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在实际生产作业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威胁。电力生产的过程包括了发电、供电和送电等,这样的生产系统是很复杂的,相应的生产过程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这就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生产瘫痪或者发生不可挽回的损伤。
关键词:风险控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引言
现阶段,国家电网进行全面改革更新,电力企业纷纷开展生产安全管理活动。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却发现电力企业存在着多方面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如果不能改进,关系到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关键,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优质的用电服务。针对现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的控制,且结合电力企业现在的运行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电力行业是一项社会公用性质的行业,电力企业不仅要为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提供电力,还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所以说电力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电力生产作业出现安全事故,则会造成大面积的断电停电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例如系统瘫痪或生产停滞等。除了会给其他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之外,严重的话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电力生产作业发生安全事故,还影响到人们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电力生产作业与经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等多方面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
1.2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如果在电力作业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只有保证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这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电力生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风险评估系统存在片面性
电力生产和电力输送等环节共同组成了电力产品的营销模式,因此,电力生产在实施风险管理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电力的生产环节,还应当看到电力生产的生命周期,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动态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对电力产品营销体系实施安全管理的措施。现阶段,电力企业在生产评估系统中缺少专门的岗位和人员从事风险管理,一旦发生安全风险事故,都是临时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小组,人员分工并不明确,使得电力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缺少科学性。只能将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电力生产环节上,很难真正将电力生产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当中。
2.2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电力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还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排查风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企业管理部门和基层的风险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基础的预防管理意识,而且并未制定完善的隐患预防措施。排查风险管理工作也只是根据传统的工作经验,这些传统的经验缺少理论依据,不能有效地指导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其主要是因为缺少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使得电力生产风险管理还是停留在评估的阶段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风险控制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3.1完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在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借助制度的作用来约束一些生产作业方式,为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为电力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首先,一项完善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需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电力行业标准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的实践要求;应当根据日常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总结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符合生产实践要求,能够实际应用。其次,可以结合员工考核制度来制定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将违规作业的危害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写明,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可以对生产作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再次,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之后,应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要让作业人员对操作规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保障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
3.2更新风险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但是当前电力企业在实施统筹管理中,电力企业并不重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念相当滞后,因此,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中一定要加强风险管理,根据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并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全面地控制措施,加强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电力员工的素质,从而构建全面地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在实际的电力生产风险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评估,改善错误的风险管理措施,充分保证电力生产风险管理的监控作用。
3.3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在全面搜集相关工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具体可采用熵权模型、模糊物元模型等,结合专家评价方法,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满足全面性、系统性、精炼性和可度量等方面的要求。以上述工程的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在构建过程中,可分为三个维度提取关键质量指标。分别为项目设计质量、项目施工质量和项目验收质量。其中,项目设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审查率、工程质量受监度、质量检查合格率等。施工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返修率、观感良好率、实体工程抽查率、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率等。项目验收指标则包括一次验收合格率、经处理后通过验收率、质量投诉率等。上述指标中既包括正向指标,也包括逆向指标,确定指标项目后,还要采用专家评价法对其进行赋权,然后开展质量风险评价工作。
3.4重视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实施电力生产的风险管理,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效力,充分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用电。同时,电力企业可以将电力生产安全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联系在一起,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电力生产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措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当深入基层了解电力生产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通过与基层人员的沟通解决在风险中遇到的问题,准确地把握电力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把握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降低电力企业在运营中产生的风险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才能让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我们的电力企业应该在电力生产管理中加强风险控制,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化解风险的能力,来保证电力企业安全有效生产。
参考文献
[1]曾霞玲.解析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8):134-135.
[2]施伟民.浅议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5(3):190-191.
[3]刘运祥.浅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通讯世界,2017(23):151-152.
论文作者: 徐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电力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评价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