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王春芳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221000

【摘 要】目的 针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妊娠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本院常规接生分娩技术,而观察组产妇则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分娩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会阴切开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体征等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无明显不良分娩结局。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分娩;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后出血

以往传统的助产理念认为如果不进行阴侧切,将直接导致产妇会阴发生重度撕裂,这种认知观念,严重忽视了生产过程当中,胎儿的大小及产妇在生产过程当中,产妇本身适时用力的重要性[1]。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大多数地区都普遍采用会阴侧切的方式进行助产。本院推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无胎儿窘迫、无明显头盆不正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本院常规的接生方式,而观察组产妇则采用完善后的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具体是在产妇宫口全开时,要求助产护士应当细心的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腹压方式,当胎儿头部出现后,进行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无需进行剃毛处理,可铺无菌台,并实施会阴神经阻滞麻醉[2]。可在产妇阴道软产道中及胎儿的先露部分涂抹经过消毒的石蜡油润滑剂,在整个过程当中,要求助产护士应当严密检查整个产程进展和胎儿的心率变化情况等,由此给其家属和产妇强大的信心,不可给予任何性质的刺激,以此促使产妇会阴能够在胎头的压迫下获得充分的扩张。而当胎头着冠时,则需指导产妇在宫缩期内张口快节奏哈气,以保持宫缩间歇的匀速用力,而在此刻要求助产护士的右手五指应当分开并置于胎头上,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胎头娩出速度过快。胎头娩出后,无需保护会阴,可直接清理新生儿口鼻内的分泌物及羊水,然后由此等待胎儿自然复位[3]。在产妇宫缩间歇期间,要求助产护士需匀速将胎儿的前肩至骨盆斜径娩出,之后轻托胎头,上抬缓慢娩出后肩即可。

1.3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患儿数据采用 SPSS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以x2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孕妇的会阴切开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 [n(%)]

3讨论

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从其技术原则上来说,主要是在待产妇会阴条件差的情况下实施,比如其会阴过紧、会阴过长、会阴弹性欠缺、患有妊娠合并症以及较长的第二产程时间等等[4-5]。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会阴侧切的实施本身就缺乏严格化的量化标准来实施,再加上受到医疗水平及助产护士本身接生技术局限性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当前会阴侧切采用率居高不下。而会阴侧切属于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操作,其和会阴的自然裂伤相比,明显出血量更多、产妇的疼痛感也更加的强烈,伤口愈合起来非常缓慢,致使感染率也不断攀升。

为此,文章针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妊娠结果造成的影响。整个过程强调胎儿的自然分娩及产妇和医务人员的情况愉悦,最大限度的避免分娩过快而导致会阴撕裂,尽可能的降低产妇的痛苦及医护人员本身的劳动强度。本组研究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观察组孕妇的会阴切开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体征等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无明显不良分娩结局。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佩蓉,涂伟妹.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3,04:70-71.

[2]平燕.99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2:97-99.

[3]郑淑萍.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15:2352-2353.

[4]苏浪,李建军.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8:56-57.

[5]谢学萍,周玮,曾杰.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4:60-62.

论文作者:王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王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