统
译著类成果虽然是一种语言功夫,但也往往含有译者的学术阐释。因此,译著类成果的权重值应与学术资料类和工具书类成果的权重值相当。根据译著类成果的特点,笔者设置了选题来源、难易程度、译作质量、学术价值、出版层次和获奖层次六个指标。其中,选题来源、出版层次和获奖层次六个指标的内容同于研究报告类指标体系,权重分别为1.9、1.5、1.1,约占本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的45%。由于获奖取决于其他指标的评估,因此本指标体系的内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比例其实为5.5比3.4。考虑到译著类成果极少得到课题立项或资助,立项资助者一般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故选题来源给予1.9分的权重是合适的。通常译著类成果内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比例都是5.5比1.5。(见表五)
序 评价 权
评价指标内容
评审 得
人
号 指标 重A级(10~9)B级(8~6) C级(5~3)
D级(2~1) 评分 分
1 选题 1.9 国家级重大或重点课题
国家级一般课题或资助
资助在二十万元以下,一
资助在一万元以下的省
来源资助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在二十至五十万元以内
万元以上的省市重点立项
市立项课题及其他课题
重大难点或热点课题的省市重点或热点课题
课题
2
难易 1.3
原作内容和语言艰深、难
原作内容和语言存在难
原作内容和语言存在少量
原作内容浅显,语言通俗
程度懂,无第三种语种译本和
多难点,无同语种译本可
难点,有同语种译本可供
易懂,有同语种译本可供
同语种译本可参照 供参照
参照参照
3 译作 1.8
对原作理解深刻,准确、
对原作理解准确,基本传
对原作基本理解,传达原
对原作理解有误,译作错
质量完整地传达原作内容和
达出原作思想内容和特
作思想内容和特点略有欠
误较多;文字不够清晰,
特点;译文通畅、文字清
点;译文较通顺,文字清
缺;文字基本清晰,有些语
语句多处不通顺
晰、简练 晰,但不够简练
句欠顺达
4
学术 2.4
学术名著或对学术研究
较重要的学术著作或对
一般学术著作或对学术研
对学术研究参考价值甚
价值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文
学术研究有较大的参考
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文
小的著作
献、著述 价值的文献、著述 献、著述
5
出版 1.5
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
除前四家出版社以外的
各省市的人民出版社 其他省级出版社
层次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国家级出版社
各名牌大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及海外名社
6
获奖 1.1
国家级奖励(国家社会科
部委级奖励(教育部社会
省市级奖励(政府奖或省
地市级政府奖励、单位成
层次学成果奖、国家“五个一
科学成果奖、中国社会科
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五
果奖、厅局级奖励
工程”奖等)
学院奖等)个一工程”奖)、国家学会
级奖励
表五
七、不同指标体系之间的换算方法
以上评估指标体系没有对成果内容的数量设置相应的指标。由于数量指标关系到不同指标体系之间的换算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需要作为一个单独问题加以阐述,以避免重复。以上的指标体系可以在评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质量的时候作为一个单独系统运用,在涉及到工作量换算及职称评审时可根据指标体系与数量指标的关系具体计算。
应用性研究报告依不同的内容量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档:2000至5000字;二档:5001至7000字;三档:7001字10000字;四档,10000字以上。权重值分别为:2.5、2.6、2.7、2.8。工作量换算方法为:指标系统值×0.1×权重值。
专著类研究成果以万字为一个单位,工作量换算方法为:指标系统值×0.1×总字数与万字的比值。
论文类研究成果依不同的内容量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档:3000至7000字;二档:7000至10000字;三档,10000至15000字;四档:15000字以上。权重值分别为:2.5、2.6、2.7、2.8。工作量换算方法为:指标系统值×0.1×权重值。
学术资料类、译著类、工具书类的成果以二万字为一个单位,工作量换算方法为:指标系统值×0.1×总字数与二万字的比值。
八、本指标体系的专家评审原则
第一,在特定学科或主要方向的诸多专家学者中采用随机抽样的送审原则。
第二,送审材料尽量匿名。
第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考虑选择非近亲专家。
第四,参评者不得作为被选择的评审专家对象。
第五,专家评审只评估软性指标。
第六,送审的材料、对象、时间、地点保密。
第七,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送评者支付评审费用的方法。
第八,避免专家会审制度。选择在约定被确定的情况下单个评审的方法。
九、建议
相应于以上的评估指标体系换算方法,笔者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工作量和职称聘任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工作量为60分;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工作量为45分;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工作量为30分;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工作量为15分。
(二)从任初级职称起,以累积100分为聘任中级职称的最低标准;从任中级职称起,以累积400分为聘任副高职称的最低标准;从任副高职称起,以累积800分为聘任正高职称的最低标准。中级职称以每两年完成80分工作量为继聘条件;副高职称以每两年完成120分工作量为继聘条件;正高职称以每两年完成160分工作量为继聘条件。为了避免因成果高峰和低谷曲线带来的问题,可以规定两年一期内发表的成果超出续聘条件部分,成果可以往后延,但不可前逆。
(三)在具体操作中,第一,必须注意鉴别成果的外在级别,如定为核心期刊的论文,必须是论文发表的期刊当年被评为核心期刊方能认定;如报纸必须在理论版上发表的专业文章、学术刊物必须四千字以上文章方可认定为学术论文;国际级的论文,必须是被专家鉴定为海外权威学术刊物者方可认定。第二,必须严格审查成果中的重复发表量,除去重复因素。同一内容的二篇或多篇文章、同一本著作的不同写法或不同版本,科研分计算只能择其一样,以级别高一方计算。第三,向社会公开科研成果分换算标准。由专家研究定下的换算方案,以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重新审定,根据操作的反馈以及现实需要调整评审标准,原则上只能从严,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