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内容摘要:“灌输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想在运用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水平,必须正确理解“灌输法”的内涵,克服旧有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灌输形式、手段的多样性和灌输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同时加强培训、引导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灌输法” 解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运用
2016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浙江大学调研并听取学校工作汇报中强调:“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要紧紧抓住教师环节,解决好内功问题”。内功问题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讲授水平的问题,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注重提高“灌输法”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灌输法”的内涵解读
“灌输”是被借用的一个概念,原意是指把一种东西灌入或输入某个容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灌输者是主动的、能动的,而被灌输的容器却是被动接受的,没有选择的。后来灌输一词就被异化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理论知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东西传授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追溯“灌输法”源头,马列最初提出要使用“灌输法”把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民主思想从外部灌输给工人阶级。最经典的的论述是1901年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也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就是必可避免的。”【2】这就是学界通常认同的“灌输法”,并以此为典范和宗旨方法进行推广和要求,成为理论教育法或者理论学习的通用方法。但若 “灌输法”理解为强制性的灌输和无情说教,则是对“灌输法”的误解。其实恩格斯对“灌输法”的态度是中肯的,他在1886年致威士涅维茨基夫人信中指出:“不要硬把别人在开始时还不能正确了解、但很快就会学会的一些东西灌输给别人。”【3】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灌输法”的使用,我们应该秉持一个正确的态度,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联系实际分析时代特征、国内国际形势,确定我们要传授的内容,创新手段,丰富“灌输法”的内涵。
二、“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分析“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我们会发现一些情形:
1、“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依然是主要的方法之一。有学者提出“倘若没有对基本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的正面灌输和引导,那么学习教育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4】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面灌输和引导,否则难以实现培养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所以“灌输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依然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灌输法”运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在高校,“灌输法”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方式的转变而不断地与时俱进,发挥其本身具有的理论传播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我们非常担忧地看到,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表述呆板,教学过程虽然改变了以往“一张嘴,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现状,使用了多媒体演示来代替板书,其实只是把教案变成多媒体,没有对灌输的方法进行过多过细的研究,没有对受众对象、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甚至有的老师把PPT念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这样的思政课,学生不仅对单一的灌输形式和呆板无趣的内容感到乏味厌烦,更对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感到反感,不仅没起到应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还引发了对这些课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3、教师观念更新过慢。在传统的灌输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客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我说你听,我压你服”的关系,学生完全是被动和服从的角色,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信息时代,代际沟通转换的频率越来越快,有人说三岁就是一个代沟。但好多教学课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或者意识到了,但没有积极应对,还只是按照自己原有的授课方式、思维方式和经验去授课,不愿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时代在变,信息在变,学生在变,但目前仍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
三、新形势下提高“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引导作用,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就必须提高“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灌输法”形式和手段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力倡的做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这些手段具有形象生动、传播知识效率高、节奏快等特点,特别是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现课堂的魅力,拓展理论灌输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现在流行的慕课就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授课形式。曾在网上有个名为《这些高校思政课,惊艳了无数年轻的心》的帖子,介绍了几所名校的慕课,如在清华大学慕课课堂,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切碎”,分解为符合阅读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被制作成7至15分钟的独立视频播放与讲授,上课后学生的感慨是:没想到课堂如此有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灌输法”内容创新与受众者接地气。
信息时代的受教育者可以直接从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同样的信息环境,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削弱。并且由于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应用使得他们对一些知识的了解比教师可能还要更多更细。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除了方法手段多样化,内容必须丰富生动,接地气,使自己的课堂内容“灌输”真正能灌到学生心里,被学生内化为知识,输到学生脑里,被学生外化为行动。在传统课堂,学生没有多少选择,只有被动地接受灌输,而在慕课课堂,则是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刘震以其慕课举例说,慕课不仅有教师讲授知识点的基础视频资料,还提供课程讲义、线下讨论课、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就像在饭店点菜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不同的菜单”。
3、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灌输法”主体实践能力。
新的时代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地位会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发生改变。作为一名思政课的教师,要完成新环境下的教学任务无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现状不仅是针对教师个人,其实也是针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所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才提出全国高校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以实际行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提出要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的“三集中”。而作为教师本人不仅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善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加快知识的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贯彻落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重要的还要不断学习新技能,适应新时代,要熟练地使用网络,收集资源,制作课件,不能固守于以往的传统灌输方法,让自己的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又让学生受益的课,使思想政治课真正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问题和方法的统一,教师和学生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2】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6
【4】徐春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灌输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6月第3期
1、《陈宝生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
2、张春育《关于理论灌输法的新思考》科教文汇 2015年第11期
3、刘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灌输法”》中学政治教育参考2014年第30期
4、陈欣《教育管理视阈下“哲学咨询法”对“灌输法”的继承与超越》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1月第35卷第1期
作者简介:
王彦飞,男,(1978.1—)山西省长治市人,山西运城护理职业学院,044000,助教,硕士,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文作者:王彦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高校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4月论文;