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施工档案这一文件资料越发凸显其重要的价值,因此,对于施工档案的撰写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施工档案,不仅仅是简单的施工过程的记录,更是施工单位的素质及能力的指标。
关键词:施工档案、档案要求、档案改进
前言
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制造业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产品稳定性和保值性,许多投资商也开始将投资目标放在了放在了建筑行业上。因而,建筑过程中的工程管理这一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施工档案作为工程管理中的信息载体,便成为了明确建筑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以通过施工档案的信息,作为工程管理的参考依据。因而,施工档案,是工程管理乃至建筑能力的重要信息。
施工档案,大体上可以分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具体操作以及施工结束后的后续处理,简言之,以上三项在施工档案中以施工前、中、后的具体信息加以记录。在我国建筑行业并未明显发展的过去,对于工程管理中的施工档案并没有有效的加以监管及妥善的记录,因而施工档案并未在建筑行业发挥其应有的一系列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施工档案的重要性,它是与进行施工的工程队,以及工程管理能以乃至施工能力紧密相关的,施工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工程队的施工能力,因而,近年来,人们开始在施工档案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谋求建筑能力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进行。
一、施工档案在建筑施工单位的作用
1.1施工档案是施工单位应该妥善保存的重要资料
在施工单位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时,施工档案可以完整、有效的记录整个施工过程,其中不仅仅包括施工计划所体现的施工过程,也包括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纰漏,施工材料的合格与否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施工档案,既可以用作施工完成后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督验收人员验收工程质量的重要凭据,更是成为了未来为了满足城市发展要求,进行工程改造或扩建的重要参考资料。众所周知,施工完成后,建筑质量定会随着日期的推移而出现一系列的建筑问题,这其中既包括了由于天气原因而导致的建筑的稳定性下降,也包含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建筑质量的下降,同时,由于人为维护不到位,或者由于城市规划冲突而导致的建筑不合格,对建筑进行后期维护或者扩建改造时,有了施工档案的信息,则可以使施工单位对建筑的后期改建更加符合要求,也可以使工程人员更明确的了解建筑的格局及其中各项管道,电路的设计,从而做出最安全,最合理的工程改进。
1.2施工档案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
顾名思义,施工档案是记录施工过程的所有记录。建筑在其建筑前,就必须在建筑标书上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功能和使用价值,在建筑过程中,也必须满足检查部门和用户所提出的质量水准跟设计要求,因此随着施工档案的逐步记录,工程质量也会记录在施工档案上。因此说,施工档案是工程质量的见证,也反映了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
1.3施工档案表现了施工单位工程管理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档案的准确记录尤为重要。它的记录并不游离在工程建筑之外,而是与工程建筑紧紧联系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某些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就是没有妥善的施工档案记录人员,导致建筑的不合格,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合理、有效的对施工档案进行记录,既是对施工建筑安全性、参考性的重要记录文件,也是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的一个体现指标。
二、施工单位施工档案的基本要求
1.真实性:施工档案,首先必须满足真实性这一要求。在施工档案的记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证施工档案的真实性,监督人员在施工档案的撰写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撰写人员,保证施工档案的真实性,倘若施工档案记录人员与监督人员沆瀣一气,施工档案便会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与价值,使其失去参考价值,可能会给工程后续的改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重大灾害以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规范性:在施工档案的撰写过程中,记录人员必须保证施工档案的撰写规范,既要包含施工要求的标准、要求,施工重点及难点,也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刻性。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也应该明确了解施工档案的撰写规定及保存规定,避免无意义,无内涵的施工档案的出现。在施工档案完成之后,施工单位应该积极、认真的归纳档案内容,并细心保存施工档案,确保施工档案的安全性和独一无二性;3.信息化:施工档案完成后,应立即送往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作为检阅及审查。因为施工档案完整、真实的记录了施工中的一切细节,对于未来建筑的修缮,改造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应妥善保存施工档案,使其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功效,用于以后建筑备用。
三、施工档案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参考性:由于施工档案在记录过程中,记录人员及监督人员对其并未起到明细的撰写及监督,导致施工档案缺乏其准确性及参考性,使施工档案失去参考价值;2.缺乏真实性:在施工档案撰写过程中,撰写人员并未认真、准确的撰写施工档案,使施工档案在检验过程中并未表现出差错,然实际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与并不真实的施工档案大相径庭,导致安全隐患;3.缺乏完整性:在撰写施工档案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撰写人员并未完整的记录整个施工过程的所有记录,导致施工档案的连贯性缺如,失去施工档案的参考价值。
四、工程管理中施工档案的改进意见
1.按要求执行新规范新标准:随着我国的城建能力不断上升,相关的规定也应用而生,因此,对于施工档案的记录也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因此,为满足这一要求,需要施工档案的记录人员在记录施工档案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城建的新规定及要求,保证施工档案的真实性及参考性,这样才能使施工档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确保施工档案的真实性:在施工档案的记录过程中,撰写人员必须牢牢把握及时撰写,真实撰写的要求,坚决杜绝事后撰写,虚假撰写等情况的出现;3.保证施工档案的完整性及同步性:在施工档案的撰写过程中,不仅仅应该记录施工档案的常规记录,更应该在撰写过程中,涉及工程材料、工程详细步骤时,更应该详细撰写,防止某些关键步骤的疏忽及遗漏。
结语
施工档案,不仅仅是一份书面文字资料,更意味着施工步骤,施工材料,施工要求等的合体,因此,在我国城建快速发展的今天,施工单位更应该意识到施工档案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城建中,施工单位要更注意施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为未来的建筑改造或扩建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蒋长高.浅谈施工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5(26):275-276.
[2]姜凌志.浅谈施工档案在园林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风,2009(02):22.
[3]徐英浩.浅谈施工档案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上海煤气,2004(05):41-42.
论文作者:肖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档案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人员论文; 能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